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清洗液氮造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33652发布日期:2023-06-01 18:38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清洗液氮造粒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液氮造粒,具体涉及一种自清洗液氮造粒机。


背景技术:

1、液氮深冷造粒是近些年才流行的一种益生菌冻干工艺,它的原理是将液氮盛装在容器中,需冻干的益生菌菌泥从进料管滴落进入液氮(-196℃)中,菌泥表面在数秒内被冷冻,但保持着液滴最原始的球状,从而制成益生菌颗粒状物料。

2、在进行液氮造粒的过程中,常常由于整个造粒过程是相对开放的,导致益生菌在瞬间冻干的时候,里面掺杂了杂菌和空气,造成益生菌污染的问题,使得造粒产品有缺陷。并且开放式的造粒容器,在造粒完成后清洗较为困难,往往需要人工清洗各个部位,清洗的工作量大。

3、这些影响益生菌造粒的各个因素,最终会导致益生菌的存活率下降,从而影响最终产品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清洗液氮造粒机,通过在输送叶片的安装位置上设置可安装的下清洗管组,在菌泥滴落管的安装孔位上设置上清洗管组件,实现了对造粒机使用后的清洁维护,解决了益生菌液氮造粒过程中的杂菌和空气污染、卫生清洗等问题。

2、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这样的实现的,包括外筒体、设置在外筒体中的搅拌组件和提升输送组件,所述外筒体的内侧壁设置有可拆卸的菌泥滴落管,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设置在外筒体中的内筒体,所述菌泥滴落管水平设置在内筒体上方;所述提升输送组件设置有通过螺旋输送机控制的可拆卸的输送叶片,所述输送叶片置于与外筒体一体设置的倾斜管道中,所述菌泥滴落管的安装孔位可安装上清洗管组件,所述输送叶片与螺旋输送机的安装端部可安装下清洗管组件。

3、进一步的,所述上清洗管组件包括上清洗管、与上清洗管垂直连通设置的两根清洗导管,两根所述清洗导管的端部均设置有上洗球,两根所述清洗导管的端部均套设有卡盘一。

4、进一步的,所述下清洗管组件包括下清洗管、设置在下清洗管端部的卡盘二和设置在下清洗管另一端的下洗球,所述下清洗管的管壁设置均布设置有多个喷液孔。

5、进一步的,所述输送叶片包括主轴、设置在主轴上的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均布设置有多个溢流孔。

6、进一步的,所述菌泥滴落管设置有多根滴液管,多个所述滴液管汇集连通设置,并在汇集端设置有残液排放阀,所述残液排放阀通过三通头与多个所述滴液管汇集连通设置,所述三通头的另一端连通设置有调压阀。

7、进一步的,所述倾斜管道的底部设置有内筒体排污阀,所述外筒体的底部设置有外筒体排污阀。

8、进一步的,所述外筒体设置有排氮气管道,所述排氮气管道包括与外筒体上端和下端连通设置的两个管道,两个所述管道通过三通头连通设置;置于外筒体下端的管道设置有差压液位计,所述差压液位计的另一端与倾斜管道的上端连通设置。

9、进一步的,置于外筒体下端的管道设置有冷凝水排放阀。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1、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外筒体中设置内筒体并配合提升输送组件实现冷却造粒的操作,与此同时,在所述菌泥滴落管的安装孔位可安装上清洗管组件,所述输送叶片与螺旋输送机的安装端部可安装下清洗管组件,进而,当整个设备完成造粒加工后,对菌泥滴落管进行拆除,并在此位置安装上清洗管组件,对输送叶片在螺旋输送机的端部进行拆除,并安装下清洗管组件,由此在上清洗管组件和下清洗管组件的配合下,实现对设备的内部进行清洗的功能。

12、2、本实用新型中,在上清洗管组件中设置卡盘一对清洗导管进行固定连接在外筒体上,保证其具有很好的可拆卸的功能和稳定性,并结合上洗球,提高清洗的效果。

13、3、本实用新型中,在下清洗管组件中设置卡盘二对下清洗管进行固定并实现在外筒体上的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在螺旋输送机的转动下实现很好的转动式的清洁功能,提高清洁的效果。

14、4、本实用新型中,将输送叶片中的螺旋叶片设置多个溢流孔,可以防止液氮的溢出。

15、5、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排氮气管道,管道呈一定角度向下倾斜,排氮气管道最底部设置有排冷凝水阀,保证氮气向外排放的过程中,与空气接触产生的冷凝水汇集从排凝水阀排出。

16、6、本实用新型中,解决了液氮造粒的卫生清洗问题;采用了密闭的液氮造粒结构,解决了造粒过程的杂菌和空气污染问题;提高了液氮造粒的益生菌存活率;提高了液氮造粒的自动化程度。



技术特征:

1.一种自清洗液氮造粒机,包括外筒体(10)、设置在外筒体(10)中的搅拌组件和提升输送组件,所述外筒体(10)的内侧壁设置有可拆卸的菌泥滴落管(6),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设置在外筒体(10)中的内筒体(8),所述菌泥滴落管(6)水平设置在内筒体(8)上方;所述提升输送组件设置有通过螺旋输送机(13)控制的可拆卸的输送叶片(14),所述输送叶片(14)置于与外筒体(10)一体设置的倾斜管道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泥滴落管(6)的安装孔位可安装上清洗管组件,所述输送叶片(14)与螺旋输送机(13)的安装端部可安装下清洗管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清洗液氮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清洗管组件包括上清洗管(24)、与上清洗管(24)垂直连通设置的两根清洗导管,两根所述清洗导管的端部均设置有上洗球(22),两根所述清洗导管的端部均套设有卡盘一(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清洗液氮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清洗管组件包括下清洗管(26)、设置在下清洗管(26)端部的卡盘二(27)和设置在下清洗管(26)另一端的下洗球(25),所述下清洗管(26)的管壁设置均布设置有多个喷液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清洗液氮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叶片(14)包括主轴(28)、设置在主轴(28)上的螺旋叶片(29),所述螺旋叶片(29)均布设置有多个溢流孔(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清洗液氮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泥滴落管(6)设置有多根滴液管(31),多个所述滴液管(31)汇集连通设置,并在汇集端设置有残液排放阀(32),所述残液排放阀(32)通过三通头与多个所述滴液管汇集连通设置,所述三通头的另一端连通设置有调压阀(3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清洗液氮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管道的底部设置有内筒体排污阀(9),所述外筒体(10)的底部设置有外筒体排污阀(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清洗液氮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10)设置有排氮气管道(16),所述排氮气管道(16)包括与外筒体(10)上端和下端连通设置的两个管道,两个所述管道通过三通头连通设置;置于外筒体(10)下端的管道设置有差压液位计(20),所述差压液位计(20)的另一端与倾斜管道的上端连通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清洗液氮造粒机,其特征在于,置于外筒体(10)下端的管道设置有冷凝水排放阀(34)。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清洗液氮造粒机,属于液氮造粒技术领域中的一种造粒机,其技术方案为,包括外筒体、设置在外筒体中的搅拌组件和提升输送组件,所述外筒体的内侧壁设置有可拆卸的菌泥滴落管,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设置在外筒体中的内筒体,所述菌泥滴落管水平设置在内筒体上方;所述提升输送组件设置有通过螺旋输送机控制的可拆卸的输送叶片,所述输送叶片置于与外筒体一体设置的倾斜管道中,所述菌泥滴落管的安装孔位可安装上清洗管组件,所述输送叶片与螺旋输送机的安装端部可安装下清洗管组件,本技术提供一种自清洗液氮造粒机,实现了对造粒机使用后的清洁维护,解决了益生菌液氮造粒过程中的杂菌和空气污染、卫生清洗等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马开峰,熊涛,黄涛,孙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欧力杰智能装备系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