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降膜浓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20629发布日期:2023-06-21 13:36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降膜浓缩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浓缩设备,具体是一种新型降膜浓缩器。


背景技术:

1、降膜式浓缩器是适用于中药、西药、葡萄糖、淀粉、味精、乳品、化工等液料的瞬时强制循环浓缩,尤其适用于热敏性物类的低温真空浓缩,可连续进行杀菌、浓缩但是现有的降膜式浓缩器在进行气液分离式不能将水分进行充分分离,造成浓缩的液体不够纯净,且加热时热量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受热不够均匀,传热度不够高,造成浓缩时间较长。

2、在授权公告号为cn217246794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降膜式浓缩器,包括分离罐,分离罐的底部设置有浓缩液出口,分离罐的顶部依次竖直安装有加热罐和冷凝器,加热罐的顶部设置有加料口,加热罐的下端一侧外壁设置有冷凝水排出管,加热罐的外壁位于冷凝水排出管的上部设置有蒸汽进入管,加热罐的上端一侧外壁连接有蒸汽管,蒸汽管的底端与分离罐的顶部连接,冷凝器的顶端设置有蒸汽排出口,所述冷凝器的下部一侧外壁设置有加水管。

3、上述降膜浓缩器在工作时直接将液体物料与蒸汽混合进行热交换,由于蒸汽的特性使其会快速上升与液体物料脱离,从而导致两者的热交换时间有限,使得热交换进行的不够彻底,从而影响浓缩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降膜浓缩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降膜浓缩器在工作时直接将液体物料与蒸汽混合进行热交换,由于蒸汽的特性使其会快速上升与液体物料脱离,从而导致两者的热交换时间有限,使得热交换进行的不够彻底,从而影响浓缩的效果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新型降膜浓缩器,包括:浓缩箱,所述浓缩箱的内顶部安装有第一布液器,所述第一布液器的下方安装有第二布液器,所述第一布液器和第二布液器之间安装有集液器,所述集液器的底部与第二布液器之间连通有连通管,所述第一布液器与集液器之间以及浓缩箱的内底部均安装有布气器。

3、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布气器包括环形布气管以及多个布气直管,多个所述布气直管平行设置在环形布气管内环中,且其两端均与环形布气管的内部相连通。

4、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环形布气管和布气直管的底部均开设有多个出气孔,所述布气直管上多个出气孔沿其轴线方向均布,所述环形布气管上的多个出气孔沿其圆周方向均布。

5、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浓缩箱的一侧安装有冷凝箱,所述冷凝箱与浓缩箱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部,所述布气器的靠近冷凝箱的一侧均安装有进气管,所述第一布液器与集液器之间的布气器上的进气管与冷凝箱内顶部相连通。

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集液器与第二布液器之间安装有集气器,所述集气器的顶部与冷凝箱内部之间连通有通气管。

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浓缩箱的底部边缘处固定安装有至少三个沿其圆柱方向均布的支撑腿,所述浓缩箱的底部安装有排液管。

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浓缩箱的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底部伸入浓缩箱并与第一布液器相连通,所述浓缩箱的顶部一侧开设有排气口。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液体降膜浓缩时,将液体通过进液管通入第一布液器中,同时将高温气体通入两个布气器,此时液体通过均布器和成膜器,并在重力和真空诱导及气流作用下,成均匀膜状自上而下流动,同时布气器将高温气体均匀喷出,高温气体在自身的特性下上升并与膜状液体接触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膜状液体在集液器和连通管的作用下进入第二布液器,并通过均布器和成膜器,并在重力和真空诱导及气流作用下,成均匀膜状自上而下流动,同时与布气器喷出高温气体进行第二次热交换,从而装置能够延长液体与蒸汽的热交换时间,使得两组之间的热交换更加均匀,进行的更彻底,使得液体中含有的水分蒸发的更加彻底,提高了装置的浓缩效果。

11、2、浓缩箱底部的布气器喷出的高温气体与液体物料热交换后被集气器收集并排入冷凝箱内部进行冷凝,使得高温气体中的水蒸气被冷凝呈液体,使其与高温气体分离,冷凝干燥后的高温气体被通入浓缩箱中部的布气器中再次与液体进行热交换,从而能够充分对高温气体的热量进行利用,减小了热量损失。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降膜浓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浓缩箱(10),所述浓缩箱(10)的内顶部安装有第一布液器(20),所述第一布液器(20)的下方安装有第二布液器(24),所述第一布液器(20)和第二布液器(24)之间安装有集液器(22),所述集液器(22)的底部与第二布液器(24)之间连通有连通管(25),所述第一布液器(20)与集液器(22)之间以及浓缩箱(10)的内底部均安装有布气器(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降膜浓缩器,其特征是,所述布气器(23)包括环形布气管(231)以及多个布气直管(232),多个所述布气直管(232)平行设置在环形布气管(231)内环中,且其两端均与环形布气管(231)的内部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降膜浓缩器,其特征是,所述环形布气管(231)和布气直管(232)的底部均开设有多个出气孔(233),所述布气直管(232)上多个出气孔(233)沿其轴线方向均布,所述环形布气管(231)上的多个出气孔(233)沿其圆周方向均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降膜浓缩器,其特征是,所述浓缩箱(10)的一侧安装有冷凝箱(11),所述冷凝箱(11)与浓缩箱(10)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部(12),所述布气器(23)的靠近冷凝箱(11)的一侧均安装有进气管,所述第一布液器(20)与集液器(22)之间的布气器(23)上的进气管与冷凝箱(11)内顶部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降膜浓缩器,其特征是,所述集液器(22)与第二布液器(24)之间安装有集气器(26),所述集气器(26)的顶部与冷凝箱(11)内部之间连通有通气管。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新型降膜浓缩器,其特征是,所述浓缩箱(10)的底部边缘处固定安装有至少三个沿其圆柱方向均布的支撑腿(13),所述浓缩箱(10)的底部安装有排液管(14)。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新型降膜浓缩器,其特征是,所述浓缩箱(10)的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进液管(21),所述进液管(21)的底部伸入浓缩箱(10)并与第一布液器(20)相连通,所述浓缩箱(10)的顶部一侧开设有排气口。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降膜浓缩器,涉及浓缩设备技术领域,该新型降膜浓缩器,包括:浓缩箱,所述浓缩箱的内顶部安装有第一布液器,所述第一布液器的下方安装有第二布液器,所述第一布液器和第二布液器之间安装有集液器,所述集液器的底部与第二布液器之间连通有连通管,所述第一布液器与集液器之间以及浓缩箱的内底部均安装有布气器。装置能够延长液体与蒸汽的热交换时间,使得两组之间的热交换更加均匀,进行的更彻底,使得液体中含有的水分蒸发的更加彻底,提高了装置的浓缩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平,王蓉,钟利忠,刘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宝鸡金卡特制造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