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传递装置、具有振动传递装置的警告通知装置、音频装置以及按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26260发布日期:2024-02-22 21:38阅读:16来源:国知局
振动传递装置、具有振动传递装置的警告通知装置、音频装置以及按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向使用者传递振动的振动传递装置、具有振动传递装置的警告通知装置、音频装置以及按摩装置。


背景技术:

1、已知有通过设置于座椅的振动传递装置向就座于座椅的使用者传递振动的装置(参照专利文献1)。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在车载用的座椅设置振动传递装置,在向就座于座椅的驾驶员传递警告等信息的情况下,通过振动传递装置传递振动。在专利文献1的振动传递装置中,使用在旋转轴装配有偏心配重的马达(以下,称为振动马达)来产生振动。

2、现有技术文献

3、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57829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2、振动马达通过使偏心配重旋转而使振动马达主体振动,在原理上,若不使偏心配重变重或不使旋转速度变快,则难以得到足以对使用者的触觉、肌肉等赋予刺激的较强的振动。另外,为了使阻碍偏心配重的旋转的物体(例如垃圾等)不侵入,振动马达大多收容于壳体的内部,因此,也难以直接传递在振动马达主体产生的振动。因此,基于振动马达的振动针对使用者的刺激弱,根据情况的不同,有时使用者未注意到振动。另外,振动马达为了得到最大振动量,需要足够的转速,达到其旋转速度为止需要花费时间,因此,响应性差,难以立即向使用者传递振动。这样,使用了振动马达的振动传递装置难以得到较强的振动,响应性也差,因此,期望能够立即赋予较强的振动的振动传递装置。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立即赋予较强的振动的振动传递装置以及具有振动传递装置的装置。

4、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5、本发明的振动传递装置具有:

6、振动致动器,其将对固定体能够弹性振动地支承的可动体向该可动体的振动方向的一方向驱动并进行振动;

7、收容部,其在内部收容所述振动致动器,

8、所述收容部具有使所述可动体的至少一部分露出的开口部,以便使所述可动体与赋予振动的对象接触。

9、本发明的警告通知装置具有上述的振动传递装置,通过所述振动传递装置向对象者赋予振动,向所述对象者通知警告。

10、本发明的音频装置具有上述的振动传递装置,通过所述振动传递装置向对象者赋予基于声源的振动。

11、本发明的按摩装置具有上述的振动传递装置,通过所述振动传递装置向对象者赋予振动来进行所述对象者的按摩。

12、发明效果

13、根据本发明,能够立即赋予较强的振动。



技术特征:

1.一种振动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振动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振动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振动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振动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振动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振动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10.一种警告通知装置,其特征在于,

11.一种音频装置,其特征在于,

12.一种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振动传递装置具有:振动致动器,其将相对于固定体能够弹性振动地支承的可动体向该可动体的振动方向的一方向驱动并进行振动;收容部,其在内部收容振动致动器。收容部具有使可动体的至少一部分露出的开口部,以便使可动体与赋予振动的对象接触,振动传递装置具有通过开口部从可动体向收容部的外部突出的突出部。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勇树,石谷智也,平林信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美蓓亚三美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