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电池用碳材料固液体预混运输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83732发布日期:2023-05-17 10:37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电池用碳材料固液体预混运输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电池材料供料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电池用碳材料固液体预混运输设备。


背景技术:

1、石墨电极是指以石油焦、沥青焦为骨料,煤沥青为黏结剂,经过原料煅烧、破碎磨粉、浸渍、石墨化和机械加工而制成的一种耐高温石墨质导电材料。在石墨电极材料生产过程中,需要将铁粉等原料进行搅拌、充分搅合后制成溶液,从而进行下一步的工序。

2、而搅拌后需要将成品的运输至指定地点完成灌输使用工序。而运输的过程中,需要将混合完成的碳材料混合体灌输至预备设备内,配合后续的涂布加工工序。但是在其过程中,转换运输的过程中可能会混入其他杂质或者多余的气体,影响碳材料混合体的纯度。混合了多余气体的碳材料混合体内部会出现气泡,气泡会伴随着碳材料混合体分配至涂布区域,在喷涂的过程中,涂布会因为气泡出现部分区域涂布不均匀以及断层的情况,从而导致该部分涂布无法正常使用。因为气泡的随机性,后期的涂布检测也有较大难度。

3、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因此,本发明申请了一种搅拌供料一体式运输供给的碳材料固液体预混运输设备。该发明采用了双向运输设备供输对接的结构,解决了大型混合运输载体通过人工搬运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混合载具对接可实时配合多组液体灌输混合,混合过程中利用负压除泡工序针对性的解决碳材料混合体内部的多余气体,同时起到同一设备完成混合以及除泡的效果。输料运输载具配合单向对接工序密封取出混合载具内部无气泡的碳材料混合体。双向分布对接的供料结构,可实时调配供给,解决了等待单个混合罐体完成混合工序后才能实时下一步输出混合体材料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2、一种新能源电池用碳材料固液体预混运输设备,包括容纳涂料的供料箱,密封供料箱顶部的顶盖;所述供料箱顶部封装有顶盖,所述顶盖前端安装有输料端口,所述顶盖顶部中心水平保留有负压管道,所述负压管道与外接负压气泵连通;

3、所述供料箱后段开设有两组供料端口,所述供料端口上对接有供料筒,所述供料筒内置螺旋叶片端头伸入出料工作台并且与伺服电机传动对接;

4、所述出料工作台右侧端面安装有出料阀,所述出料阀与供料筒筒身侧开口连通,所述供料筒筒身侧开口上安装有防气泡滤网。

5、进一步,所述出料工作台后端面上下开设有两组传动孔洞,所述传动孔洞外侧通过轴承座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传动孔洞内侧安装有供料筒。

6、更进一步,所述出料工作台顶部留有弧形端面,所述弧形端面与外接负压气泵管路托举接触,所述外接负压气泵管路的对接端头固定安装在对接凹槽内,所述对接凹槽开设在顶盖后端面。

7、更进一步,所述负压管道内部插装有插芯,所述插芯底部开设有气槽,所述气槽)与气流孔连通,所述气流孔以盲孔的结构横向开设在插芯内,所述气流孔与外接负压气泵管路连通。

8、更进一步,所述顶盖沿两侧边翼底部开设有滑槽,滑槽与滑轨滑动接触,所述滑轨与轨道条呈一体式连接结构,所述轨道条底部与异形架固定连接,所述异形架底部端口对接有推顶杆,所述推顶杆底部端头与抬升气缸顶部的推顶端头传动对接。

9、更进一步,所述轨道条沿内侧端面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安装有复合辊,所述复合辊包括作为安装载体的载片,配合供料箱辅助滚动接触的滚轴,以及安装滚轴的轴承;

10、所述滚轴轴身与供料箱竖直侧边滚动接触,所述三组滚轴沿三组轴承中心横向安装在轨道条内侧安装槽内,所述轴承外圈与载片内侧凹面固定连接,所述载片外侧凹面与轨道条的安装槽固定连接;

11、所述轴承与供料箱侧边开设的导向槽导向接触。

12、更进一步,所述抬升气缸以沉头结构安装在支撑底座内,两组支撑底座呈镜像平铺结构,两组支撑底座中段平铺有底板,所述底板中心安装有齿条,所述齿条通过传统齿轮啮合传动。

13、更进一步,出料工作台通过底部定位齿与齿条啮合接触,底板沿齿条两侧一体式连接有挡边,所述挡边内侧呈斜坡结构,所述挡边内侧与出料工作台底部端壁以及供料箱底部端壁托举接触。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5、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申请了一种搅拌供料一体式运输供给的碳材料固液体预混运输设备。该发明采用了双向运输设备供输对接的结构,解决了大型混合运输载体通过人工搬运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混合载具对接可实时配合多组液体灌输混合,混合过程中利用负压除泡工序针对性的解决碳材料混合体内部的多余气体,同时起到同一设备完成混合以及除泡的效果。输料运输载具配合单向对接工序密封取出混合载具内部无气泡的碳材料混合体。双向分布对接的供料结构,可实时调配供给,解决了等待单个混合罐体完成混合工序后才能实时下一步输出混合体材料的技术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新能源电池用碳材料固液体预混运输设备,包括容纳涂料的供料箱(4),密封供料箱顶部的顶盖(1);其特征是:所述供料箱(4)顶部封装有顶盖(1),所述顶盖(1)前端安装有输料端口(2),所述顶盖(1)顶部中心水平保留有负压管道(5),所述负压管道(5)与外接负压气泵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用碳材料固液体预混运输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出料工作台(13)后端面上下开设有两组传动孔洞,所述传动孔洞外侧通过轴承座安装有伺服电机(14),所述传动孔洞内侧安装有供料筒(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用碳材料固液体预混运输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出料工作台(13)顶部留有弧形端面(12),所述弧形端面(12)与外接负压气泵管路托举接触,所述外接负压气泵管路的对接端头固定安装在对接凹槽(6)内,所述对接凹槽(6)开设在顶盖(1)后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用碳材料固液体预混运输设备,其特征是:所述负压管道(5)内部插装有插芯(17),所述插芯(17)底部开设有气槽(16),所述气槽(16)与气流孔(18)连通,所述气流孔(18)以盲孔的结构横向开设在插芯(17)内,所述气流孔(18)与外接负压气泵管路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用碳材料固液体预混运输设备,其特征是:所述顶盖(1)沿两侧边翼底部开设有滑槽,滑槽与滑轨(3)滑动接触,所述滑轨(3)与轨道条(20)呈一体式连接结构,所述轨道条(20)底部与异形架(27)固定连接,所述异形架(27)底部端口对接有推顶杆(26),所述推顶杆(26)底部端头与抬升气缸(21)顶部的推顶端头传动对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用碳材料固液体预混运输设备,其特征是:所述轨道条(20)沿内侧端面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安装有复合辊(28),所述复合辊(28)包括作为安装载体的载片(31),配合供料箱(4)辅助滚动接触的滚轴(29),以及安装滚轴(29)的轴承(3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用碳材料固液体预混运输设备,其特征是:所述抬升气缸(21)以沉头结构安装在支撑底座(25)内,两组支撑底座(25)呈镜像平铺结构,两组支撑底座(25)中段平铺有底板(24),所述底板(24)中心安装有齿条(23),所述齿条(23)通过传统齿轮啮合传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用碳材料固液体预混运输设备,其特征是:出料工作台(13)通过底部定位齿(33)与齿条(23)啮合接触,底板(24)沿齿条(23)两侧一体式连接有挡边(22),所述挡边(22)内侧呈斜坡结构,所述挡边(22)内侧与出料工作台(13)底部端壁以及供料箱(4)底部端壁托举接触。


技术总结
一种新能源电池用碳材料固液体预混运输设备,包括容纳涂料的供料箱,密封供料箱顶部的顶盖;所述供料箱顶部封装有顶盖,所述顶盖前端安装有输料端口,所述顶盖顶部中心水平保留有负压管道,所述负压管道与外接负压气泵连通;所述供料箱后段开设有两组供料端口,所述供料端口上对接有供料筒,所述供料筒内置螺旋叶片端头伸入出料工作台并且与伺服电机传动对接;所述出料工作台右侧端面安装有出料阀,所述出料阀与供料筒筒身的防气泡滤网连通。本发明采用了双向供给设备单独运输,实时更换输料以及供料载体的运输结构,降低了混合碳材料混合体的混合加工时间差,提升了电池涂布的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陈欣,董贺存,陈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希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