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温的涡旋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96780发布日期:2023-07-18 17:40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控温的涡旋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实验检测辅助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可控温的涡旋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1、在实验室检测辅助装置中,涡旋混合装置较为常用。旋涡混合器具有结构简单可靠,仪器体积小,耗电省,噪音低等特点,适用于液体、液固、固固(粉末)混合,能将所需混合的任何液体、粉末以高速漩涡形式快速混合,混合速度快、均匀、彻底。

2、但是,现有技术的涡旋混合装置,为避免处理过程中离心管不发生位移,与离心管配合卡接的位置较紧,取放不便;同时,在某些混合过程中,会放热产生热量,导致局部热聚集,对混合样品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控温的涡旋混合装置。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可控温的涡旋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安装连接座;所述安装连接座上对称设有安装槽;

4、还包括控温组件,所述控温组件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内表面对称设有配合槽,所述套筒上方设有散热组件;

5、所述配合槽与安装槽对应设置;

6、所述配合槽表面设有第一热交换层,所述第一热交换层后方连接有半导体制冷模块,所述套筒设有夹层,所述夹层内对称设有导热柱,所述导热柱与散热组件配合设置;

7、所述套筒与底座配合连接。

8、本实用新型的控温组件,半导体制冷模块通过第一热交换层对离心管管壁进行均匀降温,通过导热柱与散热组件配合加速套筒内加工区域热量的散发,具有很好的控温降温效果。

9、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配合槽与安装槽对应设置,可以实现离心管在涡旋过程不会发生偏移,影响处理效果;通过控温组件的设置,可实现对离心管的均匀降温,避免在涡旋混合过程中样品产生热量导致局部热聚集,影响实验结果。

10、进一步的,所述套筒底部设有密封圈。通过设置的密封圈,可以保证套筒内的温度不会受到外界影响上升,还可以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提高控温组件的使用寿命。

11、进一步的,所述套筒底部与底座配合连接,所述套筒设置在安装连接座外侧,所述配合槽与安装槽对应配合。将待处理样品放入离心管,使得离心管的管壁分别与配合槽与安装槽对应配合,离心管的底部与振动板接触,可实现待处理样品涡旋混合的同时,对其进行降温控温处理。

12、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腔,所述散热腔上方设有排气模块。

13、优选的,所述排气模块为散热风扇。

14、进一步的,所述散热腔与夹层连通,所述导热柱延伸到散热腔内。

15、本实用新型中,先将通过导热柱,将夹层内的热量汇集到散热腔,再通过排气模块排出,实现降温。

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热交换层为石墨烯层,可以明显提高热传导效率。

17、进一步的,所述导热柱为金属导热柱。优选的,所述导热柱为金属铜导热柱,可以明显提高热传导效率。

18、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设有振动板,所述振动板下方设有震动组件。用于震动涡旋混合样品。

19、进一步的,所述振动板表面设有橡胶层,所述橡胶层表面设有阻尼层。通过此设置,可以使得离心管的底部与震动板表面相对固定,在不影响混合效果的同时,不会发生明显位移。

20、进一步的,所述配合槽之间的区域设有第二热交换层,所述导热柱与第二热交换层贴合。所述第二热交换层为石墨烯层。通过此设置,可以通过套筒将套筒内产生的热量快速传递到外部,实现快速降温。

21、进一步的,还包括中控模块、触控显示屏,所述中控模块分别与震动组件、触控显示屏连接。

22、特别的,本申请中涉及软件、电路程序的技术特征,其功能的实现属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质是对硬件部分的组成以及连接关系进行的改进,并不涉及软件程序或电路结构本身的改进。

23、本实用新型通过配合槽与安装槽对应设置,可以实现离心管在涡旋过程不会发生偏移,取放方便,能保证处理效果;通过控温组件的设置,可实现对离心管的均匀降温,避免在涡旋混合过程中样品产生热量导致局部热聚集而影响实验结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控温的涡旋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安装连接座;所述安装连接座上对称设有安装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温的涡旋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底部设有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控温的涡旋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底部与底座配合连接,所述套筒设置在安装连接座外侧,所述配合槽与安装槽对应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温的涡旋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腔,所述散热腔上方设有排气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控温的涡旋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腔与夹层连通,所述导热柱延伸到散热腔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温的涡旋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交换层为石墨烯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温的涡旋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柱为金属导热柱。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温的涡旋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振动板,所述振动板下方设有震动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控温的涡旋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板表面设有橡胶层,所述橡胶层表面设有阻尼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温的涡旋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槽之间的区域设有第二热交换层,所述导热柱与第二热交换层贴合;所述第二热交换层为石墨烯层。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控温的涡旋混合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安装连接座;所述安装连接座上对称设有安装槽;还包括控温组件,所述控温组件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内表面对称设有配合槽,所述套筒上方设有散热组件;所述配合槽与安装槽对应设置;所述配合槽表面设有第一热交换层,所述第一热交换层后方连接有半导体制冷模块,所述套筒设有夹层,所述夹层内对称设有导热柱,所述导热柱与散热组件配合设置。本技术通过配合槽与安装槽对应设置,可以实现离心管在涡旋过程不会发生偏移,影响处理效果;通过控温组件的设置,可实现对离心管的均匀降温,避免在涡旋混合过程中样品产生热量导致局部热聚集而影响实验结果。

技术研发人员:方武龙,朱小梅,杨萍英,龙昭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中检达元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