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气体的热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79329发布日期:2023-01-25 13:07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缩气体的热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一般地涉及气体分离干燥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缩气体的热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2.压缩气体是工业上广泛使用的动力能源,气体经压缩机压缩后,气体压力及温度升高,压缩气体中常含有油、水和粉尘等杂质,必须进行净化处理。对于不同种类的压缩机而言,其排气压力、温度、计排气量大小各异,工业上常采用各种不同的净化处理方法,其中以吸附式压缩气体干燥器应用最为广泛。对于大流量的压缩机(如离心压缩机),目前使用最多的干燥器是利用压缩热再生吸附式干燥器。
3.再生吸附式干燥器的结构多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508603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示,再生吸附式干燥器包括第一干燥塔和第二干燥塔,两个干燥塔内均储存有吸附剂,吸附剂能够对压缩气体进行吸附干燥。再生吸附式干燥器还包括进气管、出气管和管系,管系连接进气管、出气管、第一干燥塔和第二干燥塔,再生吸附式干燥器还包括设置在管系上的管系控制阀结构,管系控制阀结构能够控制其中一个干燥塔进行吸附干燥,另一个干燥塔利用压缩气体的余热以及加热器的加热进行加热再生。管系包括上管系和下管系,上管系包括并联的再生气进气管、干气排气管,下管系包括并联的再生气排气管、湿气进气管。进气管上并联布置有第一进气支管和第二进气支管,第一进气支管与再生气进气管相连,第二进气支管与湿气进气管相连,再生气排气管与湿气进气管之间通过连接管相连。其中,再生气进气管、干气排气管、再生气排气管、湿气进气管上均布置有并联的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出气管通过第五连接管与干气排气管相连。
4.再生吸附式干燥器还包括连接在第五连接管上的第六连接管,第六连接管上布置有第二冷却器、风机和第三阀门,当加热再生的干燥塔需要吹冷时,打开第三阀门,风机自出气管上取气并通过第二冷却器进行冷却,然后将冷却后的气体通入加热再生的干燥塔内实现吹冷,吹冷后的气体再次进入出气管中。
5.其中,再生吸附式干燥器为压缩气体的热干燥装置,第一干燥塔为该专利中的干燥塔a,第二干燥塔为该专利中的干燥塔b,第一控制阀为该专利中的阀门a1、阀门a2、阀门a3、阀门a4,第二控制阀为该专利中的阀门b1、阀门b2、阀门b3、阀门b4,干气排气管为阀门a1和阀门b1所在的管线,湿气进气管为阀门a3和阀门b3所在的管线,再生气进气管为阀门a2和阀门b2所在的管线,再生气排气管为阀门a4和阀门b4所在的管线。第一进气支管为该专利中的第一连接管,第二进气支管包括该专利中的第二连接管、第三连接管,连接管为该专利中的第四连接管。
6.现有技术中的热干燥装置存在的问题在于,干燥塔吹冷时,风机自出气管取气冷却后吹入干燥塔内,使用时出气管有压力波动,导致风机的负荷不断变化,缩短了风机的使用寿命,一旦风机出现故障,则整个压缩气体的热干燥装置无法正常运行。而且,若压缩气体干燥不完全,出气管内的气体仍有一定的湿度,湿气具有一定的腐蚀性,风机抽吸后会对
风机造成腐蚀,同样会缩短风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7.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缩气体的热干燥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风机自出气管处取气对干燥塔吹冷而导致风机使用寿命较短的技术问题。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缩气体的热干燥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压缩气体的热干燥装置,包括:
9.第一干燥塔和第二干燥塔;
10.连接在第一干燥塔和第二干燥塔上的管系以及设于管系上的管系控制阀结构,管系控制阀结构用于控制第一干燥塔和第二干燥塔中的其中一个吸附干燥压缩气体、另一个进行加热再生;
11.压缩气体的热干燥装置还包括:
12.吹冷管线,连接在第一干燥塔和第二干燥塔的两端,吹冷管线上设有风机,风机用于将冷却气体吹入加热再生的干燥塔内以进行吹冷,吹冷管线上设有用于控制吹冷管线通断的吹冷管线控制阀结构;
13.所述吹冷管线与所述管系并联布置在第一干燥塔和第二干燥塔上。
14.有益效果:吹冷管线独立于管系布置,依靠风机运行来将冷却气体吹入加热再生的干燥塔内实现吹冷,不需要吹冷时通过吹冷管线控制阀结构断开吹冷管线,避免对风机造成影响。风机的进风与管系之间没有联系,由于管系上会连接出气管,风机的进风也不会与干燥装置的出气管之间有联系,不受出气管压力波动的影响,吹冷与吸附单独运行,避免出现风机负荷不断变化的情况,延长风机的使用寿命。吹冷过程中,加热再生的干燥塔内不再进入压缩气体,可以在线对干燥塔内的结构进行维修。即使出气管内的气体湿度较大而具有腐蚀性也不会对吹冷管线的风机造成影响,同样会延长风机的使用寿命。
15.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吹冷管线与加热再生的干燥塔形成闭式循环系统,吹冷管线上设有冷却器,冷却器用于对由加热再生的干燥塔中排出的气体进行冷却。闭式循环系统进一步保证了吹冷管线自身压力的稳定性。
16.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吹冷管线包括依次相连的冷却气进气管、冷却气管和冷却气排气管,冷却气进气管的两端连接在第一干燥塔、第二干燥塔的其中一端端口上,冷却气排气管的两端连接在第一干燥塔、第二干燥塔的另一端端口上,所述风机、冷却器设于冷却气管上;
17.所述吹冷管线控制阀结构包括设于冷却气进气管上的第一冷却气进气阀和第二冷却气进气阀,所述吹冷管线控制阀结构还包括设于冷却气排气管上的第一冷却气排气阀和第二冷却气排气阀,第一冷却气进气阀、第一冷却气排气阀与所述第一干燥塔对应,第二冷却气进气阀、第二冷却气排气阀与所述第二干燥塔对应,所述冷却气管的一端连接在冷却气进气管上并位于第一冷却气进气阀和第二冷却气进气阀之间,所述冷却气管的另一端连接在冷却气排气管上并位于第一冷却气排气阀和第二冷却气排气阀之间。通过吹冷管线上第一冷却气进气阀、第二冷却气进气阀、第一冷却气排气阀、第二冷却气排气阀的启闭,在第一干燥塔吸附、第二干燥塔再生以及第一干燥塔再生、第二干燥塔吸附时均能够利用同一个风机进行吹冷,成本更低。
18.作为进一步地改进,管系包括湿气进气管、干气排气管,湿气进气管、干气排气管的两端均连接在第一干燥塔、第二干燥塔上,所述风机用于将冷却气体吹向第一干燥塔和第二干燥塔中设有所述湿气进气管的一端。吹冷时,冷却气体进入干燥塔之后温度逐渐升高,形成的残余含水量也逐渐变少,可以在干燥塔内形成残余含水量梯度分布,后续进行吸附干燥时,湿气由残余含水量较高的一端进入,由残余含水量较低的一端排出,避免干燥后的气体由残余含水量较高的一端排出时重新携带水分,有利于保证成品气指标。
19.作为进一步地改进,管系包括湿气进气管、干气排气管、再生气进气管、再生气排气管,管系还包括连接再生气排气管与湿气进气管的连接管,湿气进气管、干气排气管、再生气进气管、再生气排气管的两端均连接在第一干燥塔、第二干燥塔上;
20.压缩气体的热干燥装置包括进气管以及并联布置在进气管上的第一进气支管、第二进气支管,第一进气支管与再生气进气管相连,第二进气支管与湿气进气管相连,所述第一进气支管上设有加热器,所述第二进气支管上设有调节阀,调节阀用于控制第二进气支管的通断以及进气量。通过调节阀能够改变第二进气支管、第一进气支管的进气量,能够实现前期纯余热加热,后期余热和加热器共同加热,避免通过加热器的流量过大而导致加热器功率过大,节约成本。
21.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第二进气支管上设有冷却器以及气液分离器。
22.作为进一步地改进,压缩气体的热干燥装置包括连接在干气排气管上的出气管,出气管上设有后置过滤器。后置过滤器能够去除吸附过程中产生的吸附剂粉末。
23.作为进一步地改进,管系还包括出气管,所述管系控制阀结构包括设于湿气进气管、干气排气管、再生气进气管、再生气排气管上的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第一控制阀与所述第一干燥塔对应,第二控制阀与所述第二干燥塔对应;
24.第一进气支管的一端连接在再生气进气管上并位于再生气进气管的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之间,第二进气支管的一端连接在湿气进气管上并位于湿气进气管的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之间,出气管的一端连接在干气排气管上并位于干气排气管的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之间,连接管的一端连接在再生气排气管上并位于再生气排气管的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之间。
附图说明
25.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方式,并且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其中:
26.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压缩气体的热干燥装置实施例1的示意图;
27.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压缩气体的热干燥装置实施例5的示意图;
28.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压缩气体的热干燥装置实施例7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
30.1、第一干燥塔;2、第二干燥塔;3、干气排气管;4、再生气进气管;5、冷却气排气管;6、第一干气排气阀;7、第二干气排气阀;8、第一再生气进气阀;9、第二再生气进气阀;10、第一冷却气排气阀;11、第二冷却气排气阀;12、湿气进气管;13、再生气排气管;14、冷却气进气管;15、第一湿气进气阀;16、第二湿气进气阀;17、第一再生气排气阀;18、第二再生气排
气阀;19、第一冷却气进气阀;20、第二冷却气进气阀;21、出气管;22、连接管;23、冷却气管;24、进气管;25、第一进气支管;26、第二进气支管;27、加热器;28、第一冷却器;29、气液分离器;30、调节阀;31、后置过滤器;32、第二冷却器;33、循环风机;34、第一吹冷气管;35、第二吹冷气管;36、第一加热器;37、第二加热器;38、第一连接管;39、第二连接管;40、第一连接管控制阀;41、第二连接管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2.下面参考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代表性实施方式,详细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
3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压缩气体的热干燥装置的实施例1:
34.如图1所示,压缩气体的热干燥装置包括两个干燥塔,定义两个干燥塔为第一干燥塔1和第二干燥塔2,两个干燥塔内均有吸附剂,能够吸收水分,同时高温加热后饱和的吸附剂能够再生。使用时,其中一个干燥塔用来吸附压缩气体中的水分,另一个干燥塔进行加热再生。
35.压缩气体的热干燥装置还包括安装在第一干燥塔1和第二干燥塔2上端口的上管系以及安装在第一干燥塔1和第二干燥塔2下端口的下管系。
36.上管系包括相互并联的干气排气管3、再生气进气管4和冷却气排气管5,干气排气管3上布置有第一干气排气阀6和第二干气排气阀7,再生气进气管4上布置有第一再生气进气阀8和第二再生气进气阀9,冷却气排气管5上布置有第一冷却气排气阀10和第二冷却气排气阀11。
37.下管系包括相互并联的湿气进气管12、再生气排气管13和冷却气进气管14,湿气进气管12上布置有第一湿气进气阀15和第二湿气进气阀16,再生气排气管13上布置有第一再生气排气阀17和第二再生气排气阀18,冷却气进气管14上布置有第一冷却气进气阀19和第二冷却气进气阀20。
38.其中,第一干气排气阀6、第一再生气进气阀8、第一冷却气排气阀10、第一湿气进气阀15、第一再生气排气阀17、第一冷却气进气阀19均与第一干燥塔1对应,第二干气排气阀7、第二再生气进气阀9、第二冷却气排气阀11、第二湿气进气阀16、第二再生气排气阀18、第二冷却气进气阀20均与第二干燥塔2对应。
39.压缩气体的热干燥装置还包括进气管24、出气管21、连接管22和冷却气管23。
40.进气管24上并联布置有第一进气支管25、第二进气支管26。第一进气支管25的一端连接在再生气进气管4上并且位于第一再生气进气阀8、第二再生气进气阀9之间,使得第一再生气进气阀8和第二再生气进气阀9并联布置。第二进气支管26的一端连接在湿气进气管12上并且位于第一湿气进气阀15、第二湿气进气阀16之间,使得第一湿气进气阀15和第二湿气进气阀16并联布置。第一进气支管25上布置有加热器27,此处的加热器27优选采用电加热器,实际使用时也可以用导热油加热的方式,即气体与热油进行热交换。第二进气支
管26上布置有第一冷却器28和气液分离器29,第一冷却器28能够对流经的气体进行冷却,气液分离器29能够进行气液分离。第二进气支管26上还布置有调节阀30,调节阀30能够控制气体是否进入第一冷却器28以及进气量。
41.出气管21的一端连接在干气排气管3上并且位于第一干气排气阀6、第二干气排气阀7之间,使得第一干气排气阀6和第二干气排气阀7并联布置。出气管21上布置有后置过滤器31,能够去除吸附过程中产生的吸附剂粉末。
42.连接管22的一端连接在第二进气支管26上并且位于第一冷却器28与调节阀30之间,另一端连在再生气排气管13上并且位于第一再生气排气阀17和第二再生气排气阀18之间,使得第一再生气排气阀17和第二再生气排气阀18并联布置。
43.冷却气管23的一端连接在冷却气排气管5上并且位于第一冷却气排气阀10和第二冷却气排气阀11之间,使得第一冷却气排气阀10和第二冷却气排气阀11并联布置;冷却气管23的另一端连接在冷却气进气管14上并且位于第一冷却气进气阀19和第二冷却气进气阀20之间,使得第一冷却气进气阀19和第二冷却气进气阀20并联布置。冷却气管23上布置有第二冷却器32和循环风机33,第二冷却器32能够对流经的气体进行冷却,循环风机33能够将冷却气体吹向冷却气进气管14。
44.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气体干燥装置进行第一干燥塔1吸附、第二干燥塔2加热再生的步骤如下所示:
45.一、第一干燥塔1吸附、第二干燥塔2余热再生
46.打开第二再生气进气阀9、第二再生气排气阀18、第一湿气进气阀15、第一干气排气阀6,关闭其余的阀门。经过压缩机压缩的次低温气体经过加热器27(加热器27不开启)、第二再生气进气阀9进入第二干燥塔2,利用气体携带的热量对第二干燥塔2进行预加热,加热后的气体经过第二再生气排气阀18进入第一冷却器28、气液分离器29后冷却分离出液态水,之后气体经过第一湿气进气阀15进入第一干燥塔1吸附水蒸气,吸附后的干燥气体经过第一干气排气阀6送至后置过滤器31,后置过滤器31去除吸附过程中产生的吸附剂粉末后送出干燥洁净的气体。
47.二、第一干燥塔1吸附、第二干燥塔2混加热再生
48.各阀门的状态保持不变,第二干燥塔2利用纯余热预热一段时间后,塔体温度及塔内吸附剂含水已达到平衡状态,此时打开加热器27对压缩机出来的次低温气体进行加热,同样的流程对第二干燥塔2进行较高温度的加热。
49.三、第一干燥塔1吸附、第二干燥塔2纯电加热
50.各阀门的状态保持不变,需要实现较低露点,则再生需要较高温度,但直接给主气流加热可能会导致加热器27功率巨大,此时改变调节阀30的开度,大部分气体(70%-80%)通过调节阀30直接进入第一冷却器28、气液分离器29,另一部分气体经过加热器27加热到预期温度(180-220
°
c)后,经第二再生气进气阀9进入第二干燥塔2内对第二干燥塔2内的吸附剂进行强化再生,再生气经第二再生气排气阀18返回第一冷却器28上游并与经过调节阀30的气流汇合进入第一干燥塔1进行吸附。
51.四、第一干燥塔1吸附、第二干燥塔2吹冷
52.第二干燥塔2纯电加热结束后,加热器27停止工作,第二再生气进气阀9、第二再生气排气阀18关闭,调节阀30全开,主气流直接进入第一冷却器28、气液分离器29分离出液态
水后经第一湿气进气阀15进入第一干燥塔1进行吸附。此时打开第二冷却气进气阀20、第二冷却气排气阀11,启动循环风机33,循环风机33作为动力源,形成循环风机33-第二冷却气进气阀20-第二干燥塔2-第二冷却气排气阀11-循环风机33的闭式循环系统,循环风机33将第二冷却器32冷却后的气体经第二冷却气进气阀20吹入第二干燥塔2对第二干燥塔2进行吹冷,热气经第二冷却气排气阀11返回第二冷却器32,依次循环实现第二干燥塔2的吹冷。
53.当第一干燥塔1再生、第二干燥塔2吸附时对应地打开相应的阀门即可完成,比如向第一干燥塔1内通入再生气时需要打开第一再生气进气阀8、第一再生气排气阀17、第二湿气进气阀16、第二干气排气阀7,对第一干燥塔1进行吹冷时需要打开第一冷却气进气阀19和第一冷却气排气阀10。
54.本实用新型中,干燥塔再生后进行吹冷时形成了闭式循环系统,该闭式循环系统与出气管21之间相互独立,循环风机33不受出气管21中压力波动的影响,避免出现因负载波动而缩短循环风机33寿命的情况发生。即使出气管21中的气体湿度较大而有腐蚀性,也不会对循环风机33造成影响。而且,本实用新型的闭式循环系统气体流程较短,压力损失较小,循环风机33进风端和出风端的压差较小,循环风机33不需要超负荷工作,使用寿命更长。
55.本实施例中,第一干气排气阀6、第一再生气进气阀8、第一湿气进气阀15、第一再生气排气阀17均为第一控制阀,第二干气排气阀7、第二再生气进气阀9、第二湿气进气阀16、第二再生气排气阀18均为第二控制阀,各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一起构成了管系控制阀结构。
56.冷却气排气管5、冷却气进气管14、冷却气管23一起形成了吹冷管线,第二冷却器32构成了吹冷管线上的冷却器,循环风机33构成了将冷却气体吹向加热再生的干燥塔内的风机。第一冷却气排气阀10、第二冷却气排气阀11、第一冷却气进气阀19、第二冷却气进气阀20一起形成吹冷管线控制阀结构。上管系和下管系一起构成了管系。
57.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压缩气体的热干燥装置的实施例2:
58.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主要在于:实施例1中,第一进气支管上设有加热器,第二进气支管上设有调节阀,通过改变调节阀的开度来调节第一进气支管、第二进气支管的流量。在本实施例中,将调节阀更换为通断阀,通断阀仅导通或断开第二进气支管,而不对流量进行调节,此时,当通断阀打开后,压缩气体根据第一进气支管和第二进气支管的管径来分配流量。
59.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压缩气体的热干燥装置的实施例3:
60.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主要在于:实施例1中,风机将冷却气体吹向第一干燥塔和第二干燥塔中设有湿气进气管的一端。在本实施例中,风机可以将冷却气体吹向第一干燥塔和第二干燥塔的另一端。
6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压缩气体的热干燥装置的实施例4:
62.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主要在于:实施例1中,吹冷管线包括冷却气进气管、冷却气排气管和冷却气管,冷却气进气管、冷却气排气管上均有并联的两个控制阀,两个干燥塔共用一个冷却气管。在本实施例中,吹冷管线包括两个独立的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第一管路的两端连接在第一干燥塔的两端,第二管路的两端连接在第二干燥塔的两端,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上均布置有风机和冷却器。
6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压缩气体的热干燥装置的实施例5:
64.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主要在于:实施例1中,吹冷管线和加热再生的干燥塔一起形成闭式循环系统。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吹冷管线的两端开放,吹冷管线包括分断的第一吹冷气管34和第二吹冷气管35,第一吹冷气管34与冷却气排气管5相连,第二吹冷气管35与冷却气进气管14相连,循环风机33安装在第二吹冷气管35上。循环风机33抽吸大气环境中的冷风并吹向干燥塔,经过干燥塔的气体再次排向大气,虽然未形成闭式循环系统,但是相比现有技术中自出气管处取气的方式而言,风机的负荷波动较小,同样可以延长使用寿命。
65.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压缩气体的热干燥装置的实施例6:
66.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主要在于:实施例1中,干气排气管、再生气进气管位于第一干燥塔和第二干燥塔的一端,再生气排气管、湿气进气管位于第一干燥塔和第二干燥塔的另一端。在本实施例中,干气排气管、再生气排气管位于第一干燥塔和第二干燥塔的一端,湿气进气管、再生气进气管位于第一干燥塔和第二干燥塔的另一端。
67.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压缩气体的热干燥装置的实施例7:
68.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主要在于:实施例1中,管系包括湿气进气管、干气排气管、再生气进气管、再生气排气管、连接管,管系控制阀结构包括第一干气排气阀、第一再生气进气阀、第一湿气进气阀、第一再生气排气阀、第二干气排气阀、第二再生气进气阀、第二湿气进气阀、第二再生气排气阀。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管系包括湿气进气管12、干气排气管3,湿气进气管12上布置有第一湿气进气阀15和第二湿气进气阀16,干气排气管3上布置有第一干气排气阀6和第二干气排气阀7,进气管24连接在湿气进气管12上且该端位于第一湿气进气阀15和第二湿气进气阀16之间,出气管21连接在干气排气管3上且该端位于第一干气排气阀6和第二干气排气阀7之间。湿气进气管12上布置有第一加热器36和第二加热器37,第一加热器36和第二加热器37并联布置。第一干燥塔1和第二干燥塔2之间还连接有第一连接管38和第二连接管39,第一连接管38的作用是将第二干燥塔2排出的再生气通入第一干燥塔1中,第二连接管39的作用是将第一干燥塔1排出的再生气通入第二干燥塔2中。第一连接管38上布置有第一连接管控制阀40,第二连接管39上布置有第二连接管控制阀41。吹冷管线的结构与实施例1的一致,在此不再赘述。应当说明的是,附图中,冷却器、气液分离器均未体现。本实施例中,第一湿气进气阀15和第二湿气进气阀16均为调节阀,能够调节通气量。
69.使用时,以第一干燥塔1吸附干燥、第二干燥塔2加热再生为例,第二干燥塔2纯余热再生时,打开第二湿气进气阀16、第一连接管控制阀40、第一干气排气阀6,关闭其他阀门。经过压缩机压缩的次低温气体经过第二加热器37(第二加热器37不启动)、第二湿气进气阀16、第二干燥塔2、第一连接管38进入第一干燥塔1中,再经第一干气排气阀6、出气管21排出。混加热再生时阀门不变,将第二加热器37打开。纯电加热时,调节第一湿气进气阀15和第二湿气进气阀16,第一加热器36不启动;一部分气体进入第二干燥塔2后再进入第一干燥塔1中,另一部分气体直接进入第一干燥塔1中。第二干燥塔2吹冷时,关闭除吹冷管线外的阀门,打开第二冷却气排气阀11、第二冷却气进气阀20,启动循环风机33和第二冷却器32进行吹冷。
70.第一干燥塔1加热再生、第二干燥塔2吸附干燥时对应开启相关阀门即可。
71.虽然本说明书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例,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这样的实施例只是以示例的方式提供的。本领域技术人员会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思想和精神的情况下想到许多更改、改变和替代的方式。应当理解的是在实践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本文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种替代方案。所附权利要求书旨在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因此覆盖这些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内的模块组成、等同或替代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