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集中沉降的沉淀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46724发布日期:2023-05-13 17:40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泥集中沉降的沉淀池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污泥集中沉降的沉淀池。


背景技术:

1、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们对污水的治理效果越来越注重,近年来,污水治理的效果非常显著,城市街道的各河涌河道,水质得到了明显的净化。

2、目前的污水中,往往会存在大量的污泥和有机颗粒物,污泥和有机颗粒物在长时间的浸泡后,除了会产生异味外,还会滋生细菌和蚊虫,因此,目前在治理污水时,一般会将污水输入到沉淀池中,对污水中的污泥和有机颗粒物进行沉淀过滤,使污水中的污泥和水体进行分离,以实现污水治理的目的。

3、而目前的沉淀池,均会在沉淀池的底部设置用于收集沉淀物的泥斗,但是,由于沉淀池的体积一般都是比较大型的,其斜壁的倾斜角度和设置高度是有坡度的要求限制的,因此,两个斜壁之间的泥斗底部,往往会有一段水平的区域,但是,在对污水进行过滤时,当污水中所携带的污泥等杂质数量较少时,在污泥沉降后,污泥会散落在泥斗中的各个位置,此时,由于泥斗的体积较大,污泥没有集中沉降,并不好在后期对污泥进行抽取处理。

4、因此,提出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污泥集中沉降的沉淀池实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污泥集中沉降的沉淀池。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污泥集中沉降的沉淀池,包括进水管和沉淀池本体,还包括污泥集中沉降装置;

3、所述进水管设置在沉淀池本体上,所述沉淀池本体的底部设有斜壁,所述斜壁由沉淀池本体的边缘向中部倾斜形成泥斗;

4、所述污泥集中沉降装置可移动的设置在泥斗中,对污泥的沉降位置进行集中调节和控制,由于在沉淀池本体的底部设有斜壁,使沉淀池本体的底部形成了泥斗的结构,因此便于对沉淀物质进行集中收集,相对于现有技术,通过将污泥集中沉降装置设置在泥斗中,污泥集中沉降装置可以将较大的泥斗底部分隔成两个以上的区域,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污泥沉降得更加集中,也便于后续在抽取污泥时,抽泥泵能更好的对污泥进行抽取。

5、进一步的,所述污泥集中沉降装置为污泥集中沉降压块;

6、所述污泥集中沉降压块的前后两端均与泥斗的内壁相抵靠;

7、所述污泥集中沉降压块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污泥集中沉降压块将泥斗的底部分隔成第一污泥集中沉降区和第二污泥集中沉降区,由于污泥集中沉降压块的前后两端均与泥斗的内壁相抵靠,因此污泥集中沉降压块与泥斗之间不会存在较大的空隙,而由于污泥集中沉降压块的横截面呈三角形,因此,通过污泥集中沉降压块的设置,泥斗的底部被分隔成第一污泥集中沉降区和第二污泥集中沉降区,在泥斗整体外观体积不变得情况下,泥斗底部可储存污泥的空间变小,使得污泥的沉降更加集中,也为后续的污泥抽取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8、更进一步的,所述污泥集中沉降压块的顶部设有安装连接轴;

9、所述泥斗的内壁上设有安装定位座,所述安装定位座与泥斗之间设有加强连接条,所述安装定位座上设有调节限位条;

10、所述调节限位条上设有限位孔,所述安装连接轴穿过污泥集中沉降压块后安装在调节限位条的限位孔上,通过安装定位座和加强连接条的设置,可以确保调节限位条被牢固的安装在泥斗上,在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在泥斗的底部设置一个或多个的污泥集中沉降压块,使泥斗底部被分隔成多个小型的泥斗,便于污泥的集中沉降,而由于污泥集中沉降压块是通过安装连接轴安装在调节限位条的限位孔上,因此,通过将安装连接轴置放在调节限位条不同的限位孔上,就可以对污泥集中沉降压块的置放位置进行调节和控制,简单方便。

11、进一步的,还包括定位螺钉和安装盖板;

12、所述调节限位条上设有定位螺钉定位孔,所述安装盖板上设有安装通孔,所述定位螺钉穿过安装盖板的安装通孔后固定在调节限位条的定位螺钉定位孔上,通过安装盖板的设置,可以对安装在限位孔上的安装连接轴进行压紧和定位,避免安装连接轴滑出限位孔的情况出现。

13、更进一步的,所述污泥集中沉降压块由高分子耐磨材料制成,在本实用新型中,污泥集中沉降压块是由热塑树脂制成的尼龙板,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根据使用的需要,对污泥集中沉降压块的材料进行选择,其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4、进一步的,所述污泥集中沉降压块的斜边与泥斗的水平线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20-150度,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将不同倾斜角度的污泥集中沉降压块设置在泥斗的底部,其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5、更进一步的,所述斜壁与泥斗的水平线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20-150度,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对斜壁的倾斜角度进行选择,使得泥斗的坡度更加适合对沉淀物质进行收集。

16、进一步的,还包括二次过滤池,所述二次过滤池设置在远离进水管一侧的沉淀池本体上,所述二次过滤池与沉淀池本体相连通,通过二次过滤池的设置,能对沉淀池本体过滤出的水体进行再次过滤,使得水体更加洁净。

17、更进一步的,所述二次过滤池上设有出水管,通过在二次过滤池上设置的出水管,可以对经过处理后的水体进行输出,简单方便。

18、进一步的,所述二次过滤池内设有活性炭过滤棉或活性炭过滤滤芯,通过活性炭过滤棉或活性炭过滤滤芯的设置,可以对二次过滤池内的水体进行净化过滤,使得二次过滤池输出的水质更加干净。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20、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污泥集中沉降的沉淀池,由于在沉淀池本体的底部设有斜壁,使沉淀池本体的底部形成了泥斗的结构,因此便于对沉淀物质进行集中收集,相对于现有技术,通过将污泥集中沉降装置设置在泥斗中,污泥集中沉降装置可以将较大的泥斗底部分隔成两个以上的区域,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污泥沉降得更加集中,也便于后续在抽取污泥时,抽泥泵能更好的对污泥进行抽取。



技术特征:

1.一种污泥集中沉降的沉淀池,包括进水管和沉淀池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污泥集中沉降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集中沉降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集中沉降装置为污泥集中沉降压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集中沉降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集中沉降压块的顶部设有安装连接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泥集中沉降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螺钉和安装盖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集中沉降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集中沉降压块由高分子耐磨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集中沉降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集中沉降压块的斜边与泥斗的水平线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20-150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集中沉降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壁与泥斗的水平线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20-150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集中沉降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次过滤池,所述二次过滤池设置在远离进水管一侧的沉淀池本体上,所述二次过滤池与沉淀池本体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污泥集中沉降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过滤池上设有出水管。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污泥集中沉降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过滤池内设有活性炭过滤棉或活性炭过滤滤芯。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污泥集中沉降的沉淀池,包括进水管和沉淀池本体,还包括污泥集中沉降装置;所述进水管设置在沉淀池本体上,所述沉淀池本体的底部设有斜壁,所述斜壁由沉淀池本体的边缘向中部倾斜形成泥斗;所述污泥集中沉降装置可移动的设置在泥斗中,对污泥的沉降位置进行集中调节和控制,本技术公开的污泥集中沉降的沉淀池,由于在沉淀池本体的底部设有斜壁,使沉淀池本体的底部形成了泥斗,因此便于对沉淀物质进行集中收集,通过将污泥集中沉降装置设置在泥斗中,污泥集中沉降装置可以将较大的泥斗底部分隔成两个以上的区域,使得污泥沉降得更加集中,也便于后续在抽取污泥时能更好的对污泥进行抽取。

技术研发人员:彭治军,李睿,梁虎,何灼荣,晋强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南风环境设施管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