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肥乳化螯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11160发布日期:2023-08-14 03:30阅读:28来源:国知局
水溶肥乳化螯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水溶肥加工处理,尤其涉及水溶肥乳化螯合装置。


背景技术:

1、水溶肥料是指能够完全溶解于水的含氮、磷、钾、钙、镁、微量元素、氨基酸、腐植酸、海藻酸等复合型肥料。从形态分有固体水溶肥和液体水溶肥两种。从养分含量分有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中量元素水溶肥料、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含腐植酸水溶肥料、有机水溶肥料等。

2、授权公告号cn207153565u公开的一种水溶肥乳化螯合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乳化泵和反应釜;乳化泵设有取料口、连接入口和连接 出口;反应釜包括罐体以及深入到罐体内部的搅拌叶片;罐体上部设有进料口下部设有出料口,罐身靠下部位设有加热管;连接入口与连接出口分别与出料口和进料口连接。借此,本实用新型通过相互连接的乳化泵和反应釜使原料和中间溶液在二者中分别乳化和搅拌,并循环往复。反应釜内设置双层搅拌叶片,并在罐内设置扰流筋避免搅拌死角,使溶液内各成分充分融合并快速搅拌提高了产品品质及生产效率。同时罐内设有电加热管保证罐内温度。乳化与搅拌分开进行,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生产效率高

3、当该设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其仅通过双层搅拌叶片旋转对水溶肥和溶液进行搅拌乳化,并且其搅拌杆位置固定,这就导致其搅拌范围有限,虽然其设置双层搅拌叶片,但仍存在搅拌死角,使水溶肥和溶液从而导致乳化效率大幅降低,因此我们提出水溶肥乳化螯合装置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而提出的水溶肥乳化螯合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水溶肥乳化螯合装置,包括:

4、箱体、搅拌罐、震动机构和搅拌机构,所述震动机构位于箱体内部,所述搅拌机构位于搅拌罐内部,所述震动机构用于带动搅拌罐进行震动,所述搅拌机构用于对水溶肥和螯合剂进行搅拌。

5、优选的,所述震动机构包括两根限位杆,两根限位杆外侧均滑动连接有安装块,所述搅拌罐固定安装在两个安装块之间。

6、优选的,所述箱体右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两根弹簧,两根弹簧左端均与搅拌罐外侧固定连接,两根弹簧分别笼罩在一根限位杆外侧,所述箱体左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板一,所述固定板一右侧与搅拌罐外侧活动抵接,所述固定板一右侧弧度与搅拌罐直径相吻合。

7、优选的,所述箱体前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贯穿箱体前后两侧内壁,并延伸至其后侧,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外侧固定安装有两根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搅拌罐配合使用。

8、优选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安装在搅拌罐底部,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贯穿搅拌罐底部内壁,并延伸至其内部,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外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二,所述固定板二底部转动安装有与其贯穿设置的转动轴。

9、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外侧固定套设有主动齿轮,两根转动轴外侧固定套设有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两个从动齿轮相啮合。

10、优选的,所述搅拌罐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齿环,两个从动齿轮均与齿环相啮合,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外侧和两根转动轴外侧均固定安装有多根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之间间隔均匀。

11、优选的,所述箱体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料管,所述搅拌罐前侧固定安装有出料软管,所述出料软管前侧设置有出料阀,所述箱体前侧铰接有两扇箱门,所述箱门前侧固定安装有拉手。

1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水溶肥乳化螯合装置,通过第一电机输出轴转动能够带动两个固定杆进行转动,两根固定杆转动能够挤压搅拌罐,使得搅拌杆在限位杆的限位下向右运动,同时挤压两根弹簧,当固定杆与搅拌罐相脱离时,两根弹簧释放其弹性势能,带动搅拌罐回弹,与固定板相碰撞,产生震动,使得水溶肥和螯合剂在搅拌罐内进行翻腾,从而能够极大程度的提高乳化效果;

1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水溶肥乳化螯合装置,通过第二电机输出轴转动能够带动主动齿轮与两个从动齿轮相啮合,从而能够带动两根转动轴进行转动,进而能够带动多根搅拌杆高速旋转,对水溶肥和螯合剂进行快速搅拌,使其混合乳化,同时两根转动轴转动还会带动两个从动齿轮与齿环发生啮合,从而能够带动两个从动齿轮绕主动齿轮公转,进而能够带动多根搅拌杆在对水溶肥和螯合剂进行自转搅拌的同时,进行公转搅拌,从而能够实现无死角搅拌的效果,进而能够极大程度的提高乳化效率;

14、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搅拌罐震动,使得水溶肥和螯合剂在搅拌罐内进行翻腾,从而能够极大程度的提高乳化效果,多根搅拌杆在对水溶肥和螯合剂进行自转搅拌的同时,进行公转搅拌,从而能够实现无死角搅拌的效果,进而能够更进一步提高乳化效率。



技术特征:

1.水溶肥乳化螯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溶肥乳化螯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右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两根弹簧(303),两根弹簧(303)左端均与搅拌罐(2)外侧固定连接,两根弹簧(303)分别笼罩在一根限位杆(301)外侧,所述箱体(1)左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板一(304),所述固定板一(304)右侧与搅拌罐(2)外侧活动抵接,所述固定板一(304)右侧弧度与搅拌罐直径相吻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溶肥乳化螯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前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305),所述第一电机(305)输出轴贯穿箱体(1)前后两侧内壁,并延伸至其后侧,所述第一电机(305)输出轴外侧固定安装有两根固定杆(306),所述固定杆(306)与搅拌罐(2)配合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溶肥乳化螯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第二电机(401),所述第二电机(401)固定安装在搅拌罐(2)底部,所述第二电机(401)输出轴贯穿搅拌罐(2)底部内壁,并延伸至其内部,所述第二电机(401)输出轴外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二(402),所述固定板二(402)底部转动安装有与其贯穿设置的转动轴(4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溶肥乳化螯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401)输出轴外侧固定套设有主动齿轮(404),两根转动轴(403)外侧固定套设有从动齿轮(405),所述主动齿轮(404)与两个从动齿轮(405)相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溶肥乳化螯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罐(2)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齿环(406),两个从动齿轮(405)均与齿环(406)相啮合,所述第二电机(401)输出轴外侧和两根转动轴(403)外侧均固定安装有多根搅拌杆(407),所述搅拌杆(407)之间间隔均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溶肥乳化螯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料管(5),所述搅拌罐(2)前侧固定安装有出料软管(6) ,所述出料软管(6)前侧设置有出料阀(7),所述箱体(1)前侧铰接有两扇箱门(8),所述箱门(8)前侧固定安装有拉手(9)。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水溶肥加工处理技术领域,尤其为水溶肥乳化螯合装置,包括箱体、搅拌罐、震动机构和搅拌机构,所述震动机构位于箱体内部,所述搅拌机构位于搅拌罐内部,所述震动机构用于带动搅拌罐进行震动,所述搅拌机构用于对水溶肥和螯合剂进行搅拌,所述震动机构包括两根限位杆,两根限位杆外侧均滑动连接有安装块,所述搅拌罐固定安装在两个安装块之间。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搅拌罐震动,使得水溶肥和螯合剂在搅拌罐内进行翻腾,从而能够极大程度的提高乳化效果,多根搅拌杆在对水溶肥和螯合剂进行自转搅拌的同时,进行公转搅拌,从而能够实现无死角搅拌的效果,进而能够更进一步提高乳化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陈伟,段仕学,李云伟,毛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吉成园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