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质环境监测前的处理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70383发布日期:2023-11-17 23:08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质环境监测前的处理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水质监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质环境监测前的处理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学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质要求不断提高,水质标准也相应地不断发展和完善,无论是自然水源还是生活用水,都需要通过实验室对水样品进行检测,基于检测结果判断水样品是否达到标准,同时确定环境污染状况和环境质量的高低。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水样本在采集后都要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包括过滤和分装,其中过滤是为了去除水样中的杂质,如沙石、悬浮颗粒、水草、小型浮游生物等,分装是将过滤后的水样装入各种类型的采样瓶中并加入保存剂进行固定保存。

2、目前,过滤时常采用片状的微孔过滤膜,其能通过水、溶液和溶解物,并且截留悬浮物、细菌类、微粒子等物质,但是一旦水体浑浊,含大量杂质时,微孔过滤膜会产生堵塞现象,进而导致该过滤方式的过滤效率较低,而且在过滤前还需要静置半小时到一个小时,再取上层较为清澈的水样进行过滤,从而进一步降低了预处理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质环境监测前的处理过滤装置,能够加快水样过滤的速率,提高预处理的效率。

2、所述的水质环境监测前的处理过滤装置,包括水箱,水箱的侧壁连通有出水管,水箱的顶部开设有进水槽,水箱的下方设置有“u”型结构的安装槽,安装槽通过固定板固定在水箱的下方,所述水箱的内底部开设有内外相通的螺纹槽,螺纹槽内安装有与之呈螺纹配合的安装筒,水箱内从上至下设置有均呈锥形结构的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第二滤网可拆式安装在安装筒内,第一滤网通过连接杆固定在安装筒上方,水箱的底部固定有用于收集过滤后水样的集水槽,安装槽的上端内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上从左至右依次穿装有若干个锥形瓶,锥形瓶的上端内均安装有与之呈密封配合且用于再次过滤水样的过滤组件,对应每个锥形瓶,集水槽的底部均连通有用于将水样导入过滤组件的导水管,安装槽内安装有用于提高过滤组件过滤速率的负压组件,每个锥形瓶的底部均连通有带阀门的出液管。

3、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位于锥形瓶上端内的放置筒,放置筒上端的外侧壁固定有扣合块,扣合块扣合在锥形瓶的顶部且与之呈密封配合,放置筒内放置有与之相贴且呈杯状结构的滤膜,滤膜整体呈上大下小的结构,放置筒的下端呈网状结构。

4、进一步的,所述负压组件包括气泵和软管,气泵安装在安装槽的内底部,软管的一端与气泵的进气端连接且相通,软管的另一端穿装在锥形瓶侧壁的中部且与其内部相通。

5、进一步的,所述放置筒的顶部低于滤膜的顶部。

6、进一步的,所述锥形瓶与安装板呈螺纹配合。

7、进一步的,所述锥形瓶内固定有用于防止水样进入软管的防护槽。

8、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的底部与安装槽的内底部之间固定有若干根伸缩杆,伸缩杆内固定有用于对安装槽进行支撑的弹簧,安装槽上端的内侧壁固定有用于对安装板进行限位的限位块。

9、进一步的,所述集水槽和锥形瓶均由透明材质制成。

10、进一步的,所述每个锥形瓶的正下方均水平设置有放置板,每块放置板的底部均竖直固定有螺纹杆,每根螺纹杆均穿装在安装槽的内底部且与之呈螺纹配合。

11、进一步的,所述进水槽内设置有用于对其进行封闭的箱盖,箱盖与水箱的顶部铰接,箱盖的顶部固定有把手。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本发明通过呈上下分布的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依次对大颗粒杂质和小颗粒杂质进行拦截,并且两者均呈锥形结构,从而避免大颗粒杂质和小颗粒杂质全堆积在第二滤网上导致其堵塞从而降低过滤的效率,同时安装筒和第二滤网均可拆,从而便于对第二滤网进行更换和清洗,以进一步避免第二滤网堵塞导致过滤的效率降低;还通过杯状结构的滤膜对水样中一些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的颗粒进行过滤,形成再次过滤,从而避免水样中的杂质影响检验结果,再配合下端整体呈网状结构的放置筒能够提高单位时间内水样通过滤膜的量,从而提高过滤的效率,并且工作人员能够随时对滤膜进行更换,从而进一步提高再次过滤时的效率;其次本发明利用气泵使锥形瓶内形成负压能够再进一步提高再次过滤时的效率,以及通过多个锥形瓶同时过滤从而既能提高整体的过滤速度,还能快速对过滤后的水样进行分装,从而从整体上提高水样预处理的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水质环境监测前的处理过滤装置,包括水箱(6),水箱(6)的侧壁连通有出水管(8),水箱(6)的顶部开设有进水槽,水箱(6)的下方设置有“u”型结构的安装槽(21),安装槽(21)通过固定板(9)固定在水箱(6)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6)的内底部开设有内外相通的螺纹槽,螺纹槽内安装有与之呈螺纹配合的安装筒(2),水箱(6)内从上至下设置有均呈锥形结构的第一滤网(4)和第二滤网(3),第二滤网(3)可拆式安装在安装筒(2)内,第一滤网(4)通过连接杆(7)固定在安装筒(2)上方,水箱(6)的底部固定有用于收集过滤后水样的集水槽(1),安装槽(21)的上端内安装有安装板(11),安装板(11)上从左至右依次穿装有若干个锥形瓶(12),锥形瓶(12)的上端内均安装有与之呈密封配合且用于再次过滤水样的过滤组件,对应每个锥形瓶(12),集水槽(1)的底部均连通有用于将水样导入过滤组件的导水管(10),安装槽(21)内安装有用于提高过滤组件过滤速率的负压组件,每个锥形瓶(12)的底部均连通有带阀门的出液管(14)。

2.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水质环境监测前的处理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包括位于锥形瓶(12)上端内的放置筒(24),放置筒(24)上端的外侧壁固定有扣合块(23),扣合块(23)扣合在锥形瓶(12)的顶部且与之呈密封配合,放置筒(24)内放置有与之相贴且呈杯状结构的滤膜(25),滤膜(25)整体呈上大下小的结构,放置筒(24)的下端呈网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质环境监测前的处理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组件包括气泵(26)和软管(20),气泵(26)安装在安装槽(21)的内底部,软管(20)的一端与气泵(26)的进气端连接且相通,软管(20)的另一端穿装在锥形瓶(12)侧壁的中部且与其内部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质环境监测前的处理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筒(24)的顶部低于滤膜(25)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质环境监测前的处理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瓶(12)与安装板(11)呈螺纹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质环境监测前的处理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瓶(12)内固定有用于防止水样进入软管(20)的防护槽(19)。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质环境监测前的处理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1)的底部与安装槽(21)的内底部之间固定有若干根伸缩杆(13),伸缩杆(13)内固定有用于对安装槽(21)进行支撑的弹簧(15),安装槽(21)上端的内侧壁固定有用于对安装板(11)进行限位的限位块(22)。

8.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水质环境监测前的处理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1)和锥形瓶(12)均由透明材质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质环境监测前的处理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锥形瓶(12)的正下方均水平设置有放置板(17),每块放置板(17)的底部均竖直固定有螺纹杆(16),每根螺纹杆(16)均穿装在安装槽(21)的内底部且与之呈螺纹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质环境监测前的处理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槽内设置有用于对其进行封闭的箱盖(5),箱盖(5)与水箱(6)的顶部铰接,箱盖(5)的顶部固定有把手。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水质监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质环境监测前的处理过滤装置。技术包括水箱,水箱下方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水箱的内底部安装有安装筒,水箱内设置有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第二滤网可拆式安装在安装筒内,水箱的底部固定有集水槽,安装槽的上端内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上穿装有若干个锥形瓶,锥形瓶的上端内均安装有过滤组件,对应每个锥形瓶,集水槽的底部均连通有导水管,安装槽内安装有负压组件,每个锥形瓶的底部均连通有带阀门的出液管。本发明通过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和滤膜依次对水样进行过滤,避免水样中的杂质影响检验结果,同时具备防堵和便于更换的效果,并且多个锥形瓶能够同时过滤和分装,从而提高水样整体的预处理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闫云玲,任田田,秦志江,杜寿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省晋中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