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纺布添加可降解粉料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99463发布日期:2023-06-18 00:22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纺布添加可降解粉料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无纺布,具体为一种无纺布添加可降解粉料的装置。


背景技术:

1、无纺布又称不织布、针刺棉、针刺无纺布等,采用聚酯纤维,涤纶纤维材质生产,经过针刺工艺制作而成,可做出不同的厚度、手感、硬度等,无纺布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轻薄、阻燃、无毒无味、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可用于不同的行业,比如隔音,隔热,电热片,口罩,服装,医用,填充材料等。

2、现有的无纺布通常不含有可降解粉料,当无纺布不使用时,无纺布无法自行进行降解,导致污染环境,少数用设备对无纺布进行添加可降解粉料时,通常出料的速度是固定的,当生产速度发生变化时,容易导致添加地不够均匀,同时添加装置通常是固定在一个地方,当长时间使用后,其添加装置的内壁沾有大量的粉料,很难对其添加装置的内壁进行清理。

3、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无纺布添加可降解粉料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纺布添加可降解粉料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纺布添加可降解粉料的装置,包括外置壳体,所述外置壳体的一侧面固定安装有l形支撑杆,所述l形支撑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表面贯穿开设有槽口,所述外置壳体的内壁放置有内置壳体,所述外置壳体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内置壳体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内置壳体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螺纹安装有螺栓,所述内置壳体的表面设置有搅拌机构。

3、优选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第二固定板、第二电机、第二转动杆和搅拌叶,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搅拌叶。

4、优选的,所述外置壳体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和转动柱呈转动安装,所述内置壳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把手。

5、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和转动柱的表面相贴合,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和转动柱的表面相贴合,使得转动柱的转动更加稳定,同时增加了密封性,不会产生漏料的情况。

6、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的表面和外置壳体的表面相贴合,所述外置壳体的一侧和螺栓的表面呈螺纹安装,使得内置壳体能够更好地贴合在外置壳体的内部。

7、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和螺栓的数量为两组,且呈对称设置。

8、优选的,所述搅拌叶的数量为多组,且呈阵列设置,增加了搅拌的效率。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动杆进行转动,第一转动杆带动转动柱进行转动,使得槽口到达内置壳体的下方,使得可降解粉料落到无纺布的表面对其无纺布进行添加,当生产速度产生变化时,通过第一电机带动转动柱进行转动,使得槽口在内置壳体的下方变多或变少,增大或减小了出料的速度,使得适配生产速度的变化,当工作完毕后,通过第一电机带动转动柱进行转动,使得转动柱无槽口的一面达到内置壳体的下方堵住出料口即可,当长时间使用后,工作人员卸下螺栓,抓取把手将内置壳体拿出,即可对内置壳体的内部进行清理,达到了控制出料的速度且可以拿出添加装置的内壁进行清理的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无纺布添加可降解粉料的装置,包括外置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置壳体(1)的一侧面固定安装有l形支撑杆(2),所述l形支撑杆(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杆(4),所述第一转动杆(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动柱(5),所述转动柱(5)的表面贯穿开设有槽口(6),所述外置壳体(1)的内壁放置有内置壳体(7),所述外置壳体(1)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凹槽(8),所述内置壳体(7)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凹槽(9),所述内置壳体(7)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板(10),所述第一固定板(10)的一侧螺纹安装有螺栓(11),所述内置壳体(7)的表面设置有搅拌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纺布添加可降解粉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第二固定板(12)、第二电机(13)、第二转动杆(14)和搅拌叶(15),所述第二固定板(1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3),所述第二电机(13)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杆(14),所述第二转动杆(14)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搅拌叶(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纺布添加可降解粉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置壳体(1)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板(16),所述支撑板(16)的一侧和转动柱(5)呈转动安装,所述内置壳体(7)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把手(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纺布添加可降解粉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8)的内壁和转动柱(5)的表面相贴合,所述第二凹槽(9)的内壁和转动柱(5)的表面相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纺布添加可降解粉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10)的表面和外置壳体(1)的表面相贴合,所述外置壳体(1)的一侧和螺栓(11)的表面呈螺纹安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纺布添加可降解粉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10)和螺栓(11)的数量为两组,且呈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纺布添加可降解粉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15)的数量为多组,且呈阵列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纺布添加可降解粉料的装置,包括外置壳体,所述外置壳体的一侧面固定安装有L形支撑杆,所述L形支撑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表面贯穿开设有槽口,所述外置壳体的内壁放置有内置壳体,所述外置壳体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凹槽。当生产速度产生变化时,通过第一电机带动转动柱进行转动,使得槽口在内置壳体的下方变多或变少,增大或减小了出料的速度,使得适配生产速度的变化,工作人员卸下螺栓,抓取把手将内置壳体拿出,即可对内置壳体的内部进行清理,达到了控制出料的速度且可以拿出添加装置的内壁进行清理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谢明,谢皓骏,黎智豪,吴德军,廖道源,程方敏,陈汉明,孙杰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科纶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