一种自清洗过滤器的排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22861发布日期:2023-06-01 02:14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清洗过滤器的排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清洗过滤器的排污装置,属于过滤器领域。


背景技术:

1、自清洗过滤器为电站厂用水系统的重要设备,用于滤除系统中的大颗粒状固体杂质。反冲洗排污装置为自清洗过滤器的核心部件,其密封装置和可靠性直接决定了自清洗过滤器的整体性能,当网芯内壁的固体垃圾达到一定程度,网芯内外压差达到反冲洗值后,设备排污装置启动工作,将网芯内壁附着的各种杂质排出设备外,以达到在线连续过滤和自动清洗排污的效果。

2、申请号为201420761021.0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清洗型高压精细过滤器,它包括壳体,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网芯,网芯的内部设置有侧向开口的排污斗,壳体内设置有排污管道,排污管道的上半段位于壳体的中心轴上,排污管道的下半段向下连通至壳体外,排污斗与排污管道的上半段连通,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电机,电机通过其下方的定位检测装置以及传动装置与排污管道的上半段连接。该实用新型具有能够安装于电厂主给水系统凝结水泵出口、能够承受高工作压力、具备自动清洗排污功能、过滤精度达到0.1~0.3mm的优点。但是,仍然存在以下不足:

3、1、现有排污装置设计结构上,在排污斗与网芯之间存在必然的泄露间隙,泄露间隙分别存在于排污斗上侧、底侧,间隙由制造精度及装配精度决定,一般间隙尺寸可达5毫米以上,造成排污不彻底;

4、2、现有排污斗与主轴空心管、主轴轴头为焊接一体的结构,排污斗与网芯密封垫之间存在泄露的间隙,因主轴轴头与主轴中心管组焊时会出现焊接变形,主轴中心管在焊接过程中也存在焊接变形,同时排污斗与主轴中心管组焊时也存在焊接变形,主轴在总装配过程中也会出现一定安装偏差,综合致使排污斗对位面无法消除较大的直线度误差,与网芯密封垫之间存在泄露间隙。

5、因此,需要有一种自清洗过滤器的排污装置,避免排污泄露,提高过滤器的排污精度,降低主轴及排污斗制造精度要求,减小装配和间隙调整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避免排污泄露,提高过滤器的排污精度,降低主轴及排污斗制造精度要求,减小装配和间隙调整的难度的一种自清洗过滤器的排污装置。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清洗过滤器的排污装置,包括支撑框架和空心管,所述支撑框架包括两个上下同轴布置的密封环,位于上方的密封环的环孔密封,两个密封环之间设置有多个分隔板,多个分隔板以密封环轴线为中心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分隔板的顶部和底板分别固定设置在两个密封环上,所述空心管同轴穿过位于下方的密封环,所述空心管的顶端密封,所述空心管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排污斗,所述排污斗与空心管连通,所述排污斗的远离空心管的一侧开口,所述排污斗上固定设置有两个第一密封条和两个第二密封条,两个第一密封条分别与两个密封环的内壁密封贴合,两个第二密封条分别与相邻两个分隔板密封贴合,两个第一密封条和两个第二密封条合围成框体,所述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均为弹性材料。

3、作为优选,位于上方的密封环的顶部密封盖设有盖板。

4、作为优选,所述空心管通过传动件同轴连接有主轴,所述主轴通过电机驱动。

5、作为优选,所述空心管的底端外接用于收集杂质的收集装置。

6、作为优选,两个第一密封条和两个第二密封条均位于排污斗外壁。

7、作为优选,两个第一密封条和两个第二密封条均与排污斗可拆卸连接。

8、作为优选,两个第一密封条和两个第二密封条均通过螺栓与排污斗固定连接。

9、作为优选,所述空心管和排污斗为一体成型结构。

10、作为优选,所述分隔板的数量为12。

11、作为优选,所述分隔板的靠近密封环轴线的一侧为与密封环同轴的弧面。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3、本实用新型一种自清洗过滤器的排污装置,通过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对主轴及排污斗制造期间产生的误差间隙进行补偿,防止反冲洗排污腔室排污时泄漏,提高过滤器的排污精度,降低主轴及排污斗制造精度要求,减小装配和间隙调整的难度,并防止卡死。



技术特征:

1.一种自清洗过滤器的排污装置,包括支撑框架(1)和空心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1)包括两个上下同轴布置的密封环(101),位于上方的密封环(101)的环孔密封,两个密封环(101)之间设置有多个分隔板(102),多个分隔板(102)以密封环(101)轴线为中心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分隔板(102)的顶部和底板分别固定设置在两个密封环(101)上,所述空心管(2)同轴穿过位于下方的密封环(101),所述空心管(2)的顶端密封,所述空心管(2)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排污斗(3),所述排污斗(3)与空心管(2)连通,所述排污斗(3)的远离空心管(2)的一侧开口,所述排污斗(3)上固定设置有两个第一密封条(4)和两个第二密封条(5),两个第一密封条(4)分别与两个密封环(101)的内壁密封贴合,两个第二密封条(5)分别与相邻两个分隔板(102)密封贴合,两个第一密封条(4)和两个第二密封条(5)合围成框体,所述第一密封条(4)和第二密封条(5)均为弹性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清洗过滤器的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上方的密封环(101)的顶部密封盖设有盖板(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清洗过滤器的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管(2)通过传动件(8)同轴连接有主轴(7),所述主轴(7)通过电机驱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清洗过滤器的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管(2)的底端外接用于收集杂质的收集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清洗过滤器的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第一密封条(4)和两个第二密封条(5)均位于排污斗(3)外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自清洗过滤器的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第一密封条(4)和两个第二密封条(5)均与排污斗(3)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清洗过滤器的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第一密封条(4)和两个第二密封条(5)均通过螺栓(9)与排污斗(3)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清洗过滤器的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管(2)和排污斗(3)为一体成型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清洗过滤器的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102)的数量为1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清洗过滤器的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102)的靠近密封环(101)轴线的一侧为与密封环(101)同轴的弧面。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清洗过滤器的排污装置,包括支撑框架和空心管,所述支撑框架包括两个上下同轴布置的密封环,两个密封环之间设置有多个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顶部和底板分别固定设置在两个密封环上,所述空心管同轴穿过位于下方的密封环,所述空心管的顶端密封,所述空心管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排污斗,所述排污斗与空心管连通,所述排污斗上固定设置有两个第一密封条和两个第二密封条。该自清洗过滤器的排污装置,通过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对主轴及排污斗制造期间产生的误差间隙进行补偿,防止反冲洗排污腔室排污时泄漏,提高过滤器的排污精度,降低主轴及排污斗制造精度要求,减小装配和间隙调整的难度,并防止卡死。

技术研发人员:胡建国,王志中,许宗枝,金振华,张延,陈荣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电力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