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环保型焦化废气酸雾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80774发布日期:2023-04-20 08:09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环保型焦化废气酸雾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废气处理,具体涉及一种安全环保型焦化废气酸雾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1、酸雾,通常是指雾状的酸类物质,在空气中酸雾的颗粒很小,比水雾的颗粒要小,比烟的湿度要高,粒径为0.1~10μm,是介于烟气与水雾之间的物质,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包括硫酸、硝酸、盐酸等无机酸和甲酸、乙酸、丙酸等有机酸形成的酸雾,是形成酸雨的前提。在焦化行业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而这些废气中又往往含有大量酸雾,酸雾气体如果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也会造成河流水源污染,进而会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威胁,给生态环境带来污染,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废气酸雾在排放前,必须进行净化处理。

2、目前,现有的酸雾净化系统在对废气酸雾进行处理时,往往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常会使用处理液对酸雾进行处理,但废气中的酸雾与处理液接触不充分,净化效果不佳;二是废气中往往夹杂着粉尘杂质,这些粉尘杂质混入处理液中,处理液进入喷淋装置,容易造成喷淋装置的堵塞;三是废气中的酸雾去除率不高,还存在酸雾净化不彻底的问题。因此,研制开发一种处理效果好,不易堵塞,能提高酸雾去除率的安全环保型焦化废气酸雾净化系统是客观需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处理效果好,不易堵塞,能提高酸雾去除率的安全环保型焦化废气酸雾净化系统。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净化塔和储液池,净化塔的顶部设置有排气管,下部设置有进气管,进气管上方的净化塔内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堵板、第二堵板、第三堵板和第四堵板,每相邻的两块堵板之间形成有一个密封腔,三个密封腔从下到上依次为下净化腔、上净化腔和布液腔,下净化腔内贯穿均布有若干s形的弯管,弯管内同心套装有下端封堵的内管,上净化腔内贯穿均布有若干竖管,竖管的下端与弯管的上端一一连通,竖管、弯管和内管的侧壁上均加工有喷孔,进气管下方的净化塔内设置有储水腔,储水腔内设置有环板,环板的内侧与净化塔底部之间设置有滤筒,储水腔的侧壁上设置有循环管,循环管的上端分别与布液腔和下净化腔连通,循环管上设置有循环泵,循环管通过管线与储液池连通。

3、进一步的,竖管上的喷孔呈螺旋状环绕布置。

4、进一步的,第四堵板上方的净化塔内设置有气液分离器。

5、进一步的,储水腔内设置有加热元件。

6、进一步的,弯管由两瓣对称的半管焊接而成。

7、进一步的,进气管与第一堵板之间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均气器和填料吸附层。

8、进一步的,进气管上设置有过滤器。

9、本实用新型在实施时,焦化废气酸雾从进气管进入净化塔并不断上升,废气酸雾进入弯管,这时下净化腔和内管内均注入有处理液,内管内的处理液向外喷向废气酸雾,下净化腔内的处理液向内喷向废气酸雾,当废气酸雾在内管和弯管之间的环形空间内向上流动时,一方面s形的弯管能够延长废气的流动路径和时间,进而提高酸雾和处理液的接触时间,另一方面酸雾同时受到来自内外两个方向喷入的处理液水雾冲击,处理液水雾和废气酸雾能够进行充分的碰撞、接触和冲击,从而使得处理液水雾和废气酸雾进行充分的反应,绝大部分废气酸雾在下净化腔内被吸收净化,然后含有少量酸雾的废气进入上净化腔,这时竖管内注入有处理液,处理液从喷孔喷向周围的废气酸雾,进一步吸收净化废气中的酸雾,废气经过两次吸收净化,能够较为彻底的将其中的酸雾去除,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排出的气体能够满足相关标准和规定的要求,较为安全环保;另外,本实用新型在储水腔内设置了滤筒,能够过滤处理液中的沉淀和各种杂质,处理液经过过滤后再由循环管送入下净化腔和布液腔,能够有效防止管路和喷孔的堵塞,确保系统能够长时间正常运行。本实用新型酸雾处理效果好,不易堵塞,能提高酸雾去除率,安全环保,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技术特征:

1.一种安全环保型焦化废气酸雾净化系统,包括净化塔(1)和储液池(2),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塔(1)的顶部设置有排气管,下部设置有进气管(3),进气管(3)上方的净化塔(1)内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堵板、第二堵板、第三堵板和第四堵板,每相邻的两块堵板之间形成有一个密封腔,三个密封腔从下到上依次为下净化腔(4)、上净化腔(5)和布液腔(6),所述下净化腔(4)内贯穿均布有若干s形的弯管(7),弯管(7)内同心套装有下端封堵的内管(8),所述上净化腔(5)内贯穿均布有若干竖管(9),竖管(9)的下端与弯管(7)的上端一一连通,所述竖管(9)、弯管(7)和内管(8)的侧壁上均加工有喷孔(10),所述进气管(3)下方的净化塔(1)内设置有储水腔(11),储水腔(11)内设置有环板(12),环板(12)的内侧与净化塔(1)底部之间设置有滤筒(13),所述储水腔(11)的侧壁上设置有循环管(14),循环管(14)的上端分别与布液腔(6)和下净化腔(4)连通,所述循环管(14)上设置有循环泵,循环管(14)通过管线与储液池(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环保型焦化废气酸雾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管(9)上的喷孔(10)呈螺旋状环绕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环保型焦化废气酸雾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堵板上方的净化塔(1)内设置有气液分离器(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环保型焦化废气酸雾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腔(11)内设置有加热元件(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环保型焦化废气酸雾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7)由两瓣对称的半管焊接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环保型焦化废气酸雾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3)与第一堵板之间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均气器(17)和填料吸附层(1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环保型焦化废气酸雾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3)上设置有过滤器(19)。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环保型焦化废气酸雾净化系统,包括净化塔和储液池,净化塔的下部设置有进气管,进气管上方的净化塔内从下到上依次设置下净化腔、上净化腔和布液腔,下净化腔内贯穿均布有若干S形的弯管,弯管内同心套装有下端封堵的内管,上净化腔内贯穿均布有若干竖管,竖管、弯管和内管的侧壁上均加工有喷孔,进气管下方的净化塔内设置有储水腔,储水腔内设置有环板,环板的内侧与净化塔底部之间设置有滤筒,储水腔的侧壁上设置有循环管,循环管的上端分别与布液腔和下净化腔连通,循环管通过管线与储液池连通。本技术酸雾处理效果好,不易堵塞,能提高酸雾去除率,安全环保,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程常华,蔡志锋,黄云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曲靖市盛凯焦化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