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逆流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77435发布日期:2023-09-08 20:14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逆流反应器

本发明涉及逆流反应器,尤其涉及一种逆流反应器。


背景技术:

1、乙烯、丙烯和丁烯等小分子烯烃是最基本的有机合成原料。目前世界上小分子烯烃的生产主要采用蒸汽裂解方法,但由于高温裂解炉易结焦,因此该方法仅适用于加工轻质原料油,如天然气、石脑油和轻柴油等。并且,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催化裂化工艺原料和催化剂一般并流式接触,存在反应不均匀,且导致其在增加烃类原料目的产物同时必然使干气和焦炭产率增加,小分子烯烃产率低,且生产效率低。因此,提供一种小分子烯烃产率高、生产效率高的逆流反应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逆流反应器,本发明提供的反应器,可用于烃类及衍生物催化裂解生产小分子烯烃,且小分子烯烃产率高、生产效率高。

2、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逆流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的上部设置有催化剂入口、下部设置有原料入口、顶部设置有反应油气出口和底部设置有回收口,所述反应器在所述催化剂入口下方设置有传送分布器;所述传送分布器包括传送带和滚轴;

4、催化剂从催化剂入口进入反应器在传送分布器的传送带上形成密相床层,并经传送分布器均匀分布后经传送带传送向下运动;

5、烃类和/或烃类衍生物原料通过预热器预热后由固相直接转化为气相,然后以气相形式由原料入口进入反应器;

6、在原料入口与传送分布器中间的稀相区发生以裂化为主的吸热反应,产生的油气中间产物;所述油气中间产物继续向上运动与传送分布器上的催化剂继续发生裂解反应;

7、所述气相的烃类和/或烃类衍生物原料和油气中间产物与传送带上的催化剂颗粒是逆向接触的;

8、所述传送带上设置有导气管和孔洞以平衡密相床层上方与稀相区的压力,实现气固逆流流化;

9、所述传送带接受由催化剂入口出来的催化剂,并传送催化剂逐步向下运动,然后在传送分布器底部将反应后的催化剂卸载;

10、所述反应器内产生的固体物通过所述回收口排出反应器。

11、优选地,所述反应器内气速为3~10m/s。

12、优选地,所述催化剂入口数量为2~6个。

13、优选地,所述催化剂入口的温度独立地为500~1000℃。

14、优选地,所述传送分布器的数量为2~4个。

15、优选地,所述烃类和/或烃类衍生物原料中的烃类原料为天然石油烃或煤及其经过加工产生的部分或全部馏分,所述烃类和/或烃类衍生物原料中的烃类衍生物原料为烃类的聚合物、酯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16、优选地,所述预热器的温度为400~700℃。

17、优选地,所述传送带的传送速率为0.5~15dm/min。

18、优选地,所述传送带的传送速率为1~10dm/min。

19、优选地,所述传送带上的孔洞为圆形或方形。

20、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逆流反应器,将催化剂从催化剂入口进入反应器在传送分布器的传送带上形成密相床层,并经传送分布器均匀分布后随传送带向下运动,使得在原料入口与传送分布器中间的稀相区发生以裂化为主的吸热反应,产生的油气中间产物,且所述油气中间产物继续向上运动与传送分布器上催化剂继续发生裂解反应,使得所述气相的烃类和/或烃类衍生物原料和油气中间产物与传送带上的催化剂颗粒逆向接触的,且实现易发生裂化反应的烃类与位于传送分布器下半部位的低温、低活性的催化剂接触并反应,使难发生裂化反应的烃类以及油气中间产物与位于传送分布器下半部位的高温、高活性的催化剂接触并反应,解决传统提升管反应器存在的配置不均匀的问题,提高小分子烯烃产率和生产效率,并且烃类和/或烃类衍生物原料通过预热器预热后由固相直接转化为气相,然后以气相形式由原料入口进入反应器,所述气相的烃类和/或烃类衍生物原料和油气中间产物与催化剂颗粒在传送分布器内是逆向接触的,利用所述传送带上设置有导气管和孔洞以平衡密相床层上方与稀相区的压力,实现气固逆流流化,各部件协同作用,显著提高了小分子烯烃产率和生产效率。实施例的结果显示,本发明提供的逆流反应器较常规的提升管催化裂化方法裂解烃类原料时低碳烯烃收率明显提高,并且可以用于烃类衍生物的裂解。



技术特征:

1.一种逆流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1)的上部设置有催化剂入口(2)、下部设置有原料入口(3)、顶部设置有反应油气出口(4)和底部设置有回收口(5),所述反应器(1)在所述催化剂入口(2)下方设置有传送分布器(6),所述传送分布器(6)包括传送带(12)和滚轴(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流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1)内气速为3~10m/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流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入口(2)数量为2~6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逆流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入口(2)的温度独立地为500~100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逆流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分布器(6)数量为2~4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流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烃类和/或烃类衍生物原料中的烃类原料为天然石油烃或煤及其经过加工产生的部分或全部馏分,所述烃类和/或烃类衍生物原料中的烃类衍生物原料为烃类的聚合物、酯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流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器(11)的温度为400~70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流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12)的传送速率为0.5~15dm/min。

9.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逆流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12)的传送速率为1~10dm/min。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流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12)上的孔洞为圆形或方形。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逆流反应器,将催化剂从催化剂入口进入反应器在传送分布器的传送带上形成密相床层,并经传送分布器均匀分布后随传送带向下运动,使得在原料入口与传送分布器中间的稀相区发生以裂化为主的吸热反应,产生的油气中间产物,且所述油气中间产物继续向上运动与传送分布器的传送带上催化剂继续发生裂解反应,使得所述气相的烃类和/或烃类衍生物原料和油气中间产物与传送带上的催化剂颗粒逆向接触的,且实现易发生裂化反应的烃类与低温、低活性的催化剂接触并反应,使难发生裂化反应的烃类以及油气中间产物与高温、高活性的催化剂接触并反应,解决传统提升管反应器存在的配置不均匀的问题,提高小分子烯烃产率和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庆,王婷,陈小博,赵辉,冯翔,刘熠斌,张新功,杨朝合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惠城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