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多重屏障中降解屏障设计的反应井带式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94492发布日期:2023-05-07 04:22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多重屏障中降解屏障设计的反应井带式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污染场地阻隔屏障的,尤其是一种用于多重屏障中降解屏障设计的反应井带式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我国产业结果调整和城市化飞速发展的需要,工业企业搬迁场地再开发利用成为必然。过往修复工程以削减污染总量为主导,不仅经济成本高且存在二次污染风险。上海等长三角地区,城市化发展迅速,大量污染场地位于人口密度较高的区域,常规土壤修复技术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将引起不良的社会影响。

2、污染场地阻隔屏障属于地下水污染管控技术,污染阻隔工程中的垂直阻隔屏障可阻断土壤与地下水中污染物的迁移扩散途径,使污染土水与周围环境在一定服役周期内实现有效隔离,避免污染物与人体接触和随地下水迁移扩散对人体和周围环境造成危害,有效防控污染扩散与健康危害的环境风险。目前国内外学者针对垂直阻隔屏障开展了深入和广泛的研究,获得了较多的成果,但也暴露出了一定的问题。现有阻隔屏障设计已出现了考虑污染物的渗流作用、弥散作用及吸附作用等,以提高隔离屏障的服役年限为目的的多重屏障设计。但该设计中降解屏障仅以传统反应墙式设计,未深入展开结构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多重屏障中降解屏障设计的反应井带式结构,将墙式降解屏障拆分为若干反应井,间隔一定距离交叉布设双排反应井,叠加反应井影响区域,从而达到提高降解屏障影响范围的效果,相比于传统墙式降解屏障,井带式结构可降低降解材料用量及施工成本,同时拓宽降解反应影响范围,提高降解屏障性能。

2、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3、一种用于多重屏障中降解屏障设计的反应井带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阻隔隔离屏障和设于所述阻隔隔离屏障上的降解反应带,所述降解反应带由多排反应井组成,每个所述反应井内均填充有降解反应材料;同一排所述反应井中相邻两个所述反应井的影响区域相切,一排所述反应井中的每个所述反应井的影响区域均与相邻另一排所述反应井中的一个或两个所述反应井相切。

4、所述反应井直径为70-120mm。

5、所述反应井的影响区域的直径为所述反应井的井径的1.5倍。

6、所述反应井设置有两排。

7、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优化了现有多重屏障中降解屏障设计,可实现节省约40%降解材料用量,同时屏障反应区拓宽35%,后续将在工程应用中。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多重屏障中降解屏障设计的反应井带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阻隔隔离屏障和设于所述阻隔隔离屏障上的降解反应带,所述降解反应带由多排反应井组成,每个所述反应井内均填充有降解反应材料;同一排所述反应井中相邻两个所述反应井的影响区域相切,一排所述反应井中的每个所述反应井的影响区域均与相邻另一排所述反应井中的一个或两个所述反应井相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多重屏障中降解屏障设计的反应井带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井直径为70-12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多重屏障中降解屏障设计的反应井带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井的影响区域的直径为所述反应井的井径的1.5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多重屏障中降解屏障设计的反应井带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井设置有两排。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多重屏障中降解屏障设计的反应井带式结构,包括阻隔隔离屏障和设于所述阻隔隔离屏障上的降解反应带,所述降解反应带由多排反应井组成,每个所述反应井内均填充有降解反应材料;同一排所述反应井中相邻两个所述反应井的影响区域相切,一排所述反应井中的每个所述反应井的影响区域均与相邻另一排所述反应井中的一个或两个所述反应井相切。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优化了现有多重屏障中降解屏障设计,可实现节省约40%降解材料用量,同时屏障反应区拓宽35%,后续将在工程应用中。

技术研发人员:王哲,吴育林,沈婷婷,郑东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