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满足国六排放的新型混合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18726发布日期:2023-04-30 01:23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满足国六排放的新型混合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尾气后处理。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满足国六排放的新型混合器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工业发展需求提高,柴油车的数量逐年递增,出于环境保护的考虑,国家对尾气排放标准的要求越来越严苛,通常配置尾气后处理系统对汽车尾气进行处理,其工作原理是将尿素溶液喷射至混合器内进行热解反应,生成nh3,nh3与尾气中的氮氧化物产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无污染气体n2后再进行排放,从而降低汽车尾气中氮氧化物的排放,达到环保目的。

2、但目前常见的尾气后处理系统的混合器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结构设计不合理,尿素与尾气无法充分发生反应,污染物的转化效率低等问题,存在混合器内尿素结晶、汽车尾气排放超标的风险。

3、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设计一种满足国六排放的新型混合器结构,保证尾气处理效率和处理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满足国六排放的新型混合器结构,通过壳体内上、下弧板结构配合限制尾气的流通方向,使其能够均匀进入百叶窗中与雾化的尿素颗粒进行混合,并在导流板的作用下扩散至分配器上,有效防止了氨分布不均导致的尾气反应不完全问题,从而保证了尾气处理效率和处理质量。

2、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满足国六排放的新型混合器结构,包括:

3、壳体,其为两端开口的筒型中空结构;

4、上弧板,其位于所述壳体内部并沿其径向竖直设置在上部;

5、下弧板,其为倒l形结构,包括竖直部,其位于所述壳体内部并沿其径向竖直设置在下部,所述竖直部间隔设置在所述上弧板的前端;水平部,其沿所述壳体的轴向水平设置,所述水平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竖直部的顶面和所述上弧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成台阶结构,其将所述壳体内部分隔成两个相对独立的腔体;

6、百叶窗,其为固定在所述水平部顶面的筒状中空结构并与所述上弧板配合形成气体流道,所述百叶窗的顶端开口与所述壳体外部连通,底端开口通过气管与位于所述水平部下方的独立腔体连通;

7、导流板,其包括侧板,其沿所述壳体的轴向设置在所述气管的底端开口的一侧;挡板,其沿所述壳体的径向竖直设置在其下部并与其内侧壁配合连接,所述挡板位于所述侧板的后端部并与其固定连接形成l形结构;

8、分配器,其间隔设置在所述上弧板的后端并封闭所述壳体的径向截面。

9、优选的是,所述满足国六排放的新型混合器结构,所述分配器上间隔设有多个开口合页,其包括多个沿所述分配器平面向后端开口的合页和多个沿所述分配器平面向前端开口的合页,任一开口合页沿所述壳体的径向设置。

10、优选的是,所述满足国六排放的新型混合器结构,所述上弧板在所述水平部的竖直投影面上形成半包围的弧面结构,其内弧面朝向所述百叶窗且与其偏心设置,在所述百叶窗两侧形成一侧宽另一侧窄的流体通道。

11、优选的是,所述满足国六排放的新型混合器结构,还包括旋流管上挡板,其水平设置在所述百叶窗顶部,所述旋流管上挡板上设有与所述百叶窗的顶端开口连通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通过喷嘴底座与所述壳体外部的尿素喷嘴连通。

12、优选的是,所述满足国六排放的新型混合器结构,还包括丝网,其水平设置在所述气管的底端开口处并封闭其径向截面。

13、优选的是,所述满足国六排放的新型混合器结构,所述挡板上开设有多个穿孔,任一穿孔正对所述分配器的前端面设置。

14、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通过壳体内上、下弧板结构配合限制尾气的流通方向,使其能够均匀进入百叶窗中与雾化的尿素颗粒进行混合,尿素在混合器中充分进行热解反应,生成具有还原性的气体nh3,其与尾气混合后在导流板的作用下扩散至分配器上,保证混合气体能够均匀进入混合器后的scr中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使尾气中的氮氧化物与nh3快速、充分反应,从而,有效防止了氨分布不均导致的尾气反应不完全问题,提升了氮氧化物的转化效率,进而保证了尾气处理效率和处理质量。

16、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技术特征:

1.一种满足国六排放的新型混合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满足国六排放的新型混合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器上间隔设有多个开口合页,其包括多个沿所述分配器平面向后端开口的合页和多个沿所述分配器平面向前端开口的合页,任一开口合页沿所述壳体的径向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满足国六排放的新型混合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弧板在所述水平部的竖直投影面上形成半包围的弧面结构,其内弧面朝向所述百叶窗且与其偏心设置,在所述百叶窗两侧形成一侧宽另一侧窄的流体通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满足国六排放的新型混合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流管上挡板,其水平设置在所述百叶窗顶部,所述旋流管上挡板上设有与所述百叶窗的顶端开口连通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通过喷嘴底座与所述壳体外部的尿素喷嘴连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满足国六排放的新型混合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丝网,其水平设置在所述气管的底端开口处并封闭其径向截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满足国六排放的新型混合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上开设有多个穿孔,任一穿孔正对所述分配器的前端面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满足国六排放的新型混合器结构,包括:壳体;上弧板,其位于壳体内的上部;下弧板,其包括竖直部,其位于壳体内的下部并间隔设置在上弧板的前端;水平部,其两端分别与竖直部和上弧板固定连接成台阶结构,将壳体内部分隔成两个独立腔体;百叶窗,其固定在水平部顶面且顶端与壳体外部连通,底端与水平部下方的独立腔体连通;导流板,其为设置在百叶窗底端开口下方的L形结构;分配器,其间隔设置在上弧板的后端。本技术通过上、下弧板结构配合限制尾气的流通方向,使其能够均匀进入百叶窗中与尿素颗粒进行混合,并在导流板的作用下扩散至分配器上,有效避免了尾气反应不完全的问题,从而保证了尾气处理效率和处理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李平,汤琪林,徐东明,祝彦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洛特福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5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