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音雾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15971发布日期:2024-02-02 21:43阅读:14来源:国知局
静音雾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雾炮,具体涉及一种静音雾炮。


背景技术:

1、雾炮是一种用于减小空气污染的降尘设备,雾炮的喷雾装置能喷出细小的水雾,利用装设在雾炮内的风机将水雾吹送到远处以吸附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降低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达到抑制扬尘、清洁净化空气的效果,常用于施工工地、运输港口、矿物开采以及其他粉尘较大的作业场合。

2、现有的雾炮在工作时通常都会产生较大的噪声,为了控制噪声通常都是在雾炮内增设一层吸声材料以用于吸收噪声,然而吸声材料应用于雾炮中极易遇水,吸声材料在浸水后吸声效果明显衰退,甚至会出现吸声性能完全失效的情况,导致雾炮在作业过程中仍会产生严重的噪声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的缺陷或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静音雾炮,旨在解决现有的雾炮在作业过程中会产生严重的噪声污染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静音雾炮,静音雾炮包括:

3、导风装置,包括导风筒以及设于导风筒内的风机;

4、喷雾装置,设于导风筒的一端并用于喷洒水雾;

5、第一降噪模块,包括第一吸音筒和分隔组件,第一吸音筒设于导风筒内并与导风筒的内壁围合形成封闭的吸音腔,第一吸音筒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吸声孔,分隔组件包括设于吸音腔内并沿导风筒的导风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分隔板,并且第一分隔板的第一端与吸音腔的内壁连接,第一分隔板的第二端与吸音腔的内壁间隔设置。

6、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导风筒包括筒本体、第一端板以及第二端板,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分设于筒本体的两端,并均与第一吸音筒连接以围合形成吸音腔,分隔组件还包括设于吸音腔内并沿导风筒的导风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二分隔板,第一分隔板与第二分隔板沿导风筒的径向间隔设置,并且第一分隔板的第一端与第一端板连接,第一分隔板的第二端与第二端板间隔设置,第二分隔板的第一端与第一端板间隔设置,第二分隔板的第二端与第二端板连接。

7、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筒本体包括沿导风筒的导风方向依次设置的风机筒部和出风筒部,风机设于风机筒部内,喷雾装置设于出风筒部远离风机筒部的一端,导风筒还包括中间隔板,中间隔板设于风机筒部和出风筒部的相接处,并与第一吸音筒连接,以将吸音腔分隔成第一腔段和第二腔段,第一腔段和第二腔段内均设有分隔组件。

8、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吸音筒包括沿导风筒的导风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吸音部和第二吸音部,第一吸音部与风机筒部对应设置,第二吸音部与出风筒部对应设置,并且第二吸音部和出风筒部的尺寸均沿导风筒的导风方向呈渐缩设置。

9、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导风筒还包括设于风机筒部远离出风筒部一端的进风筒部,静音雾炮还包括第二降噪模块,第二降噪模块包括设于进风筒部内并开设有多个第二吸声孔的第二吸音筒。

10、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吸音筒和进风筒部的尺寸均沿导风筒的导风方向呈渐缩设置。

11、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静音雾炮还包括第三降噪模块,第三降噪模块包括导流筒和降噪板,导流筒设于导风筒内并位于风机与喷雾装置之间,导流筒上开设有多个第三吸声孔,降噪板设于导流筒内并沿导风筒的导风方向延伸设置。

12、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降噪板呈螺旋盘绕设置;或,降噪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降噪板以导流筒的轴心线为中心线呈辐射状设置。

13、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导流筒在沿导风筒的导风方向上依次设有多个吸音孔段,每个吸音孔段上均开设有多个第三吸声孔,并且每个吸音孔段上的第三吸声孔的穿孔率和/或孔径不同,以使得每个吸音孔段分别用于吸收不同频段的噪声。

14、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三降噪模块还包括第三分隔板,第三分隔板位于导流筒内并与相邻两个吸音孔段的相接处连接,以将导流筒的内腔分隔成多个第三腔段。

15、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三降噪模块还包括设于导流筒的外壁上的扰流板,并且扰流板远离风机的一端呈锯齿状设置。

16、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静音雾炮还包括第四降噪模块,第四降噪模块包括设于风机的驱动件外的吸音罩。

17、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吸音罩包括防护内壳和吸音外壳,防护内壳设于风机的驱动件外,吸音外壳设于防护内壳外并开设有多个第四吸声孔。

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静音雾炮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9、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第一吸音筒设置在导风筒内,且第一吸音筒与导风筒的内壁之间围成有两端封闭的吸音腔,第一分隔板设置于吸音腔内,且第一分隔板的第一端连接于吸音腔一端的内壁上,第一分隔板的第二端与吸音腔另一端的内壁间隔布置,第一吸音筒上开设有多个与吸音腔连通的第一吸声孔;静音雾炮在进行降尘作业时,风机启动使得导风筒内产生噪声,多个第一吸声孔用于将噪声吸收至吸音腔内,并将噪声沿吸音腔的延伸路径吸收,本发明的静音雾炮通过在吸音腔内设置第一分隔板,以大幅延长吸音腔内的有效吸声路径,使得吸音腔能沿吸音腔的延伸路径持续吸收噪声,吸音腔与多个第一吸声孔配合起到了良好的降噪效果,摒弃了在导风筒内增设吸声材料,有效避免了吸声材料浸水导致的降噪失效,大幅减少了噪声污染,实现了静音雾炮的静音作业。

20、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静音雾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音雾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音雾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筒(10)包括筒本体(11)、第一端板(12)以及第二端板(13),所述第一端板(12)和所述第二端板(13)分设于所述筒本体(11)的两端,并均与所述第一吸音筒(41)连接以围合形成所述吸音腔(43),所述分隔组件(42)还包括设于所述吸音腔(43)内并沿所述导风筒(10)的导风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二分隔板(422),所述第一分隔板(421)与所述第二分隔板(422)沿所述导风筒(10)的径向间隔设置,并且所述第一分隔板(42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端板(12)连接,所述第一分隔板(42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端板(13)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分隔板(42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端板(12)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分隔板(42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端板(1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音雾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本体(11)包括沿所述导风筒(10)的导风方向依次设置的风机筒部(111)和出风筒部(112),所述风机(20)设于所述风机筒部(111)内,所述喷雾装置(30)设于所述出风筒部(112)远离所述风机筒部(111)的一端,所述导风筒(10)还包括中间隔板(14),所述中间隔板(14)设于所述风机筒部(111)和所述出风筒部(112)的相接处,并与所述第一吸音筒(41)连接,以将所述吸音腔(43)分隔成第一腔段(431)和第二腔段(432),所述第一腔段(431)和所述第二腔段(432)内均设有所述分隔组件(4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音雾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音筒(41)包括沿所述导风筒(10)的导风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吸音部(412)和第二吸音部(413),所述第一吸音部(412)与所述风机筒部(111)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吸音部(413)与所述出风筒部(112)对应设置,并且所述第二吸音部(413)和所述出风筒部(112)的尺寸均沿所述导风筒(10)的导风方向呈渐缩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音雾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筒(10)还包括设于所述风机筒部(111)远离所述出风筒部(112)一端的进风筒部(15),所述静音雾炮还包括第二降噪模块,所述第二降噪模块包括设于所述进风筒部(15)内并开设有多个第二吸声孔(51)的第二吸音筒(5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静音雾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音筒(50)和所述进风筒部(15)的尺寸均沿所述导风筒(10)的导风方向呈渐缩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静音雾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音雾炮还包括第三降噪模块(60),所述第三降噪模块(60)包括导流筒(61)和降噪板(62),所述导流筒(61)设于所述导风筒(10)内并位于所述风机(20)与所述喷雾装置(30)之间,所述导流筒(61)上开设有多个第三吸声孔(611),所述降噪板(62)设于所述导流筒(61)内并沿所述导风筒(10)的导风方向延伸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静音雾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板(62)呈螺旋盘绕设置;或,所述降噪板(6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降噪板(62)以所述导流筒(61)的轴心线为中心线呈辐射状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静音雾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筒(61)在沿所述导风筒(10)的导风方向上依次设有多个吸音孔段(612),每个所述吸音孔段(612)上均开设有多个所述第三吸声孔(611),并且每个所述吸音孔段(612)上的第三吸声孔(611)的穿孔率和/或孔径不同,以使得每个所述吸音孔段(612)分别用于吸收不同频段的噪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静音雾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降噪模块(60)还包括第三分隔板(63),所述第三分隔板(63)位于所述导流筒(61)内并与相邻两个所述吸音孔段(612)的相接处连接,以将所述导流筒(61)的内腔分隔成多个第三腔段(613)。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静音雾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降噪模块(60)还包括设于所述导流筒(61)的外壁上的扰流板(64),并且所述扰流板(64)远离所述风机(20)的一端呈锯齿状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静音雾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音雾炮还包括第四降噪模块,所述第四降噪模块包括设于所述风机(20)的驱动件(21)外的吸音罩(70)。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静音雾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罩(70)包括防护内壳(71)和吸音外壳(72),所述防护内壳(71)设于所述风机(20)的驱动件(21)外,所述吸音外壳(72)设于所述防护内壳(71)外并开设有多个第四吸声孔(721)。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静音雾炮,静音雾炮包括导风装置、喷雾装置以及第一降噪模块,导风装置包括导风筒以及设于导风筒内的风机,喷雾装置设于导风筒的一端并用于喷洒水雾;第一降噪模块包括第一吸音筒和分隔组件,第一吸音筒设于导风筒内并与导风筒的内壁围合形成封闭的吸音腔,第一吸音筒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吸声孔,分隔组件包括设于吸音腔内并沿导风筒的导风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分隔板,并且第一分隔板的第一端与吸音腔的内壁连接,第一分隔板的第二端与吸音腔的内壁间隔设置。静音雾炮通过在吸音腔内设置第一分隔板,以大幅延长吸音腔内的有效吸声路径,使得吸音腔能沿吸音腔的延伸路径持续吸收噪声,起到了良好的降噪效果,大幅减少了噪声污染。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陈阵,李刘非凡,陈旭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沙中联重科环境产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