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然沥青改性剂制备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97060发布日期:2023-11-21 00:15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天然沥青改性剂制备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沥青材料制备设备,具体来说是一种天然沥青改性剂制备设备。


背景技术:

1、沥青改性剂是指在沥青或沥青混合料中加入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有机或无机材料,可熔融或分散在沥青中以改善或提高沥青路用性能的物质;如为了提高沥青的机械性能(强度和韧性等),就加入聚合物、树脂、塑料、炭黑、无机盐等增加强度和韧性的材料。沥青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黑褐色复杂混合物,是高黏度有机液体的一种,呈液态,表面呈黑色。

2、沥青路面因为高温引起的破坏有车辙、拥包、推挤、泛油、搓板等形式。车辙是在高温条件下沥青路面受荷载作用,混合料发生竖向压密或混合料侧移产生的不能恢复的永久变形。车辙的危害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影响行车舒适性,二是对交通安全构成威胁。影响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测试方法、材料因素、环境因素等,要控制好车辙的发生,需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抓住主要矛盾,使车辙得到控制。

3、研究表明,采用高分子聚合物如环氧树脂、聚氨酯、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聚乙烯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作为改性剂与沥青混合后,使得沥青的粘度和弹性均得到提升,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车辙的问题;而现有的装置往往仅能够进行简单的共混操作,对于不同高分子聚合物的共混操作而言,分批次加入高分子聚合物被证明会混合更加均匀,但是因共混罐内随高分子聚合物量的逐渐增多,导致已混合的聚合物粘度逐渐增大,使得后续加入的高分子聚合物无法与已混合的聚合物均匀混合,所以现有的混合装置无法满足多种高分子聚合物均匀混合的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天然沥青改性剂制备设备,本发明的设备不仅实现了多种高聚物的的均匀共混,而且能够避免粘度和弹性大的沥青改性剂出料困难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天然沥青改性剂制备设备,包括混合箱,所述混合箱放置于底座上;

4、所述混合箱外壁上缠绕设置有加料管,所述加料管与所述混合箱侧壁通过若干控释管贯通连接,所述控释管倾斜设置,且倾斜底端与所述混合箱贯通连接,所述加料管的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与若干熔融聚合物箱贯通连接;

5、所述底座上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安装有空气压缩机,所述空气压缩机与所述加料管通过气流管贯通连接,所述气流管上设置有涡轮增压器;

6、所述混合箱内设置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由下至上贯穿所述支撑板并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上。

7、优选的,所述混合箱外壁上还缠绕设置有循环管道,所述循环管道的两端共同与导热油箱贯通连接,所述循环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泵体;

8、优选的,所述加料管上设置有第二泵体,每个所述熔融聚合物箱上均贯通连接有管体,所述管体分别通过多通管道与所述第二泵体贯通连接,所述管体上设置有流量计和流速调节阀。

9、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为正反电机,所述正反电机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正反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搅拌杆固接。

10、优选的,所述搅拌杆上环绕设置有螺旋搅拌桨叶,所述螺旋搅拌桨叶上开设有若干通孔。

11、优选的,所述混合箱上还固接有升降件,所述升降件用于带动所述混合箱升降,所述正反电机带动所述升降件运行。

12、优选的,所述升降件包括:

13、主动轮,其套设并固接于所述正反电机输出轴上;

14、从动轮,其与所述主动轮传动连接,且所述从动轮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

15、连杆,其一端贯穿所述支撑板并固接于所述从动轮上,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连杆上设置有螺纹环;

16、滑块,其套设并螺接于所述螺纹环上,所述滑块与所述混合箱外壁固接。

17、所述正反电机输出轴上还设置有辅助升降件,所述辅助升降件与所述升降件结构相同,且与所述升降件对称设置于所述混合箱的两侧。

18、优选的,所述控释管内设置有限位器,所述限位器为由多个活动片拼接而成的、能够阻挡所述混合箱内改性剂逆流的阻挡面,所述活动片与所述控释管内壁铰接。

19、优选的,所述控释管内还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位于所述活动片与所述加料管之间,且所述限位环抵接于所述活动片与所述控释管铰接处。

20、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上还设置有控制器和操作面板,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操作面板、所述第一泵体、所述第二泵体、所述正反电机、所述空气压缩机及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22、1、本发明设置有混合箱,于混合箱内进行多种液态高聚物的混合;混合箱通过控释管贯通连接有加料管,加料管用于进行压缩空气和液态高聚物的流通,并经由控释管将液态高聚物输送至混合箱内;在进行多种液态高聚物共混时,空气压缩机提供的压缩空气在涡轮增压器的作用下螺旋并加速输送至加料管内,此时加料管内同时流通液态高聚物,液态高聚物在压缩空气的带动下冲入至混合箱内,并与混合箱内已混合的聚合物接触和共混。

23、2、为了提升共混效果,本申请的加料管缠绕设置于混合箱外壁上,且加料管与混合箱侧壁通过若干控释管贯通连接,此时经由加料管不同位置的控释管向混合箱内冲入液态高聚物,使得液态高聚物实现上、中、下的均匀添加,提升共混效率;本申请中的液态高聚物在第二泵体的作用下加入至混合箱内,此时通过简单调控流速调节阀、第二泵体就实现了少量多次向混合箱内添加不同液态高聚物的目的,继而通过采用分批次加入不同高聚物以实现混合更加均匀的目的。

24、3、本发明中在不同高聚物共混结束后获得沥青改性剂,继续通入螺旋并加速的压缩空气,并依次通过加料管和控释管吹入至混合箱内,此时与混合箱内壁贴壁的沥青改性剂在空气的作用下发生鼓泡,在对沥青改性剂进行出料时,鼓泡处的沥青改性剂与混合箱内壁不黏连或者接触面积降低,方便经由混合箱内被带离,并带动剩余黏连的沥青改性剂出料,继而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粘度和弹性大的沥青改性剂出料困难的问题。

25、4、本发明的控释管倾斜设置,且倾斜底端与混合箱贯通连接,此时经由控释管向混合箱内吹入空气或者加入液态高聚物时,增大了空气或者液态高聚物与混合箱内已混合的聚合物的接触面积,继而提升了共混效率、并且促进了沥青改性剂的出料。

26、5、本发明还设置有限位器,限位器作为单向阀设置,其作用为:仅能够将空气或者液态高聚物排入至混合箱内,混合箱内已混合的聚合物则无法穿过限位器,避免混合箱内已混合的聚合物淤积至控释管内造成堵塞。



技术特征:

1.一种天然沥青改性剂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箱(1),所述混合箱(1)放置于底座(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然沥青改性剂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箱(1)外壁上还缠绕设置有循环管道(11),所述循环管道(11)的两端共同与导热油箱(26)贯通连接,所述循环管道(11)上设置有第一泵体(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天然沥青改性剂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管(3)上设置有第二泵体(13),每个所述熔融聚合物箱(5)上均贯通连接有管体(19),所述管体(19)分别通过多通管道(26)与所述第二泵体(13)贯通连接,所述管体(19)上设置有流量计(27)和流速调节阀(2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天然沥青改性剂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为正反电机(14),所述正反电机(14)安装于所述支撑板(6)上,所述正反电机(14)的输出轴与所述搅拌杆(10)固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天然沥青改性剂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10)上环绕设置有螺旋搅拌桨叶(15),所述螺旋搅拌桨叶(15)上开设有若干通孔(1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天然沥青改性剂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箱(1)上还固接有升降件,所述升降件用于带动所述混合箱(1)升降,所述正反电机(14)带动所述升降件运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天然沥青改性剂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件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天然沥青改性剂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释管(4)内设置有限位器,所述限位器为由多个活动片(23)拼接而成的、能够阻挡所述混合箱(1)内改性剂逆流的阻挡面,所述活动片(23)与所述控释管(4)内壁铰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天然沥青改性剂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释管(4)内还设置有限位环(24),所述限位环(24)位于所述活动片(23)与所述加料管(3)之间,且所述限位环(24)抵接于所述活动片(23)与所述控释管(4)铰接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天然沥青改性剂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6)上还设置有控制器和操作面板(25),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操作面板(25)、所述第一泵体(12)、所述第二泵体(13)、所述正反电机(14)、所述空气压缩机(7)及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沥青材料制备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天然沥青改性剂制备设备,包括混合箱,混合箱放置于底座上;混合箱外壁上缠绕设置有加料管,加料管与混合箱侧壁通过若干控释管贯通连接,控释管倾斜设置,且倾斜底端与混合箱贯通连接,加料管的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与若干熔融聚合物箱贯通连接;底座上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上安装有空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与加料管通过气流管贯通连接,气流管上设置有涡轮增压器;混合箱内设置有搅拌杆,搅拌杆贯穿支撑板并连接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安装于支撑板上。本发明的设备不仅实现了多种高聚物的均匀共混,而且能够避免粘度和弹性大的沥青改性剂出料困难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田鹏,范鸿儒,孙林浩,何继磊,惠勇先,李瑞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中部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