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用布浸胶后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75428发布日期:2023-07-24 04:00阅读:23来源:国知局
工业用布浸胶后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工业用布生产,具体涉及工业用布浸胶后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1、工业用布是指用于工业生产的织物。其原料有化纤,也有棉、麻、毛、丝。应用于纺织、轻工、采矿、化工、建材、机电、冶金等工业部门,还用于交通、航天、文化、教育、体育等领域。

2、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1、现有的干燥装置在对工业用布进行干燥时,无法根据工业用布浸胶的状态对加热机构的位置进行调节,当工业用布浸胶过量时,加热机构无法充分的对其进行加热干燥,使得工业用布无法充分的进行干燥,需要对工业用布进行反复的干燥,会影响工业用布的干燥效率,同时也会增加工业用布生产的成本;

3、2、现有的干燥装置在对工业用布进行干燥时,加热机构工作造成的热空气无法充分的与工业用布进行接触,进而使得工业用布受热不均匀,进而使得工业用布容易出现部分区域充分干燥,部分区域仍旧湿漉漉的情况,需要后续继续对工业用布进行干燥,会影响工业用布的干燥效率。

4、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工业用布浸胶后干燥装置,通过第一电机工作经过转动链轮和传动链条的传动作用,使得传输带可以对工业用布进行输送,第二电机工作可以带动两个凸轮发生转动,随着凸轮的转动可以调节加热板与传输带之间的距离,进而可以便捷的根据工业用布的浸胶状态调节加热板与工业用布支架之间的距离,进而可以调节工业用布的受热状态,使得工业用布可以充分的进行加热干燥,通过电动风扇工作使得加热板工作产生的热空气可以充分的与工业用布进行接触,使得工业用布受热更加的均匀,进而可以提高工业用布的干燥效率,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工业用布浸胶后干燥装置,包括固定外壳,所述固定外壳的一端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固定外壳的另一端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固定外壳的内壁两端均转动安装有转动辊,两个所述转动辊的一侧外壁均贯穿固定外壳的外壁且固定安装有转动链轮,两个所述转动链轮之间设置有传动链条且通过传动链条活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转动辊远离转动链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两个所述转动辊之间设置有传输带,所述传输带的内壁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外壳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内壁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排气管,所述固定外壳的内侧底部设置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的宽度小于固定外壳的内壁宽度,所述固定外壳的内侧底部转动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贯穿固定外壳的外壁且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外侧均固定安装有凸轮,两个所述凸轮的外侧分别与加热板的底部两端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外壳的内侧底部两端均转动安装有电动风扇。

3、优选的,所述固定外壳两端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活动槽,四个所述活动槽的内壁均固定安装有限定杆。

4、优选的,所述加热板两端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块,四个所述滑块的外壁分别与四个活动槽的内壁活动连接,四个所述滑块的内壁分别与四个限定杆的外壁活动连接。

5、优选的,四个所述滑块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牵引弹簧,四个所述牵引弹簧的顶部分别与相邻的四个活动槽内壁顶部固定连接,四个所述牵引弹簧分别活动套设于四个限定杆的外侧。

6、优选的,所述固定外壳的两端均转动安装有活动挡板,所述活动挡板的截面积尺寸大于进料口和出料口的截面积尺寸。

7、优选的,所述固定外壳两端外壁的底部两侧均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设置为倾斜向外的结构。

8、优选的,所述固定外壳的一侧外壁与第一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与其中一个转动辊之间通过输出轴传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固定外壳的一端外壁底部与第二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转动轴之间通过输出轴传动连接。

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1、1、通过第一电机工作经过转动链轮和传动链条的传动作用,使得传输带可以对工业用布进行输送,第二电机工作可以带动两个凸轮发生转动,随着凸轮的转动可以调节加热板与传输带之间的距离,进而可以便捷的根据工业用布的浸胶状态调节加热板与工业用布支架之间的距离,进而可以调节工业用布的受热状态,使得工业用布可以充分的进行加热干燥,通过电动风扇工作使得加热板工作产生的热空气可以充分的与工业用布进行接触,使得工业用布受热更加的均匀,进而可以提高工业用布的干燥效率;

12、2、通过活动槽和限定杆可以对滑块的移动进行限定,使得滑块在移动过程中保持稳定,进而使得加热板在调节过程中保持稳定,使得加热板可以稳定的对传输带顶部的工业用布进行加热干燥,同时活动挡板可以对进料口和出料口进行封闭,使得工业用布可以充分的在固定外壳内部进行受热干燥,可以保证工业用布干燥工作的进行,可以提高工业用布的干燥效率。



技术特征:

1.工业用布浸胶后干燥装置,包括固定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外壳(1)的一端开设有进料口(2),所述固定外壳(1)的另一端开设有出料口(3),所述固定外壳(1)的内壁两端均转动安装有转动辊(4),两个所述转动辊(4)的一侧外壁均贯穿固定外壳(1)的外壁且固定安装有转动链轮(5),两个所述转动链轮(5)之间设置有传动链条(6)且通过传动链条(6)活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转动辊(4)远离转动链轮(5)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7),两个所述转动辊(4)之间设置有传输带(8),所述传输带(8)的内壁开设有通孔(9),所述固定外壳(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盖板(10),所述盖板(10)的内壁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排气管(11),所述固定外壳(1)的内侧底部设置有加热板(15),所述加热板(15)的宽度小于固定外壳(1)的内壁宽度,所述固定外壳(1)的内侧底部转动安装有转动轴(17),所述转动轴(17)的一端贯穿固定外壳(1)的外壁且设置有第二电机(18),所述转动轴(17)的两端外侧均固定安装有凸轮(19),两个所述凸轮(19)的外侧分别与加热板(15)的底部两端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外壳(1)的内侧底部两端均转动安装有电动风扇(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用布浸胶后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外壳(1)两端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活动槽(12),四个所述活动槽(12)的内壁均固定安装有限定杆(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用布浸胶后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板(15)两端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块(14),四个所述滑块(14)的外壁分别与四个活动槽(12)的内壁活动连接,四个所述滑块(14)的内壁分别与四个限定杆(13)的外壁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业用布浸胶后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滑块(14)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牵引弹簧(16),四个所述牵引弹簧(16)的顶部分别与相邻的四个活动槽(12)内壁顶部固定连接,四个所述牵引弹簧(16)分别活动套设于四个限定杆(13)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用布浸胶后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外壳(1)的两端均转动安装有活动挡板(22),所述活动挡板(22)的截面积尺寸大于进料口(2)和出料口(3)的截面积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用布浸胶后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外壳(1)两端外壁的底部两侧均开设有散热孔(21),所述散热孔(21)设置为倾斜向外的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用布浸胶后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外壳(1)的一侧外壁与第一电机(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7)与其中一个转动辊(4)之间通过输出轴传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用布浸胶后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外壳(1)的一端外壁底部与第二电机(18)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18)与转动轴(17)之间通过输出轴传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工业用布浸胶后干燥装置,包括固定外壳,所述固定外壳一端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固定外壳另一端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固定外壳内部设有传输带,所述固定外壳内侧底部设有加热板,所述固定外壳内侧底部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两端外侧均安装有凸轮,所述固定外壳内侧底部两端均安装有电动风扇。本技术通过第一电机工作使得传输带可以对工业用布进行输送,第二电机工作可以带动两个凸轮发生转动,进而可以便捷的根据工业用布的浸胶状态调节加热板与工业用布支架之间的距离,通过电动风扇工作使得加热板工作产生的热空气可以充分的与工业用布进行接触,可以提高工业用布的干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徐斌,田报辉,陈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家港市东海工业用布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