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釜控温装置及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94834发布日期:2023-11-18 14:55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反应釜控温装置及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化工设备,特别是一种反应釜控温装置及反应釜。


背景技术:

1、夹套式反应釜作为一种化工反应容器,通过向夹套内通入导热油、水等实现对釜体的传热,当反应釜温度超过反应设定温度后,需要将高温介质切换为冷却介质进行降温,但是夹套式结构导致冷却介质需要先与热介质混合后才能进行降温,此时冷却介质温度已经上升,冷却介质与釜体的温差减小,导致对釜体的冷却效果减弱,同时冷热介质的直接切换将导致设备温差大,易导致设备泄露,安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避免夹套内进行冷热介质交换的反应釜控温装置及反应釜。

2、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反应釜控温装置及反应釜,包括设有夹套的釜体,所述釜体上设置有进料管与出料管,所述釜体外设置有冷却池、第一管路、第二管路,所述冷却池上设置有冷液出口与冷液出口,所述冷却池内设置有多个冷却筒,所述冷却筒之间竖直间隔设置,所述冷却筒为密闭腔室,所述冷却筒内均设置有搅拌桨,所述冷却筒的上部通过第一管路连通所述出料管,所述冷却筒的下部通过第二管路连通所述釜体的进料管,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有泵体与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相比所述泵体靠近所述出料管。

3、优选的,所述釜体外设置有散热管,所述散热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管路,所述散热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进料管,所述散热管的进口端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第三阀门,所述第二阀门与所述第三阀门分别连通所述泵体的出口。

4、优选的,所述釜体的进液管高度低于所述散热管与所述冷却池,所述第三管路上设置有第四阀门,所述散热管的出液口与所述进料管之间设置有第五阀门。

5、优选的,所述散热管为蛇形从底端向上盘绕。

6、优选的,所述冷却筒内表面材质与所述釜体内表面材质相同。

7、优选的,所述冷却筒的直径小于所述釜体的半径。

8、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在夹套或盘管式反应釜外设置冷却筒与冷却池,实现了对反应釜内物料的降温功能,配合调控夹套或盘管加热介质的流量大小,实现了对反应釜物料的加热与降温双功能,相比直接切换冷热介质调温方法,能够避免切换介质导致的设备泄露问题,冷却效果更快更好,同时降温过程涉及物料的部分转移,能够避免反应釜内物料过多导致沸釜现象,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冷却筒内的搅拌桨,能够使物料流动由层流变为湍流,加快换热;设置的散热管能够实现空气冷却,散热管与冷却池位置比釜体的进料管高,便于物料在重力作用下直接进入釜体,减少冷却装置内残留物料。



技术特征:

1.一种反应釜控温装置及反应釜,包括设有夹套(2)的釜体(1),所述釜体(1)上设置有进料管(4)与出料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外设置有冷却池(5)、第一管路(10)、第二管路(13),所述冷却池(5)上设置有冷液进口(6)与冷液出口(7),所述冷却池(5)内设置有多个冷却筒(8),所述冷却筒(8)之间竖直间隔设置,所述冷却筒(8)为密闭腔室,所述冷却筒(8)内均设置有搅拌桨(9),所述冷却筒(8)的上部通过第一管路(10)连通所述出料管(3),所述冷却筒(8)的下部通过第二管路(13)连通所述釜体(1)的进料管(4),所述第一管路(10)上设置有泵体(12)与第一阀门(11),所述第一阀门(11)相比所述泵体(12)靠近所述出料管(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控温装置及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外设置有散热管(15),所述散热管(15)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管路(10),所述散热管(15)的另一端连通所述进料管(4),所述散热管(15)的进口端设置有第二阀门(14),所述第一管路(10)上设置有第三阀门(16),所述第二阀门(14)与所述第三阀门(16)分别连通所述泵体(12)的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反应釜控温装置及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的进液管高度低于所述散热管(15)与所述冷却池(5),所述第三管路上设置有第四阀门(17),所述散热管(15)的出液口与所述进料管(4)之间设置有第五阀门(1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反应釜控温装置及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15)为蛇形从底端向上盘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控温装置及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筒(8)内表面材质与所述釜体(1)内表面材质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控温装置及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筒(8)的直径小于所述釜体(1)的半径。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釜控温装置及反应釜,釜体上设有夹套、进料管、出料管,釜体外设置有冷却池、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冷却池上设置有冷液出口与冷液出口,冷却池内设置有多个冷却筒,冷却筒之间竖直间隔设置,冷却筒为密闭腔室,冷却筒内均设置有搅拌桨,冷却筒的上部通过第一管路连通出料管,冷却筒的下部通过第二管路连通釜体的进料管,第一管路上设置有泵体与第一阀门,第一阀门相比泵体靠近出料管。本发明通过使用不同管路分开控制冷热介质替换掉反应釜夹套或盘管内直接切换控制,避免了设备温差大导致的泄露问题,提高了安全性与快速控温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田猛,田震,施庆坤,刘振洋,刘大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德盛钻井液科技厂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