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颗粒制备系统

文档序号:35072032发布日期:2023-08-09 14:27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纳米颗粒制备系统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特别是涉及一种纳米颗粒制备系统。


背景技术:

1、聚集诱导发光(aie)荧光纳米颗粒在光电、细胞成像、血管成像、细菌甄别、指纹识别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简单高效大规模制备aie荧光纳米颗粒仍然是工业化生产面临的重要挑战。精细的高分子原料、传统的手工操作方法精度难以控制,会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和较低的产量,最终导致生产的aie荧光纳米颗粒成本比较高昂。因此,现有技术中的纳米颗粒生产过程存在精度难以控制和自动化生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出一种纳米颗粒制备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纳米颗粒生产过程精度难以控制和自动化生产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纳米颗粒制备系统,包括:储液罐组件,包括第一储液罐和第二储液罐;反应容器组件,包括第一反应容器、第二反应容器、第三反应容器,所述第一反应容器、所述第二反应容器外套设有超声波换能器,所述第三反应容器内设置有超声波探头;所述第三反应容器还设置有磁力搅拌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反应容器的容积大于所述第二反应容器的容积;连通管组件,所述连通管组件连通所述储液罐组件、所述反应容器组件,以形成第一流路、第二流路、第三流路,其中,所述第一流路依次连通所述第一储液罐、所述第一反应容器、所述第三反应容器,所述第二流路依次连通所述第一储液罐、所述第二反应容器、所述第三反应容器;所述第三流路依次连通所述第二储液罐、所述第三反应容器。

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纳米颗粒制备系统还包括产物收集容器和废液收集容器,所述连通管组件形成第四流路和第五流路,所述第四流路连通所述第三反应容器和所述产物收集容器,所述第五流路连通所述第三反应容器和所述废液收集容器。

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通管组件包括三通阀组件和多个输液管,所述输液管用于连通各个组件以形成流路,所述三通阀组件包括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第三三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的三个通孔分别连通所述第一储液罐、所述第一反应容器、所述第二反应容器,所述第二三通阀的三个通孔分别连通所述第一反应容器、所述第二反应容器、所述第三反应容器,所述第三三通阀的三个通孔分别连通所述第三反应容器、所述产物收集容器、所述废液收集容器。

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纳米颗粒制备系统还包括定量管组件,所述定量管组件包括第一定量管、所述第二定量管、所述第三定量管,所述第一定量管设置于所述第一三通阀和所述第一反应容器之间,所述第二定量管设置于所述第一三通阀和所述第二反应容器之间,所述第三定量管设置于所述第二储液罐和所述第三反应容器之间。

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量管、所述第二定量管、所述第三定量管均设置有光电开关。

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三通阀和所述第三反应容器之间还设置有蠕动泵。

8、在一实施例中, 组成所述第一流路、所述第二流路的输液管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

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反应容器的容积为a,0.5ml≤a≤50ml,且所述第二反应容器的容积为b,0.5ml≤b≤50ml。

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反应容器、所述第二反应容器均包括上半壳和下半壳,所述上半壳上设置有用于接入各个流路的连通孔,所述上半壳和所述下半壳可拆卸连接。

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储液罐、所述第二储液罐均设置有液位传感器。

12、本申请通过提出一种纳米颗粒制备系统,所述纳米颗粒生产系统具有第一流路、第二流路、第三流路,且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中第一反应容器和第二反应容器的容积不同,则可根据需要制备的量不同,选择第一流路或者第二流路与第三流路组合,进而减小误差,完成纳米颗粒的制备,从而提高纳米颗粒制备的精度,如此,本申请解决了现有的纳米颗粒生产过程存在的精度难以控制和自动化生产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纳米颗粒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颗粒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颗粒制备系统还包括产物收集容器和废液收集容器,所述连通管组件形成第四流路和第五流路,所述第四流路连通所述第三反应容器和所述产物收集容器,所述第五流路连通所述第三反应容器和所述废液收集容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颗粒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组件包括三通阀组件和多个输液管,所述输液管用于连通各个组件以形成流路,所述三通阀组件包括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第三三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的三个通孔分别连通所述第一储液罐、所述第一反应容器、所述第二反应容器,所述第二三通阀的三个通孔分别连通所述第一反应容器、所述第二反应容器、所述第三反应容器,所述第三三通阀的三个通孔分别连通所述第三反应容器、所述产物收集容器、所述废液收集容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纳米颗粒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颗粒制备系统还包括定量管组件,所述定量管组件包括第一定量管、第二定量管、第三定量管,所述第一定量管设置于所述第一三通阀和所述第一反应容器之间,所述第二定量管设置于所述第一三通阀和所述第二反应容器之间,所述第三定量管设置于所述第二储液罐和所述第三反应容器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纳米颗粒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量管、所述第二定量管、所述第三定量管均设置有光电开关。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纳米颗粒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三通阀和所述第三反应容器之间还设置有蠕动泵。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纳米颗粒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组成所述第一流路、所述第二流路的输液管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颗粒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容器的容积为a,0.5ml≤a≤50ml,且所述第二反应容器的容积为b,0.5ml≤b≤50ml。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颗粒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容器、所述第二反应容器均包括上半壳和下半壳,所述上半壳上设置有用于接入各个流路的连通孔,所述上半壳和所述下半壳可拆卸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颗粒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液罐、所述第二储液罐均设置有液位传感器。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出一种纳米颗粒制备系统,包括第一储液罐和第二储液罐、第一反应容器、第二反应容器、第三反应容器,所述第一反应容器、所述第二反应容器外套设有超声波换能器,所述第三反应容器内设置有超声波探头;第三反应容器还设置有磁力搅拌装置,其中,第一反应容器的容积大于第二反应容器的容积;连通管组件,连通管组件连通储液罐组件、反应容器组件,以形成第一流路、第二流路、第三流路,其中,第一流路依次连通第一储液罐、第一反应容器、第三反应容器,第二流路依次连通第一储液罐、第二反应容器、第三反应容器;第三流路依次连通第二储液罐、第三反应容器。如此,本申请解决了纳米颗粒生产中精度难以控制和自动化生产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唐本忠,班新超,范芫钟,王志明,刘勇,龚晚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省大湾区华南理工大学聚集诱导发光高等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