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溶解性废盐预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33818发布日期:2023-06-10 01:45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溶解性废盐预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废盐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溶解性废盐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1、废盐为指含有无机盐主要成分的固体废弃物,如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各种废渣、粉尘等废物,目前我们把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副产结晶盐类,统称废盐。

2、如图1所示,为现有的一种废盐处理装置,通过将废盐溶解与水,再向盐水内投放大量药物,并同时向盐水内打氧,利用深度氧化技术等降解盐水内的有机污染物,实现废盐的无害化,但是,因为盐分在水中溶解后盐水密度较大,后续投放的药物溶解后容易漂浮在盐水表面,单纯利用打氧时对盐水产生的搅动不能很好的达到搅拌均匀,导致药物反应缓慢,增加处理时长以及产生额外的工作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下问题:现有的一种废盐处理装置,通过将废盐溶解与水,再向盐水内投放大量药物,并同时向盐水内打氧,利用深度氧化技术等降解盐水内的有机污染物,实现废盐的无害化,但是,因为盐分在水中溶解后盐水密度较大,后续投放的药物溶解后容易漂浮在盐水表面,单纯利用打氧时对盐水产生的搅动不能很好的达到搅拌均匀,导致药物反应缓慢,增加处理时长以及产生额外的工作成本。

2、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溶解性废盐预处理装置,包括处理池以及安装在处理池顶部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表面插接有转动杆,转动杆底部安装有旋转盘,旋转盘顶部安装有排气杆,旋转盘内部设置有气腔,旋转盘底部安装有单向阀。

3、优选的,所述支撑架顶部设置有电机,电机输出端与转动杆顶部连接,转动杆穿过转动杆与电机输出端连接。

4、优选的,所述排气杆有多个,表面开设有孔,内部空心,并与旋转盘内部的气腔连通。

5、优选的,所述旋转盘整体中央部分厚度大于边缘部分,旋转盘顶部设置有板状突起。

6、优选的,所述气腔与单向阀连接,并互相连通,且单向阀与处理池之间设置有密封胶圈。

7、优选的,所述单向阀与旋转盘之间设置有密封转轴。

8、优选的,所述单向阀的通过方形为自下向上,单向阀上方的物体无法通过单向阀向外。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0、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架顶部的电机带动转动杆转动,使转动杆底部的旋转盘发生转动,对处理池内的盐水进行搅拌,保证药物与盐水的充分均匀,并且通过旋转盘底部的单向阀向旋转盘内部气腔内输送气体,气体由气腔进入排气杆,再由排气杆表面的孔向外排出,与盐水充分接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以在对处理池内的盐水进行搅拌的同时进行打氧,并且增大了打氧的面积,使盐水内的药物能最快的溶解在盐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溶解性废盐预处理装置,包括处理池(1)以及安装在处理池(1)顶部的支撑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表面插接有转动杆(3),转动杆(3)底部安装有旋转盘(4),旋转盘(4)顶部安装有排气杆(5),旋转盘(4)内部设置有气腔(6),旋转盘(4)底部安装有单向阀(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溶解性废盐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顶部设置有电机,电机输出端与转动杆(3)顶部连接,转动杆(3)穿过转动杆(3)与电机输出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溶解性废盐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杆(5)有多个,表面开设有孔,内部空心,并与旋转盘(4)内部的气腔(6)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溶解性废盐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盘(4)整体中央部分厚度大于边缘部分,旋转盘(4)顶部设置有板状突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溶解性废盐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腔(6)与单向阀(7)连接,并互相连通,且单向阀(7)与处理池(1)之间设置有密封胶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溶解性废盐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7)与旋转盘(4)之间设置有密封转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溶解性废盐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7)的通过方形为自下向上,单向阀(7)上方的物体无法通过单向阀(7)向外。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溶解性废盐预处理装置,涉及废盐处理装置技术,包括处理池以及安装在处理池顶部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表面插接有转动杆,转动杆底部安装有旋转盘,旋转盘顶部安装有排气杆,旋转盘内部设置有气腔,旋转盘底部安装有单向阀,本技术通过支撑架顶部的电机带动转动杆转动,使转动杆底部的旋转盘发生转动,对处理池内的盐水进行搅拌,保证药物与盐水的充分均匀,并且通过旋转盘底部的单向阀向旋转盘内部气腔内输送气体,气体由气腔进入排气杆,再由排气杆表面的孔向外排出,与盐水充分接触,本技术结构简单,在对处理池内的盐水进行搅拌的同时进行打氧,并且增大了打氧的面积,使盐水内的药物能最快的溶解在盐水内。

技术研发人员:蒋龙进,张顺,方海欧,丁希楼,谢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超越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