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氮气分离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30937发布日期:2023-09-13 19:38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氮气分离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气体分离,特别涉及一种氮气分离设备。


背景技术:

1、氮以双原子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是空气的主要成分,氮约占空气的78%(按体积计算),这使得它成为一个免费的,容易获得的氮来源,消除了复杂的化学合成的需要,商品化氮气常常是制作工业用氧气时的副产品,工业氮气被压缩后用黑色钢瓶装,常被称为ofn(oxygen-free nitrogen,无氧氮气),利用氮气使粮食处于休眠和缺氧状态、代谢缓慢,可取得良好的防虫、防霉和防变质效果,粮食不受污染,氮气在制备时,通常从空气中分离而来。

2、目前进行模块式氮气分离时,先把空气完全压缩,使得压缩后的空气通过氮气分离膜,氮气分离膜将氮气分离出来。

3、现有的氮气分离设备,通过氮气分离膜分离氮气,效果不佳,氮气分离膜上富集氮气后,无法继续对空气中的氮气进行分离,且分离氮气时,分离设备发生一定的震动,分离设备多次震动后会发生一定的偏移,使得分离设备与氮气罐脱离,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氮气分离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氮气分离设备,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氮气分离设备存在的氮气分离膜上富集氮气后,无法继续对空气中的氮气进行分离,且分离氮气时,分离设备发生一定的震动,分离设备多次震动后会发生一定的偏移,使得分离设备与氮气罐脱离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氮气分离设备,包括氮气罐、发生罐、分离机构以及缓冲机构;

3、所述分离机构包括发生罐、固定设置于发生罐内部的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分别固定设置于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底部的第一吸附塔和第二吸附塔以及固定设置于第一吸附塔和第二吸附塔底部的氮气输送管,所述氮气输送管的另一端贯穿发生罐和氮气罐,且固定设置于氮气罐内;

4、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发生罐底部的活动柱、固定设置于活动柱底部的橡胶垫、固定设置于橡胶垫底部的减震弹簧、固定设置于橡胶垫底部的橡胶柱以及套设于活动柱外部的固定套,所述减震弹簧活动套设于橡胶柱的外部,所述固定套内开设有与活动柱相适配的活动槽,所述减震弹簧和橡胶柱的底部均固定设置于活动槽的底壁。

5、优选地,所述发生罐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远离发生罐的一端开设有压缩空气进口。便于将压缩后的空气输入到发生罐内,进行氮气分离。

6、优选地,所述输气管的外部固定套设有两组空气过滤器主体,两组所述空气过滤器主体平行设置。通过设置两组空气过滤器主体,便于将压缩空气中的杂质进行双重过滤。

7、优选地,所述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的顶部均与输气管的底部相连通。便于输气管内的压缩空气分别通过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到第一吸附塔和第二吸附塔内。

8、优选地,所述第一吸附塔和第二吸附塔通过连接阀连接。在压力过大时,第一吸附塔内未被分离氮气的空气可以进入到第二吸附塔内,第二吸附塔内的分子筛将氮气进行分离。

9、优选地,所述氮气输送管远离第一吸附塔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防回流阀,所述氮气罐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一端与氮气输送管相连通,所述出气管的另一端贯穿发生罐,且开设有氮气出口,所述出气管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减压阀和流量计,所述流量计设置于减压阀的上方,所述氮气罐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三组支撑杆。流量计对分离的氮气进行监测,氮气输送管具有一定的弹力。

10、优选地,所述缓冲机构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缓冲机构关于发生罐的中轴线整体对称分布,所述发生罐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支架,所述发生罐的侧壁内固定设置有隔音棉。支架对发生罐进行支撑,支架的中部过大设置橡胶圈,便于发生轻微形变,隔音棉有效降低发生罐产生的噪音。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中,

13、1、通过设置的分离机构,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将过滤后的压缩空气分别运输至第一吸附塔和第二吸附塔内,第一吸附塔和第二吸附塔内的分子筛将空气中的氮气进行分离,富集的氮气流入氮气输送管,氧气和二氧化碳等均通过发生罐的底部流出,且第一吸附塔内未分离氮气的空气通过连接阀进入到第二吸附塔内,第二吸附塔内的分子筛将氮气进行分离,防止空气和分离出的氮气都富集在同一吸附塔内;

14、2、通过设置的缓冲机构,发生罐内进行氮气分离时,第一吸附塔和第二吸附塔内的分子筛发出一定的震动,对发生罐造成一定的影响,发生罐带动活动柱向下移动,橡胶垫、减震弹簧和橡胶柱形成的整体结构与阻尼器结构相似,将发生罐受到的震动进行抵消,从而防止发生罐在多次震动后发生偏移。



技术特征:

1.一种氮气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氮气罐(1)、发生罐(2)、分离机构以及缓冲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气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生罐(2)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输气管(3),所述输气管(3)远离发生罐(2)的一端开设有压缩空气进口(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氮气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管(3)的外部固定套设有两组空气过滤器主体(5),两组所述空气过滤器主体(5)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气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管(10)和第二进气管(11)的顶部均与输气管(3)的底部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气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附塔(12)和第二吸附塔(13)通过连接阀(15)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气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气输送管(14)远离第一吸附塔(1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防回流阀,所述氮气罐(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一端与氮气输送管(14)相连通,所述出气管的另一端贯穿发生罐(2),且开设有氮气出口(6),所述出气管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减压阀(8)和流量计(7),所述流量计(7)设置于减压阀(8)的上方,所述氮气罐(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三组支撑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气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缓冲机构关于发生罐(2)的中轴线整体对称分布,所述发生罐(2)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支架(19),所述发生罐(2)的侧壁内固定设置有隔音棉(9)。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氮气分离设备,涉及气体分离技术领域,包括氮气罐、发生罐、分离机构以及缓冲机构;分离机构包括发生罐、固定设置于发生罐内部的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分别固定设置于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底部的第一吸附塔和第二吸附塔以及固定设置于第一吸附塔和第二吸附塔底部的氮气输送管,氮气输送管的另一端贯穿发生罐和氮气罐,且固定设置于氮气罐内。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分离机构,富集的氮气流入氮气输送管,氧气和二氧化碳等均通过发生罐的底部流出,且第一吸附塔内未分离氮气的空气通过连接阀进入到第二吸附塔内,第二吸附塔内的分子筛将氮气进行分离,防止空气和分离出的氮气都富集在同一吸附塔内。

技术研发人员:姜祖国,宋光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鸿锦利气体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6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