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脂质体合成的对冲流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20911发布日期:2023-06-01 01:30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脂质体合成的对冲流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微流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脂质体合成的对冲流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mrna疫苗主流的递送方式均为lnp递送,而lnp的主要生产设备为微流控芯片,但目前的生产方式存在着生产成本高、产量低等缺陷,在微流控制领域,对冲流是通过两股或多股流体相向流动和对冲,产生一个湍流的区域,进而强化流体混合过程中的传热、传质现象。采用对冲流概念在物料的干燥和混合等化工生产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在多组分反应或组装系统中,不同组分的有效混合对于控制制成品的特性和均匀性至关重要。通过流动湍流进行混合是非常有效的,因为湍流在大大减小的长度尺度上快速产生流动结构,其中由不同流动引入的不同成分之间的混合可以在几十毫秒的时间尺度内发生。对于脂质体合成系统,匹配于反应速率的混合速率很重要,因为如果混合速度慢,反应会在时间和空间上以不均匀的方式发生,从而产生异质产物。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持续、稳定的合成脂质体的混合装置,是一个非常亟待解决的问题。

3、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根据多年从事本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生产设计经验,经过反复试验设计出一种用于脂质体合成的对冲流混合装置,以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脂质体合成的对冲流混合装置,能够使核酸药物成份与脂质体组分可以在该装置中充分的混合均匀,并且用于标准化稳定生产出均匀的纳米颗粒。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脂质体合成的对冲流混合装置,其中,所述对冲流混合装置具有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内开设有反应混合腔、第一流体通道和第二流体通道,所述反应混合腔的顶端封闭,所述反应混合腔包括由上至下顺序设置的混合段、对撞段和流出段,所述反应混合腔具有第一流体入口、第二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所述第一流体入口和所述第二流体入口位于所述对撞段且相向设置,所述第一流体通道通过所述第一流体入口与所述反应混合腔相连通,所述第二流体通道通过所述第二流体入口与所述反应混合腔相连通,所述流体出口位于所述反应混合腔的底端。

3、如上所述的用于脂质体合成的对冲流混合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流体入口的轴线和所述第二流体入口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4、如上所述的用于脂质体合成的对冲流混合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包括第一细径段和第一粗径段,所述第一细径段与所述第一流体入口相连接且所述第一细径段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粗径段的内径。

5、如上所述的用于脂质体合成的对冲流混合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流体通道还包括用于与输液导管连接的第一导管连接段,所述第一导管连接段与所述第一粗径段相连接,且所述第一导管连接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粗径段的内径。

6、如上所述的用于脂质体合成的对冲流混合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流体通道包括第二细径段和第二粗径段,所述第二细径段与所述第二流体入口相连接且所述第二细径段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粗径段的内径。

7、如上所述的用于脂质体合成的对冲流混合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流体通道还包括用于与输液导管连接的第二导管连接段,所述第二导管连接段与所述第二粗径段相连接,且所述第二导管连接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粗径段的内径。

8、如上所述的用于脂质体合成的对冲流混合装置,其中,所述装置本体内还开设有第三导管连接段,所述第三导管连接段与所述反应混合腔的所述流体出口相连通并将所述反应混合腔内的混合后的流体导出。

9、如上所述的用于脂质体合成的对冲流混合装置,其中,所述反应混合腔呈圆柱状,所述第一流体入口和所述第二流体入口分别开设在所述反应混合腔的侧壁上,所述第三导管连接段沿所述反应混合腔的轴线设置。

10、如上所述的用于脂质体合成的对冲流混合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和所述第二流体通道同轴设置。

11、如上所述的用于脂质体合成的对冲流混合装置,其中,所述装置本体为一金属块,所述反应混合腔、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和所述第二流体通道开设于所述金属块内。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优点:

1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脂质体合成的对冲流混合装置,脂质体混合液和药物溶液分别从第一流体通道和第二流体通道进入反应混合腔,由于第一流体入口和第二流体入口相向设置,进入反应混合腔的两种流体发生对冲,形成对冲流湍动区,提高两种流体的混合及反应效率,性能更稳定,适用于高质量和高效率生产。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脂质体合成的对冲流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冲流混合装置具有一用于对冲流混合的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内开设有反应混合腔、第一流体通道和第二流体通道,所述反应混合腔的顶端封闭,所述反应混合腔包括由上至下顺序设置的混合段、对撞段和流出段,所述反应混合腔具有第一流体入口、第二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所述第一流体入口和第二流体入口位于所述对撞段且相向设置,所述第一流体通道通过所述第一流体入口与所述反应混合腔相连通,所述第二流体通道通过所述第二流体入口与所述反应混合腔相连通,所述流体出口位于所述反应混合腔的底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脂质体合成的对冲流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体入口的轴线和所述第二流体入口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脂质体合成的对冲流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包括第一细径段和第一粗径段,所述第一细径段与所述第一流体入口相连接且所述第一细径段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粗径段的内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脂质体合成的对冲流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体通道还包括用于与输液导管连接的第一导管连接段,所述第一导管连接段与所述第一粗径段相连接,且所述第一导管连接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粗径段的内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脂质体合成的对冲流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体通道包括第二细径段和第二粗径段,所述第二细径段与所述第二流体入口相连接且所述第二细径段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粗径段的内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脂质体合成的对冲流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体通道还包括用于与输液导管连接的第二导管连接段,所述第二导管连接段与所述第二粗径段相连接,且所述第二导管连接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粗径段的内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脂质体合成的对冲流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内还开设有第三导管连接段,所述第三导管连接段与所述反应混合腔的所述流体出口相连通并将所述反应混合腔内的混合后的流体导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脂质体合成的对冲流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混合腔呈圆柱状,所述第一流体入口和所述第二流体入口分别开设在所述反应混合腔的侧壁上,所述第三导管连接段沿所述反应混合腔的轴线设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脂质体合成的对冲流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和所述第二流体通道同轴设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脂质体合成的对冲流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为一金属块,所述反应混合腔、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和所述第二流体通道开设于所述金属块内。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脂质体合成的对冲流混合装置,涉及微流控制领域,该对冲流混合装置具有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内开设有反应混合腔、第一流体通道和第二流体通道,反应混合腔的顶端封闭,反应混合腔包括由上至下顺序设置的混合段、对撞段和流出段,反应混合腔具有第一流体入口、第二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第一流体入口和第二流体入口位于所述对撞段且相向设置,第一流体通道通过第一流体入口与反应混合腔相连通,第二流体通道通过第二流体入口与反应混合腔相连通,流体出口位于反应混合腔的底端。该用于脂质体合成的对冲流混合装置,能够使核酸药物成份与脂质体组分可以在该装置中充分的混合均匀,并且用于标准化稳定生产出均匀的纳米颗粒。

技术研发人员:胡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瑞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