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釜投料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89149发布日期:2023-12-07 02:07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反应釜投料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反应釜投料辅助装置,具体为一种反应釜投料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1、化工生产中广泛使用反应釜进行反应生产。通常,如果两种液体物料反应比较剧烈,则利用高位槽进行滴加反应,即一种物料先放入反应釜中,另一种物料放入高位槽中,在开启搅拌并控制温度的情况下,由高位槽中向反应釜中滴加,通过控制滴加速度,完成两种液体物料的混合。这种方式适合于多数情况。

2、但是,在某些反应特别快速,且剧烈放热,同时其中一种液体物料不耐高温的情况下,上述的滴加方式与实验室规模的实验相比,会使收率明显下降,即产生所谓的“放大效应”。为消除上述的放大效应,有必要改进直接滴加的加料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应釜投料辅助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反应釜投料辅助装置,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搅拌,所述反应釜的内部设置有加料管,所述加料管包括壁管,所述加料管的表面开设有孔,所述加料管的上端固定有法兰,所述反应釜的内部设置有反应原材料,所述加料管的左侧上端连接有高位槽,所述加料管中段设置有液体输送泵,本申请通过在反应釜开动搅拌的情况下,使高位槽中的液体产生压力或者使用液体输送泵将高位槽中的液体物料打入反应釜,这时高位槽中物料由于压力会以喷射的细流从每一个孔中喷出,而反应釜中的物料在搅拌的作用下冲刷细流,保证了快速而均匀的混合,从而有效消除了放大效应。

3、优选的,所述搅拌杆,设置在反应釜的内部,且搅拌杆位于在加料管的右侧。

4、优选的,所述加料管部分钻有孔,所述高位槽中的料液直接以管道或通过液体输送泵与加料管相连。

5、优选的,所述加料管的左侧上端与高位槽相连接,加料管的右侧下端与反应釜相连接。

6、优选的,所述加料管的周围和上下钻有孔,孔的孔径为0.1-2mm,且孔的数量为若干个。

7、优选的,所述反应釜的外部带有高位槽,高位槽下端设置的加料管通过液体输送泵与反应釜相连接。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反应釜投料辅助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9、本申请通过在反应釜开动搅拌的情况下,使高位槽中的液体产生压力或者使用液体输送泵将高位槽中的液体物料打入反应釜,这时高位槽中物料由于压力会以喷射的细流从每一个孔中喷出,而反应釜中的物料在搅拌的作用下冲刷细流,保证了快速而均匀的混合,从而有效消除了放大效应。



技术特征:

1.一种反应釜投料辅助装置,包括反应釜(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搅拌杆(2),所述反应釜(1)的内部设置有加料管(3),所述加料管(3)包括壁管(31),所述加料管(3)的表面开设有孔(32),所述加料管(3)的上端固定有法兰(33),所述反应釜(1)的内部设置有反应原材料(4),所述加料管(3)的左侧上端连接有高位槽(5),所述加料管(3)中段设置有液体输送泵(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投料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2),设置在反应釜(1)的内部,且搅拌杆(2)位于在加料管(3)的右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投料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管(3)部分钻有孔(32),所述高位槽(5)中的料液直接以管道或通过液体输送泵(6)与加料管(3)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投料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管(3)的左侧上端与高位槽(5)相连接,加料管(3)的右侧下端与反应釜(1)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投料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管(3)的周围和上下钻有孔(32),所述孔(32)的孔径为0.1--2mm,且孔(32)的数量为若干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投料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的外部带有高位槽(5),高位槽(5)下端设置的加料管(3)通过液体输送泵(6)与反应釜(1)相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反应釜投料辅助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反应釜投料辅助装置,该反应釜投料辅助装置,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搅拌,所述反应釜的内部设置有加料管,所述加料管包括壁管,所述加料管的表面开设有孔,所述加料管的上端固定有法兰,反应釜的内部设置有反应原材料,加料管的左侧上端连接有高位槽,加料管中段设置有液体输送泵。本申请通过在反应釜开动搅拌的情况下,使高位槽中的液体产生压力或者使用液体输送泵将高位槽中的液体物料打入反应釜,这时高位槽中物料由于压力会以喷射的细流从每一个孔中喷出,而反应釜中的物料在搅拌的作用下冲刷细流,保证了快速而均匀的混合,从而有效消除了放大效应。

技术研发人员:潘慧,张俊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潘慧
技术研发日:2023010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