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内胆底部防涂装保护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83278发布日期:2024-03-01 12:43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属内胆底部防涂装保护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气瓶加工,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金属内胆底部防涂装保护工艺。


背景技术:

1、天然气卡车作为以天然气为燃料的一种气体燃料重型汽车,其运行时需要大量的天然气以保证其运输续航能力;而天然气的持续供应需要在其车身上携带着数个大容量气瓶(压缩天然气储罐),这些气瓶的设置为天然气卡车增加了许多附重,对车辆的承载能力提升存在一定影响;气瓶本身较大的自重也使得天然气卡车实际装载的天然气量相对较少,续航能力难以提升。为进一步优化天然气卡车的承载、续航及经济性,气瓶的轻量化和低成本化是有效手段之一。但如何降低气瓶自重和气瓶成本仍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2、而在相同的外径下,单头缠绕气瓶相较双头瓶有更高的容重比,能有效对气瓶减重。因此,采用单头缠绕气瓶可有效降低气瓶自重和气瓶成本。单头气瓶内胆在缠绕前,其底部需要粘接一个辅助缠绕的尾塞,其作用在于稳定缠绕,提供尾部支撑,避免缠绕、固化过程中底部下垂;提供小角度缠绕的支撑。

3、现有工艺是:内胆涂装后在底部中心一定范围内打磨掉涂装层,经表面清洁后,再用专用粘接剂将尾塞粘接到底部中心。存在的问题是:内胆底部的涂装层打磨耗时耗力,且很难做到完全打磨干净,这就导致尾塞粘接不牢,在缠绕或固化时导致尾塞掉落,造成碳纤维的浪费甚至气瓶报废;另外,打磨时不仅耗费人力资源且角磨机使用过程中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内胆底部防涂装保护工艺,其在内胆涂装时进行干预,预先留出尾塞粘接区域不进行涂装,且能保证涂装过程中预留区始终不被涂装层影响,并保持预留区表面的洁净,便于后续尾塞粘接。

2、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金属内胆底部防涂装保护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4、s1.涂装前,在金属内胆底部中心位置贴一层隔离膜;所述隔离膜包括粘胶层和设置于粘胶层两侧的面纸和底纸;所述粘胶层包括以下组分:3-吡啶氨基甲酸苯酯改性丙烯酸乙酯、三乙烯四胺、马来酰亚胺、乙酸乙酯、交联剂;

5、s2.对金属内胆底部涂覆涂装层,然后进行涂装操作;

6、s3.涂装完成后,取出金属内胆,撕下隔离膜,清洁金属内胆底部中心位置后,直接粘接尾塞即可。

7、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8、1、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其在内胆涂装时进行干预,预先留出尾塞粘接区域不进行涂装,从根本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缠绕固化过程因尾塞底部未打磨干净而造成附着不好导致掉落的问题;且能保证涂装过程中预留区始终不被涂装层影响,并保持预留区表面的洁净,便于后续尾塞粘接。

9、2、本发明采用3-吡啶氨基甲酸苯酯改性丙烯酸乙酯作为主成分并与三乙烯四胺、马来酰亚胺的协同配合作用下制作粘胶层,可以使分子链柔性增大,有利于粘接体系中分子相互靠近并产生吸附力,与金属内胆的相容性更好,提高粘胶层的耐高温能力及离型力稳定性,离型面平整度极佳、可浸润性好,能够在金属内胆底面形成均匀的薄层,防止造成脱胶、残胶、分层、起翘等不良现象,即使在高温条件下同样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并且涂装完揭开后胶残量少,这样即无需打磨处理,可以清洁后直接粘接尾塞。



技术特征:

1.一种金属内胆底部防涂装保护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内胆底部防涂装保护工艺,其特征在于,涂装操作时,将金属内胆置于150-200℃下保温1-2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内胆底部防涂装保护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胶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3-吡啶氨基甲酸苯酯改性丙烯酸乙酯60-85份、三乙烯四胺2-5份、马来酰亚胺2-5份、乙酸乙酯50-80份、交联剂0.1-5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内胆底部防涂装保护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3-吡啶氨基甲酸苯酯改性丙烯酸乙酯的制备方法为:以丙酮为溶剂,在搅拌、加热回流条件下将烯丙基胺与3-吡啶氨基甲酸苯酯反应,然后与2-3倍总质量的丙烯酸乙酯发生反应,得到3-吡啶氨基甲酸苯酯改性丙烯酸乙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金属内胆底部防涂装保护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烯丙基胺与3-吡啶氨基甲酸苯酯的质量比1:1-2。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内胆底部防涂装保护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硼砂或硼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内胆底部防涂装保护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纸为pet纸;所述底纸为格拉辛硅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金属内胆底部防涂装保护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纸包括同轴心设置的半径为r的圆形固定区及围设于圆形固定区外围的易撕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内胆底部防涂装保护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膜的制备方法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金属内胆底部防涂装保护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梯度升温时:由70-80℃以3-10℃/min的升温速率逐步升温至150-160℃;然后再以3-10℃/min的降温速率逐步降温至70-80℃。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气瓶加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金属内胆底部防涂装保护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涂装前,在金属内胆底部中心位置贴一层隔离膜;所述隔离膜包括粘胶层和设置于粘胶层两侧的面纸和底纸;所述粘胶层包括以下组分:3‑吡啶氨基甲酸苯酯改性丙烯酸乙酯、三乙烯四胺、马来酰亚胺、乙酸乙酯、交联剂;S2.对金属内胆底部涂覆涂装层,然后进行涂装操作;S3.涂装完成后,取出金属内胆,撕下隔离膜,清洁金属内胆底部中心位置后,直接粘接尾塞即可;其在内胆涂装时进行干预,预先留出尾塞粘接区域不进行涂装,且能保证涂装过程中预留区始终不被涂装层影响,并保持预留区表面的洁净,便于后续尾塞粘接。

技术研发人员:唐勇,冯存江,黄敏,侯真良,何佳超,张云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