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门喷涂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62182发布日期:2023-06-04 17:49阅读:8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装置喷涂,涉及一种喷涂工艺,具体为一种阀门喷涂工艺。


背景技术:

1、喷涂一般采用机械手喷涂或者手工喷涂,而在阀门喷涂的工艺中,由于阀门待喷涂的面较多,并且需要对阀门的内腔及外表面均进行喷涂,喷涂面往往不规则,既包括加工面也包括毛坯面,而阀门上不同的面需要喷涂的涂层厚度也不同,若使用机械手喷涂,则对机械手的程序及夹具要求过高,难以在一次喷涂中满足对于阀门涂层的各种要求,因此,在阀门喷涂过程中更多的是人工喷涂。

2、而现有的人工阀门喷涂的工艺,喷涂出的涂层附着率以及耐冲击强度在较高使用标准及需求的条件下只能筛选出较少的喷涂阀门的成品,同时,由于所喷涂层粉末(简称“喷粉”)的聚合度在漏电测试过程中检测出的不合格的产品占比偏高,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阀门喷涂工艺,使其喷涂出的阀门的涂层附着率、聚合度及耐冲击强度均能够满足较高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阀门喷涂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阀门喷涂工艺喷涂出的涂层附着率、聚合度以及耐冲击强度低,不能满足使用需求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阀门喷涂工艺,具体包括下列步骤,

4、步骤(1),对阀门的外表面及内腔喷砂;

5、步骤(2),采用抛丸机对喷砂完成的阀门进行抛丸,所述对阀门抛丸的时长小于25分钟;

6、步骤(3),利用修补剂修补抛丸处理后的阀门表面的缺陷,在抛丸完成后6小时内、修补阀门表面缺陷后,对阀门喷粉,喷粉完成后,静置、干燥阀门≥12小时,干燥完成后,将阀门表面打磨平整;

7、步骤(4),采用加热炉对步骤(3)中的阀门预热,将阀门送至加热炉内后,设定加热炉的加热温度在阀门表面所喷粉末的熔融温度以上;

8、步骤(5),采用浸粉涂装线对阀门浸粉,浸粉温度范围为150℃至200℃,浸粉时间为30s至100s;

9、步骤(6),采用固化炉对浸粉后的阀门固化,其中固化的温度范围为150℃至240℃,固化时间≥5min;

10、步骤(7),清理固化后的阀门,并对其进行质检。

11、所述步骤(1)中自喷砂开始,工人全程佩戴手套,以免污染铸件,所述喷砂处理的时长≤30s。

12、所述步骤(2)中抛丸的时长小于15分钟,所述抛丸机中的弹丸采用直径≤2mm的钢丸。

13、所述步骤(3)中在抛丸完成后4小时内,对阀门喷粉;所述阀门干燥时间≥24小时。

14、所述步骤(4)中加热炉的烘道温度范围为190℃至230℃。

15、所述步骤(5)中浸粉的温度范围为180℃至190℃,浸粉时间为50s至70s,所述浸粉涂装线中使用的塑粉为akzo nobel hjf14r fda认证的塑粉。

16、所述步骤(6)中所述固化炉中固化的温度范围为160℃至180℃,固化时间≥10min。

17、所述步骤(7)中的清理阀门包括清理阀门上螺纹口周边的粉体及阀门表面的毛刺,清理后,采用气枪吹除阀体上清理下的粉末及毛刺。

18、所述步骤(7)中的质检包括检验阀体颜色是否与色板有偏差,检验阀体的外观是否有缺陷,检测阀门各表面的涂层的厚度、耐冲击强度、聚合度以及附着率,检测喷涂后的阀门是否漏电。

19、所述涂层的厚度采用测厚仪检测;

20、所述涂层的耐冲击强度采用冲击器检测;

21、所述涂层的聚合度及附着率的检测为抽检型破坏性实验,由人工持美工刀在阀门表面的涂层上划格检测;

22、所述阀门表面的涂层是否漏电采用电火花仪检测。

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24、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阀门喷涂工艺,采用手工喷涂,便于均匀喷涂到阀门不同的部位;同时,选用经验丰富的工人喷涂,还能自主控制喷涂过程中阀门的不同加工面及毛坯面上的涂层的厚度及喷涂面上的喷涂尺寸,成本投入极低,且操作方便,快捷;

25、另外,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预热步骤,在对阀门浸粉前先将阀门预热至190℃至230℃后再进行浸粉,并设置浸粉的温度低于阀门的预热温度,能够有效提高阀门表面的所喷的涂层粉末及塑粉的附着力及聚合度。另外,通过本申请的工艺喷涂出的阀门表面涂层能够在受到大于2.3g的冲击强度时,不出现肉眼可见的裂纹、鼓包及脱落。

26、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显著提高了阀门表面涂层的附着率、聚合度以及耐冲击强度,从而提高了产品在漏电测试过程中的通过率,利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所喷涂出的阀门,成品率高,能够满足较高的使用标准及需求,适合在较高品质的阀门生产领域推广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阀门喷涂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下列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门喷涂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自喷砂开始,工人全程佩戴手套,以免污染铸件,所述喷砂处理的时长≤30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门喷涂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抛丸的时长小于15分钟,所述抛丸机中的弹丸采用直径≤2mm的钢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门喷涂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在抛丸完成后4小时内,对阀门喷涂层粉末;所述阀门干燥时间≥24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门喷涂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加热炉的烘道温度范围为190℃至23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门喷涂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浸粉的温度范围为180℃至190℃,浸粉时间为50s至70s,所述浸粉涂装线中使用的塑粉为akzo nobelhjf14r fda认证的塑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门喷涂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所述固化炉中固化的温度范围为160℃至180℃,固化时间≥10mi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门喷涂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的清理阀门包括清理阀门上螺纹口周边的粉体及阀门表面的毛刺,清理后,采用气枪吹除阀体上清理下的粉末及毛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门喷涂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的质检包括检验阀体表面涂层的颜色是否与色板有偏差,检验阀体的外观是否有缺陷,检测阀门各表面的涂层的厚度、耐冲击强度、聚合度以及附着率,检测喷涂后的阀门是否漏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阀门喷涂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的厚度采用测厚仪检测;所述涂层的耐冲击强度采用冲击器检测;所述涂层的聚合度及附着率的检测为抽检型破坏性实验,由人工持美工刀在阀门表面的涂层上划格检测;所述阀门表面的涂层是否漏电采用电火花仪检测。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阀门喷涂工艺,具体包括下列步骤,步骤(1),对阀门的外表面及内腔喷砂;步骤(2),采用抛丸机对喷砂完成的阀门进行抛丸,所述对阀门抛丸的时长小于25分钟;步骤(3),利用专用修补剂修补抛丸处理后的阀门表面的缺陷,在抛丸完成后6小时内,对阀门喷粉,喷粉完成后,静置、干燥阀门≥12小时,干燥完成后,将阀门表面打磨平整;步骤(4),重复步骤(1)、(2)中的喷砂、抛丸处理1至4次,重复至阀门的表面没有缺陷后,进入步骤(5);步骤(5),采用加热炉对步骤(4)中的阀门加热,将阀门送至加热炉内后,设定加热炉的加热温度在阀门表面所喷粉末的熔融温度以上;步骤(6),采用浸粉涂装线对阀门浸粉。

技术研发人员:刘万敏,刘鹏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中和铸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