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收集过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18521发布日期:2023-03-10 23:07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收集过滤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过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污水收集过滤系统。


背景技术:

2.水污染情况不断加剧,使得污水处理和再生行业受到空前的关注,近两年各地区毛利率都保持在70%左右,甚至有的地区超过了100%,行业发展潜力非常大,在此背景下,一种污水排放收集过滤装置也是当前的一大热门。
3.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现有的市政地下污水收集进行固液分离过滤时,滤网粘附残渣需要进行拆卸后进行清理,进而在对滤网清理时,装置无法对污水进行过滤,进而影响装置的工作效率,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污水收集过滤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收集过滤系统,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收集过滤系统,包括过滤筒,所述过滤筒的两端均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活动连接有矩形框,所述矩形框的内腔两侧均安装有滤网,所述矩形框的外侧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活动贯穿有固定栓;所述过滤筒的顶部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过滤筒的底部连通有污水收纳筒,所述污水收纳筒的外侧一端连通有排污管。
6.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矩形框的中部安装有矩形充气气囊,所述矩形充气气囊的两端均连通有充气管,两个所述充气管内均可拆式安装有气门芯,用于增加矩形框与连接孔连接的密封性,避免污水泄漏。
7.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过滤筒的前端镶嵌有透明观察窗,用于观察滤网上过滤的固体体积。
8.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两个所述连接板的相对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垫,用于增加连接板与过滤筒连接密封性。
9.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矩形框的长度是过滤筒宽度的两倍,便于将滤网完全置于过滤筒内。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11.1.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过滤筒、连接孔、矩形框、滤网、连接板和固定栓的设置,当滤网堵塞时,拧动固定栓将连接板从过滤筒上拆卸,然后推动矩形框将过滤筒内侧堵塞的滤网置于外侧,同时,另外的滤网置于过滤筒内,进而能够对堵塞的滤网进行清洗时,过滤筒配合滤网能够继续对污水进行过滤,进而对滤网清理时不影响污水的过滤进行,进而提高污水过滤的效率。
12.2.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矩形充气气囊、充气管和气门芯的设置,进而通过充气管
配合气门芯能够向矩形充气气囊内充入气体,进而能够增加矩形框与连接孔连接的密封性,同时,通过气门芯能够将矩形充气气囊内的气体排出,进而方便连接孔在矩形框内移动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13.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污水收集过滤系统的主视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污水收集过滤系统的矩形框与滤网连接俯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污水收集过滤系统的过滤筒与进水管和污水收纳筒连接侧视图。
17.图中:1、过滤筒;101、透明观察窗;102、连接孔;2、进水管;3、污水收纳筒;301、排污管;4、矩形框;401、连接板;402、固定栓;403、滤网;404、密封垫;5、矩形充气气囊;501、充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18.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污水收集过滤系统,包括过滤筒1,过滤筒1的两端均开设有连接孔102,连接孔102内活动连接有矩形框4,连接孔102与矩形框4相适配,矩形框4的内腔两侧均安装有滤网403,矩形框4的长度是过滤筒1宽度的两倍,矩形框4的外侧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板401,连接板401活动贯穿有固定栓402,固定栓402与过滤筒1的表面螺旋连接,连接板401的尺寸大于连接孔102的尺寸;过滤筒1的顶部连通有进水管2,过滤筒1的底部连通有污水收纳筒3,污水收纳筒3的外侧一端连通有排污管301。
19.在这种技术方案中,通过过滤筒1、连接孔102、矩形框4、滤网403、连接板401和固定栓402的设置,当滤网403堵塞时,拧动固定栓402将连接板401从过滤筒1上拆卸,然后推动矩形框4将过滤筒1内侧堵塞的滤网403置于外侧,同时,另外的滤网403置于过滤筒1内,进而能够对堵塞的滤网403进行清洗时,过滤筒1配合滤网403能够继续对污水进行过滤,进而对滤网403清理时不影响污水的过滤进行,进而提高污水过滤的效率。
20.在有的技术方案中,矩形框4的中部安装有矩形充气气囊5,矩形充气气囊5的两端均连通有充气管501,两个充气管501内均可拆式安装有气门芯。
21.在这种技术方案中,通过矩形充气气囊5、充气管501和气门芯的设置,进而通过充气管501配合气门芯能够向矩形充气气囊5内充入气体,进而能够增加矩形框4与连接孔102连接的密封性,同时,通过气门芯能够将矩形充气气囊5内的气体排出,进而方便连接孔102在矩形框4内移动进行调节。
22.在有的技术方案中,过滤筒1的前端镶嵌有透明观察窗101,滤网403通过螺栓安装在矩形框4的底部。
23.在这种技术方案中,通过透明观察窗101的设置,由于通过螺栓将滤网403安装在矩形框4的底部,进而过滤的垃圾会置于在矩形框4的内侧,进而在外侧能够观察到过滤网上过滤的垃圾堆积的量,进而便于判断滤网上的垃圾是否需要清理。
24.在有的技术方案中,两个连接板401的相对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垫404。
25.在这种技术方案中,通过密封垫404的设置,进而增加连接板401与过滤筒1连接的密封性,进而避免污水从连接板401与过滤筒1的内壁排出造成污染。
26.使用时,当滤网403堵塞时,通过气门芯将矩形充气气囊5内的气体排出,然后拧动固定栓402将连接板401从过滤筒1上拆卸,然后推动矩形框4将过滤筒1内侧堵塞的滤网403置于外侧,同时,另外的滤网403置于过滤筒1内,然后拧动靠近过滤筒1一端的固定栓402将矩形框4进行固定,然后通过充气管501配合气门芯能够向矩形充气气囊5内充入气体,进而能够增加矩形充气气囊5与连接孔102连接的密封性,进而能够对堵塞的滤网403进行清洗时,过滤筒1配合滤网403能够继续对污水进行过滤,进而对滤网403清理时不影响污水的过滤进行,进而提高污水过滤的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污水收集过滤系统,包括过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筒的两端均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活动连接有矩形框,所述矩形框的内腔两侧均安装有滤网,所述矩形框的外侧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活动贯穿有固定栓;所述过滤筒的顶部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过滤筒的底部连通有污水收纳筒,所述污水收纳筒的外侧一端连通有排污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收集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的中部安装有矩形充气气囊,所述矩形充气气囊的两端均连通有充气管,两个所述充气管内均可拆式安装有气门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收集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筒的前端镶嵌有透明观察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收集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板的相对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垫。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收集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的长度是过滤筒宽度的两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过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污水收集过滤系统,包括过滤筒,过滤筒的两端均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内活动连接有矩形框,矩形框的内腔两侧均安装有滤网,矩形框的中部安装有矩形充气气囊,矩形框的外侧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活动贯穿有固定栓。本实用新型通过过滤筒、连接孔、矩形框、滤网、矩形充气气囊、连接板和固定栓的设置,当滤网堵塞时,拧动固定栓将连接板从过滤筒上拆卸,然后推动矩形框将过滤筒内侧堵塞的滤网置于外侧,同时,另外的滤网置于过滤筒内,进而能够对堵塞的滤网进行清洗时,过滤筒配合滤网能够继续对污水进行过滤,进而对滤网清理时不影响污水的过滤进行,进而提高污水过滤的效率。进而提高污水过滤的效率。进而提高污水过滤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杨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杨飞
技术研发日:2022.11.16
技术公布日:2023/3/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