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滤池除臭系统及其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739716发布日期:2023-07-12 22:14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滤池除臭系统及其处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环境治理,尤其涉及一种生物滤池除臭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1、“双碳”战略倡导绿色、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加快降低碳排放步伐,有利于引导绿色技术创新,提高产业和经济的全球竞争力。污水处理行业的碳排放量约占全社会总排放量的1%,在环保产业中占比最大。污水处理过程中直排的“碳”包括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等,间接产生的碳排放量来自能耗、药耗等方面。对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废气进行处理,可以减少直排碳的排放。因生物除臭法其具有处理效果好、无二次污染、适用范围广、运行成本低、易于管理等优点,从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现有的生物除臭滤池都配套外置式循环和加湿系统,该系统必然配置循环水泵和加湿水泵,在减碳的过程中又产生了新的碳排放,而且现有的常规生物滤池增加项目占地,投资多,能耗大,在长期的运行中,泵堵塞频繁,运维困难。针对上述问题,因此急需一种碳排放量小,投资成本小、能耗地、占地小、易运维的生物除臭技术及装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滤池除臭系统及其处理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滤池除臭系统,包括壳体,其内分设有预洗段和生物除臭段,所述预洗段和生物除臭段内均设有布水管以及储液区,所述壳体外侧设有引风机,所述引风机一端与臭气收集管连接,另一端与出气管连接,所述出气管的出气端与臭气分配管连接,所述臭气分配管端部与分设于预洗段和生物除臭段内的气提组件连接,所述臭气分配管将引入的部分臭气分流导入至预洗段和生物除臭段内的气提组件,使各自储液区内的液体得到循环提升。

3、进一步地,所述臭气分配管包括与预洗段连通的分配管一、与设于预洗段内的气提组件连接的分配管二以及与设于生物除臭段内的气提组件连接的分配管三。

4、进一步地,所述气提组件包括分别与分配管二和分配管三连接的供气管,所述供气管的出气端呈倾斜向上状设置且与提升管连接,所述提升管顶端与布水管连接,底端伸入至储液区内。

5、进一步地,设于所述预洗段内布水管一侧设有与其连通的均水盘,所述均水盘顶端设有分支气管,所述分支气管的各个出气端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位于布水管的侧下方且与其平行分布,所述分支气管的进气端与吊杆连接,所述吊杆贯穿容气箱连接,且所述吊杆内开设有连通分支气管与容气箱的通道,所述容气箱通过连通管与分配管一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吊杆位于容气箱内的杆身上设有圆周等距分布的叶片,所述分配管一与容气箱的连接口倾斜设置,所述分配管一引入的臭气与叶片接触可驱使吊杆转动。

7、进一步地,还包括设于提升管下管口处的引流台,所述引流台呈中空的倒锥台结构,且所述引流台顶端设有与预洗段内壁连接的导流板。

8、进一步地,所述提升管底端距储液区底部100-200mm设置,所述供气管与提升管的连接端位于所述提升管管底上方200-300mm位置处。

9、进一步地,设于所述生物除臭段的提升管顶端设有引导管,所述引导管另一端伸入至生物除臭段内填料层的下方。

10、进一步地,所述臭气分配管上设有供气量调节阀,所述提升管上设有供气电磁阀。

11、一种生物滤池除臭系统的处理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2、臭气收集:臭气通过所述引风机经由所述臭气收集管从臭气源收集而来。

13、臭气分配:收集来的臭气自所述引风机出风口分配至分设于预洗段和生物除臭段的气提组件和所述预洗段,分别作为气提循环水的气源、气提加湿水的气源和进入预洗段被处理;三股气分别通过所述供气量调节阀和所述臭气风量调节阀调节气量的大小。

14、预洗处理:进入所述预洗段的臭气在设置的预洗填料区与洒下的水充分接触,去除颗粒物、预湿和去除少量水溶性臭气物质;所述预洗段的水来自所述预洗段的储液区,通过所述气提组件实现循环;且通过引入的部分臭气作为驱动源,驱使预洗段内的布水管转动,于预洗段内旋流洒水;所述预洗段的循环水量通过所述供气量调节阀调节气提气量,从而调节所述提升管排水量来实现调节。

15、除臭处理:臭气自所述预洗段进入所述生物除臭段,在除臭填料区经过多种微生物的作用被净化处理;所述生物除臭段进行周期性加湿处理,加湿水通过气提组件均匀洒在除臭填料区,并实现加湿水循环利用;加湿水量通过供气量调节阀调节气提气量,从而调节提升管排水量来实现调节;加湿周期通过供气电磁阀周期性开启来实现。

16、达标排放:臭气自所述生物除臭段净化处理后经向高空达标排放。

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8、本发明采用气提方式代替循环水泵和加湿水泵作用,并通过气量调节、电磁阀周期控制以及特制的布水管与排气管结构,实现可靠的循环水和加湿水循环,不仅减少能耗,进而降低碳排放量,而且降低投资成本,动力设备维护,具有明显的节能降耗、低碳环保特点;

19、本发明通过引风机收集臭气,并将部分收集来的臭气作为气提的气源,避免新增鼓风机,实现“一机二用”,减少能耗;

20、本发明摒弃现有的外置循环和加湿系统,利用生物除臭滤池现有的储液区发展为新型的内置式循环和加湿系统,缩减了外置式循环和加湿系统的占地面积,而且施工安装简便,可缩短工期。



技术特征:

1.一种生物滤池除臭系统,包括壳体(1),其内分设有预洗段(2)和生物除臭段(3),所述预洗段(2)和生物除臭段(3)内均设有布水管(13)以及储液区,所述壳体(1)外侧设有引风机(4),所述引风机(4)一端与臭气收集管(5)连接,另一端与出气管(6)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6)的出气端与臭气分配管连接,所述臭气分配管端部与分设于预洗段(2)和生物除臭段(3)内的气提组件连接,所述臭气分配管将引入的部分臭气分流导入至预洗段(2)和生物除臭段(3)内的气提组件,使各自储液区内的液体得到循环提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滤池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气分配管包括与预洗段(2)连通的分配管一(7)、与设于预洗段(2)内的气提组件连接的分配管二(8)以及与设于生物除臭段(3)内的气提组件连接的分配管三(9)。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滤池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提组件包括分别与分配管二(8)和分配管三(9)连接的供气管,所述供气管的出气端呈倾斜向上状设置且与提升管连接,所述提升管顶端与布水管(13)连接,底端伸入至储液区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滤池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设于所述预洗段(2)内布水管(13)一侧设有与其连通的均水盘(12),所述均水盘(12)顶端设有分支气管(19),所述分支气管(19)的各个出气端连接有排气管(20),所述排气管(20)位于布水管(13)的侧下方且与其平行分布,所述分支气管(19)的进气端与吊杆(17)连接,所述吊杆(17)贯穿容气箱(15)连接,且所述吊杆(17)内开设有连通分支气管(19)与容气箱(15)的通道(18),所述容气箱(15)通过连通管(16)与分配管一(7)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物滤池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17)位于容气箱(15)内的杆身上设有圆周等距分布的叶片,所述分配管一(7)与容气箱(15)的连接口倾斜设置,所述分配管一(7)引入的臭气与叶片接触可驱使吊杆(17)转动。

6.如权利要求1或3或4所述的一种生物滤池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提升管下管口处的引流台(21),所述引流台(21)呈中空的倒锥台结构,且所述引流台(21)顶端设有与预洗段(2)内壁连接的导流板。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物滤池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管底端距储液区底部100-200mm设置,所述供气管与提升管的连接端位于所述提升管管底上方200-300mm位置处。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物滤池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设于所述生物除臭段(3)的提升管顶端设有引导管(25),所述引导管(25)另一端伸入至生物除臭段(3)内填料层的下方。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物滤池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气分配管上设有供气量调节阀,所述提升管上设有供气电磁阀。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生物滤池除臭系统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滤池除臭系统及其处理方法,包括壳体,所述预洗段和生物除臭段内均设有布水管以及储液区,所述壳体外侧设有引风机,所述引风机一端与臭气收集管连接,另一端与出气管连接,所述出气管的出气端与臭气分配管连接,所述臭气分配管端部与分设于预洗段和生物除臭段内的气提组件连接,所述臭气分配管将引入的部分臭气分流导入至预洗段和生物除臭段内的气提组件,使各自储液区内的液体得到循环提升;本发明采用气提方式代替循环水泵和加湿水泵作用,并通过气量调节和电磁阀周期控制,实现可靠的循环水和加湿水循环,不仅降低投资成本,减少电耗及动力设备维护,而且具有明显的节能降耗、低碳环保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卢珊珊,朱旭佳,曹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中安清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