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制棉匀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89072发布日期:2023-08-10 01:28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精制棉匀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精制棉生产,具体涉及一种精制棉匀浆装置。


背景技术:

1、精制棉是以棉短绒为原料,经蒸煮、漂洗、干燥等工艺精制而成的白色棉纤维,棉短绒本身纤维素含量超过90%,非纤维素杂质并不多,但是,在生产、加工、运输等过程中混入了很多外来的杂质,给制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需要对棉短绒进行纤维素提纯,即制浆过程,以除去非纤维素成分的过程,棉短绒制浆一方面是去除混入棉短绒中的棉籽壳、棉叶、棉杆碎片、尘土等外来的机械性杂质,以及去除棉短绒本身含有的果胶、蜡质、脂类、木素、灰分等杂质,得到较纯净的纤维素;另一方面是通过制浆破坏纤维素细胞的初生壁,提高化学反应性能,并使其聚合度下降到所需要的范围内。

2、目前的匀浆辊多采用单一的匀浆转辊结构,在匀浆辊转动的过程中,不断将与匀浆辊接触的棉浆从一侧带动到另一侧,然而,不同时间段通过匀浆辊的棉浆流内会因空气产生泡沫,表现在产品上就是棉浆表面容易出现波纹状,导致产品表面质量差。

3、针对上述传统的匀浆辊的弊端,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精制棉匀浆装置,通过两个转动的匀料辊后,降低浆流的流动压力,形成缓和稳流,将促使浆流的空气和泡沫消失,同时有利于纤维充分分散,提高精制棉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新技术方案: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匀浆效果好,有利于提高精制棉质量。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3、罐体、第一匀浆装置、第二匀浆装置;

4、所述罐体内部设有横向腔体和纵向腔体,所述横向腔体的一端和所述纵向腔体的一端连通,且所述横向腔体另一端设有进料口,所述纵向腔体的另一端中间处设有出料口,所述第一匀浆装置横向转动安装在所述横向腔体中,所述第一匀浆装置连通所述进料口并与所述横向腔体间隙连接,所述第二匀浆装置纵向转动安装在所述纵向腔体中,并与所述纵向腔体的内壁滑动抵接,所述出料口与所述第二匀浆装置间隔分布;

5、所述第一匀浆装置包括第一连接轴、第一离心甩盘、第一匀料辊和螺旋流道;所述第一连接轴转动安装所述横向腔体中并与所述进料口垂直,所述第一匀料辊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轴上,所述第一离心甩盘有两个分别安装在第一连接轴的两端,且所述第一离心甩盘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和所述第一匀料辊,所述螺旋流道螺旋环绕安装在所述第一匀料辊的外侧,且所述螺旋流道覆盖并连通整个所述进料口;所述螺旋流道的外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第一通孔,多个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螺旋流道的内部和所述横向腔体;

6、所述第二匀浆装置包括第二连接轴、第二离心甩盘、第二匀料辊和圆柱流道,所述第二连接轴转动安装在所述纵向腔体中,并与所述出料口平行,所述第二匀料辊套设在第二连接轴上,所述第二离心甩盘有两个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轴的两端且分别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和所述第二匀料辊,所述圆柱流道套设在所述第二匀料辊外侧,且所述圆柱流道与所述纵向腔体上下端内壁滑动抵接,所述圆柱流道上均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多个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圆柱流道的内部和所述纵向腔体。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浆料先从进料口进入,经第一匀浆装置横向转动搅拌流入至横向腔体中,使得浆流处于微湍流状态,从而确保浆流中的纤维分散,避免了纤维的絮聚,浆料经过第一匀浆装置之后,再经纵向腔体,进入到第二匀浆装置中,在第二匀浆装置的横向转动搅拌下,使得浆流状态显得均匀平稳,改善浆流的限位纵横排列均匀性,浆流通过慢速转动的第一匀浆装置中和第二匀浆装置中后,浆的流动压力降低,形成缓和稳流,将促使浆流的空气和泡沫消失,同时,有利于纤维充分分散,提高了精制棉的产品质量;

8、第一连接轴带动第一离心甩盘、第一匀料辊和螺旋流道转动,浆料从进料口进入到螺旋流道中,螺旋流道可有效延长浆料在流道内的过流时间,经转动,浆流在螺旋流道中,从多个第一通孔流出至下第二匀浆装置,在这个过程中形成较强烈的小涡流,使浆流处于微湍流状态,从而使浆流中的纤维分散,避免了纤维的絮聚,可以有效促进纤维充分分散,提高精制棉质量;

9、第二连接轴带动第二匀料辊和圆柱流道转动,圆柱流道为环绕第二匀料辊外侧的间隙空间,浆料从第一匀浆装置流出到纵向腔体中后,由于圆柱流道与纵向腔体上下端内壁滑动抵接,以充分拦截从第一匀浆装置排出的浆料,在圆柱流道旋转下浆料经靠近横向腔体的一侧多个第二通孔进入,再从另一侧的多个第二通孔排出,最终从出料口排出,这个过程,把纤维的横向走向再经纵向排列走向,使得浆流状态显得均匀平稳,改善浆流的限位纵横排列均匀性,缩小精制棉限位纵横拉力比,进一步改善浆料质量。

1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11、进一步,所述进料口处还安装有过滤装置。

1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过滤装置用于为浆料提供初步的过滤,防止大的杂质颗粒对整个匀浆装置造成影响。

13、进一步,所述螺旋流道的底板与外壁为圆弧过渡连接。

1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圆弧过渡连接,有利于螺旋流道的不挂浆,进而提高浆料从第一通孔的流出效率。

15、进一步,所述第一匀料辊内侧壁设有靠近所述螺旋流道的加热层和安装在所述加热层内侧的超声波发生器。

1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匀料辊安装有加热层和超声发生器,浆料在螺旋流道外加热层的作用下升温,加快处理液与纤维中的半纤维素与木质素等成分的反应,同时处理液在超声发生器的作用快速涌入纤维内部,深入溶解半纤维素与木质素等成分,促进处理液快速涌入纤维内部去进一步深入溶解半纤维素与木质素等成分,进而进一步提高了精制棉质量。

17、进一步,所述螺旋流道的前端与所述进料口的连接处设有接入口。

1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接入口方便浆料从进料口进入到螺旋流道中来,提高了浆料的进入效率。

19、进一步,所述第一匀浆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罐体的外侧,且连接并带动所述第一连接轴转动。

2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驱动装置用于为第一连接轴转动提供动力,确保第一匀料辊和螺旋流道转动运行。

21、进一步,所述第二通孔为横向长形孔结构,所述第二通孔的长边与所述第二连接轴轴向平行。

2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横向长形孔结构,方便在圆柱流道沿其轴向转动时,方便浆料进入,同时在轴向转动时也可增加横向纤维的排列走向,缩小纤维纵横拉力比,提高浆料的质量。

23、进一步,所述第二匀浆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罐体的外侧,且连接并带动所述第二连接轴转动。

2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二驱动装置用于为第二连接轴转动提供动力,确保第二匀料辊和圆柱流道转动运行。



技术特征:

1.一种精制棉匀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制棉匀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11)处还安装有过滤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制棉匀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流道(24)的底板与外壁为圆弧过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制棉匀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匀料辊(23)内侧壁设有靠近所述螺旋流道(24)的加热层(231)和安装在所述加热层(231)内侧的超声波发生器(23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制棉匀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流道(24)的前端与所述进料口(11)的连接处设有接入口(24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制棉匀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匀浆装置(2)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罐体(1)的外侧,且连接并带动所述第一连接轴(21)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制棉匀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341)为横向长形孔结构,所述第二通孔(341)的长边与所述第二连接轴(31)轴向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制棉匀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匀浆装置(3)还包括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罐体(1)的外侧,且连接并带动所述第二连接轴(31)转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精制棉匀浆装置,属于精制棉生产技术领域,包括:罐体内部设有横向腔体和纵向腔体,横向腔体的一端和纵向腔体的一端连通,且横向腔体另一端设有进料口,纵向腔体的另一端中间处设有出料口,第一匀浆装置横向转动安装在横向腔体中,第一匀浆装置连通进料口并与横向腔体间隙连接,第二匀浆装置纵向转动安装在纵向腔体中,并与纵向腔体的内壁滑动抵接,出料口与第二匀浆装置间隔分布;浆料先从进料口进入,经第一匀浆装置搅拌流入至横向腔体中,再经纵向腔体,到第二匀浆装置中,浆流通过慢速转动的第一匀浆装置中和第二匀浆装置中后,形成缓和稳流,浆流的空气和泡沫消失,有利于纤维充分分散,提高了精制棉的产品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宫正,高检法,倪红梅,孙红梅,程彩龙,何鹏飞,李建军,谢斌,李红光,杨运冲,秦芒芒,王启渊,王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阿拉尔市中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2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