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嘴及烘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37125发布日期:2023-08-16 20:28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嘴及烘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生产,具体的是涉及一种风嘴及烘箱。


背景技术:

1、锂电池制造过程中,极片在经过涂布后需要在烘箱中进行烘干。现有的烘箱一般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内的船体结构以及设置在船体结构上的多个上风嘴。在实际应用时,外部空气先经设置在箱体外部的加热包或者换热器等加热从而形成热风,热风进入到船体结构后,通过船体结构再分流至每个上风嘴,然后通过上风嘴吹到极片上,从而实现对极片的正面进行加热烘干,之后箱体内的热风和极片烘干过程中蒸发出的nmp(n-甲基吡咯烷酮,1-methyl-2-pyrrolidinone)蒸汽及水蒸气等混合后经箱体的排风口排出到箱体的外部。该种结构的烘箱,由于其是依靠上风嘴向极片吹热风的方式实现对极片进行加热烘干,因而需要在箱体的内部设置船体结构以及箱体的外部设置加热空气的加热包或换热器等结构,该结构会使得烘箱的体积较大,烘箱的占用空间大,增加了设备维护成本。并且由于箱体内的热风和极片烘干过程中蒸发出的nmp蒸汽及水蒸气是经箱体的排风口排出到箱体的外部的,会出现部分nmp蒸汽及水蒸气不能及时排出到箱体外部的情况,降低了烘干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风嘴及烘箱,简化了烘箱的结构,减少了烘箱的体积,烘箱的占用空间小,降低了设备维护成本,提高了烘干效率。

2、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烘箱,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多个上风嘴,所述箱体的一侧设有供极片进入到箱体内部的极片入口,另一侧设有供极片从箱体的内部出来的极片出口,所述多个上风嘴位于极片的上方,所述上风嘴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进风腔、安装腔和排风腔,所述进风腔、安装腔和排风腔沿所述极片入口至极片出口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进风口和排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排风口分别与所述进风腔和排风腔连通,所述安装腔内设有加热模块,所述壳体的底端朝向极片并设有进风狭缝、开口和排风狭缝,所述进风狭缝、开口和排风狭缝分别与所述进风腔、安装腔和排风腔连通,所述进风狭缝和排风狭缝均朝向所述加热模块与极片之间的区域。

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每个上风嘴的进风口分别通过第一管道与上新风管道连接,所述上新风管道的一端封闭,所述上新风管道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箱体之外并与上新风机连接,每个上风嘴的排风口分别通过第二管道与上回风管道连接,所述上回风管道的一端封闭,所述上回风管道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箱体之外并与上排风机连接。

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进风口处和排风口处均设置有风闸。

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每个上风嘴的进风口分别连接有上进风管道,所述上进风管道的远离对应的进风口的一端伸出所述箱体之外并设有上进风扇,每个上风嘴的排风口分别连接有上排风管道,所述上排风管道的远离对应的排风口的一端伸出所述箱体之外并设有上排风扇。

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加热模块为一激光加热模块或红外灯管。

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用于输送极片的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多个托辊,所述多个托辊沿所述极片入口至极片出口的方向依次间隔排列。

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多个下风嘴,所述多个下风嘴位于极片的下方并与所述多个上风嘴一一对应,所述下风嘴的结构与所述上风嘴的结构相同,所述下风嘴与对应的上风嘴两者呈上下对称设置。

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用于对极片进行悬浮支撑的多个气浮辊。

11、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风嘴,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进风腔、安装腔和排风腔,所述进风腔、安装腔和排风腔依次设置,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进风口和排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排风口分别与所述进风腔和排风腔连通,所述安装腔内设有加热模块,所述壳体的底端朝向极片并设有进风狭缝、开口和排风狭缝,所述进风狭缝、开口和排风狭缝分别与所述进风腔、安装腔和排风腔连通,所述进风狭缝和排风狭缝均朝向所述加热模块与极片之间的区域。

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加热模块为一激光加热模块或红外灯管。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上风嘴设置的加热模块,可实现对极片的正面进行加热烘干,简化了烘箱的结构,减少了烘箱的体积,烘箱的占用空间小,降低了设备维护成本,通过上风嘴设置的进风口、排风口、进风腔、排风腔、进风狭缝以及排风狭缝,可使得每个上风嘴与极片之间单独形成一个空气循环,通过该空气循环可及时带走加热模块与极片之间区域内的烘干蒸发出的nmp蒸汽和水蒸气,从而使得烘干蒸发出的nmp蒸汽和水蒸气能够及时排出到箱体的外部,提高了烘干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烘箱,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多个上风嘴,所述箱体的一侧设有供极片进入到箱体内部的极片入口,另一侧设有供极片从箱体的内部出来的极片出口,所述多个上风嘴位于极片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风嘴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进风腔、安装腔和排风腔,所述进风腔、安装腔和排风腔沿所述极片入口至极片出口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进风口和排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排风口分别与所述进风腔和排风腔连通,所述安装腔内设有加热模块,所述壳体的底端朝向极片并设有进风狭缝、开口和排风狭缝,所述进风狭缝、开口和排风狭缝分别与所述进风腔、安装腔和排风腔连通,所述进风狭缝和排风狭缝均朝向所述加热模块与极片之间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箱,其特征在于,每个上风嘴的进风口分别通过第一管道与上新风管道连接,所述上新风管道的一端封闭,所述上新风管道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箱体之外并与上新风机连接,每个上风嘴的排风口分别通过第二管道与上回风管道连接,所述上回风管道的一端封闭,所述上回风管道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箱体之外并与上排风机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处和排风口处均设置有风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箱,其特征在于,每个上风嘴的进风口分别连接有上进风管道,所述上进风管道的远离对应的进风口的一端伸出所述箱体之外并设有上进风扇,每个上风嘴的排风口分别连接有上排风管道,所述上排风管道的远离对应的排风口的一端伸出所述箱体之外并设有上排风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模块为一激光加热模块或红外灯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输送极片的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多个托辊,所述多个托辊沿所述极片入口至极片出口的方向依次间隔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下风嘴,所述多个下风嘴位于极片的下方并与所述多个上风嘴一一对应,所述下风嘴的结构与所述上风嘴的结构相同,所述下风嘴与对应的上风嘴两者呈上下对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烘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极片进行悬浮支撑的多个气浮辊。

9.一种风嘴,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进风腔、安装腔和排风腔,所述进风腔、安装腔和排风腔依次设置,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进风口和排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排风口分别与所述进风腔和排风腔连通,所述安装腔内设有加热模块,所述壳体的底端朝向极片并设有进风狭缝、开口和排风狭缝,所述进风狭缝、开口和排风狭缝分别与所述进风腔、安装腔和排风腔连通,所述进风狭缝和排风狭缝均朝向所述加热模块与极片之间的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模块为一激光加热模块或红外灯管。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嘴及烘箱,该烘箱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内的多个上风嘴,箱体的一侧设有供极片进入到箱体内部的极片入口,另一侧设有供极片从箱体的内部出来的极片出口,多个上风嘴位于极片的上方,上风嘴包括壳体,壳体具有进风腔、安装腔和排风腔,进风腔、安装腔和排风腔沿极片入口至极片出口的方向依次设置,壳体的一侧设有进风口和排风口,进风口和排风口分别与进风腔和排风腔连通,安装腔内设有加热模块,壳体的底端朝向极片并设有进风狭缝、开口和排风狭缝,进风狭缝、开口和排风狭缝分别与进风腔、安装腔和排风腔连通,进风狭缝和排风狭缝均朝向加热模块与极片之间的区域。本发明减少了烘箱的体积,提高了烘干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栓,杨赛强,周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松山湖嘉拓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