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360449发布日期:2023-09-08 01:47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生物材料,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凝聚体通常是指两种物质通过物质之间静电相互作用、氢键相互作用、范德华力和疏水相互作用等聚集形成的复合物,例如聚阳离子和聚阴离子的大分子水溶液混合时,由于带相反电荷的物质静电相互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聚电解质复合物,在水中易聚集沉积为凝聚体。凝聚体因其某些独特的性质,可用于食品、化妆品、药物和涂料等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由于凝聚体流动性差、粘稠度高,在储存时易聚集,导致其应用和发展受到极大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目前由于凝聚体流动性差、粘稠度高,在储存时易聚集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复合微球,包括内核和至少部分包覆于所述内核表面的外壳,所述内核包括凝聚体溶液,所述外壳包括纳米纤维;其中,所述凝聚体溶液包括带正电荷的第一物质和带负电荷的第二物质。

3、可选地,所述第一物质包括带正电荷的聚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带正电荷的氨基酸、在水溶液中带正电荷的蛋白质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4、所述第二物质包括带负电荷的聚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带负电荷的氨基酸、在水溶液中带负电荷的蛋白质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5、所述纳米纤维包括甲壳素纳米纤维或纤维素纳米纤维。

6、可选地,所述带正电荷的聚电解质包括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壳聚糖季铵盐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7、所述在水溶液中带正电荷的氨基酸包括聚赖氨酸或精氨酸;和/或,

8、所述在水溶液中带正电荷的蛋白质包括鲑精蛋白。

9、可选地,所述带负电荷的聚电解质包括聚丙烯酸、聚丙烯酸盐、聚丙烯酸酯、海藻酸、海藻酸盐、透明质酸、透明质酸盐、羧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淀粉钠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10、所述在水溶液中带负电荷的氨基酸包括谷氨酸;和/或,

11、所述在水溶液中带负电荷的蛋白质包括酪蛋白或牛血清蛋白。

12、可选地,所述带正电荷的聚电解质或所述带负电荷的聚电解质的重均分子量为1k~150k。

13、可选地,所述第一物质、所述第二物质与所述纳米纤维的质量比为(1~4):(1~4):(0.05~0.6)。

1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5、将含有第一物质的第一溶液、含有第二物质的第二溶液和分散有纳米纤维的第三溶液进行混合,

16、混合完毕后进行机械混匀得到所述复合微球。

17、可选地,所述将含有第一物质的第一溶液、含有第二物质的第二溶液和分散有纳米纤维的第三溶液进行混合的步骤中,所述混合包括:

18、将第一溶液、第二溶液、第三溶液中的任意两者依次加入余下的一溶液中进行混合;或,

19、将第一溶液、第二溶液和第三溶液同时添加入容器中进行混合。

20、可选地,所述混合完毕后进行机械混匀得到所述复合微球的步骤中,所述机械混匀为在50~3000rpm下旋涡振荡10~20s;或,

21、所述机械混匀为在50~250次/min的频率、振荡幅度为10~20mm下往复振荡10~20s;或,

22、所述机械混匀为在17000~18000rpm下均质10~50s。

23、可选地,所述第三溶液中纳米纤维的质量分数为0.05~0.6%。

24、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带正电荷的第一物质和带负电荷的第二物质通过静电作用吸附聚集构成了凝聚体溶液的内核,其外壳为纳米纤维,通过至少部分包覆于所述内核表面的纳米纤维外壳形成一层阻隔层,能够有效阻止存储、运输过程中凝聚体溶液的聚集,使得凝聚体溶液能够保持其形态和大小,很好的解决了由于凝聚体流动性差、粘稠度高,在储存时易聚集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复合微球,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核和至少部分包覆于所述内核表面的外壳,所述内核包括凝聚体溶液,所述外壳包括纳米纤维;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物质包括带正电荷的聚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带正电荷的氨基酸、在水溶液中带正电荷的蛋白质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正电荷的聚电解质包括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壳聚糖季铵盐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负电荷的聚电解质包括聚丙烯酸、聚丙烯酸盐、聚丙烯酸酯、海藻酸、海藻酸盐、透明质酸、透明质酸盐、羧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淀粉钠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正电荷的聚电解质或所述带负电荷的聚电解质的重均分子量为1k~150k。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物质、所述第二物质与所述纳米纤维的质量比为(1~2):(1~2):(0.05~0.6)。

7.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含有第一物质的第一溶液、含有第二物质的第二溶液和分散有纳米纤维的第三溶液进行混合的步骤中,所述混合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完毕后进行机械混匀得到所述复合微球的步骤中,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溶液中纳米纤维的质量分数为0.05~0.6%。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微球包括内核和至少部分包覆于所述内核表面的外壳,所述内核包括凝聚体溶液,所述外壳包括纳米纤维;其中,所述凝聚体溶液包括带正电荷的第一物质和带负电荷的第二物质。本发明通过至少部分包覆于所述内核表面的纳米纤维外壳形成一层阻隔层,能够有效阻止存储、运输过程中凝聚体溶液的聚集,使得凝聚体溶液能够保持其形态和大小,很好的解决了由于凝聚体流动性差、粘稠度高,在储存时易聚集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吕建华,陈柯洲,赵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季华实验室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