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淀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87849发布日期:2023-12-07 01:39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沉淀池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沉淀池,特别涉及一种沉淀池。


背景技术:

1、废水排放的过程中需要经过沉淀池进行沉淀,而工厂废水直接排放时通常温度较高,需要冷却后才能进行更好的沉淀,避免生物降解废水时出现因温度过高而失效的现象。因此,提出一种沉淀池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沉淀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沉淀池,包括沉淀池本体、电机,所述沉淀池本体为矩形沉淀池本体,所述沉淀池本体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承重块的表面一侧,所述电机的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顶部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相互啮合传动,所述沉淀池本体远离主动齿轮的一侧内壁中固定连接有第一环形滑槽,所述第一环形滑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环形滑块,所述第一环形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刷毛,所述转动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柱,所述传动柱的另一端与从动齿轮固定连接,所述沉淀池本体的一侧内壁中固定连接有第二环形滑槽,所述第二环形滑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环线滑块,所述第二环线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清理杆,所述清理杆的另一端贯穿沉淀池本体的内壁与从动齿轮固定连接且清理杆伸出从动齿轮的内壁,所述清理杆上固定连接有清洗组件。

3、优选的,所述清洗组件包括第一塞子、清洁棉和导流孔,所述第一塞子活动连接在清理杆伸出从动齿轮内壁的一端,所述清洁棉固定连接在清理杆的中部,所述清理杆的内部设有多组导流孔,所述导流孔与清洁棉的表面连接。

4、优选的,所述沉淀池本体的内壁中固定连接有导出口,所述导出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流管,所述第二导流管设有多组,所述第二导流管的另一侧贯穿沉淀池本体的内壁与第一导流管固定连接。

5、优选的,所述第二导流管的外圈上固定连接有金属管道,所述金属管道设有多组,金属管道靠近从动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金属连通管,所述金属管道通过设置在其上的金属连通管与另一组金属管道固定连接。

6、优选的,所述沉淀池本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入水口,所述沉淀池本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出水口,沉淀池本体与出水口上下分布。

7、优选的,所述沉淀池本体的一侧内壁中固定设置有金属入液口,所述金属入液口伸出沉淀池本体的内壁,金属入液口伸出的一面活动连接有第二塞子。

8、优选的,所述沉淀池本体的底面两侧分别设置有两组支撑腿,所述支撑腿底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承重块。

9、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0、本实用新型通过金属管道对第二导流管的缠绕设置,使得金属管道的散热面积更大,第二导流管的传热效果更快,实现快速带走第二导流管内部热量的效果,利用流通的冷却剂或者冷水对高温废水进行快速冷却;

11、本实用新型中的刷毛能够对沉淀池本体内壁中存在的锈垢进行清理,杜绝了锈垢过多导致管路堵塞的可能,使得整个冷凝器的工作可以更加稳定的进行,同时也提高了冷凝器的使用寿命;

12、本实用新型中的清洁棉能对沉淀池本体内壁中的锈垢进行涂抹清洗液,刷毛能够对沉淀池本体内壁中的锈垢进行刷拭,实现了清理过程简单方便、清理效果良好的目标。



技术特征:

1.一种沉淀池,包括沉淀池本体(3)、电机(13),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本体(3)为矩形沉淀池本体,所述沉淀池本体(3)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电机(13)固定连接在承重块(23)的表面一侧,所述电机(13)的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14),所述主动齿轮(14)的顶部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10),从动齿轮(10)与主动齿轮(14)相互啮合传动,所述沉淀池本体(3)远离主动齿轮(14)的一侧内壁中固定连接有第一环形滑槽(8),所述第一环形滑槽(8)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环形滑块(7),所述第一环形滑块(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柱(5),所述转动柱(5)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刷毛(4),所述转动柱(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柱(1),所述传动柱(1)的另一端与从动齿轮(10)固定连接,所述沉淀池本体(3)的一侧内壁中固定连接有第二环形滑槽(22),所述第二环形滑槽(2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环线滑块(21),所述第二环线滑块(2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清理杆(17),所述清理杆(17)的另一端贯穿沉淀池本体(3)的内壁与从动齿轮(10)固定连接且清理杆(17)伸出从动齿轮(10)的内壁,所述清理杆(17)上固定连接有清洗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组件包括第一塞子(15)、清洁棉(18)和导流孔(19),所述第一塞子(15)活动连接在清理杆(17)伸出从动齿轮(10)内壁的一端,所述清洁棉(18)固定连接在清理杆(17)的中部,所述清理杆(17)的内部设有多组导流孔(19),所述导流孔(19)与清洁棉(18)的表面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本体(3)的内壁中固定连接有导出口(9),所述导出口(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流管(12),所述第二导流管(12)设有多组,所述第二导流管(12)的另一侧贯穿沉淀池本体(3)的内壁与第一导流管(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流管(12)的外圈上固定连接有金属管道(11),所述金属管道(11)设有多组,金属管道(11)靠近从动齿轮(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金属连通管(26),所述金属管道(11)通过设置在其上的金属连通管(26)与另一组金属管道(1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本体(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入水口(6),所述沉淀池本体(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出水口(16),沉淀池本体(3)与出水口(16)上下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本体(3)的一侧内壁中固定设置有金属入液口(25),所述金属入液口(25)伸出沉淀池本体(3)的内壁,金属入液口(25)伸出的一面活动连接有第二塞子(2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本体(3)的底面两侧分别设置有两组支撑腿(20),所述支撑腿(20)底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承重块(23)。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沉淀池,涉及到沉淀池技术领域,包括沉淀池本体、电机,沉淀池本体为矩形沉淀池本体,沉淀池本体的内部设有空腔,电机固定连接在承重块的表面一侧,电机的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的顶部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本技术通过金属管道对第二导流管的缠绕设置,使得金属管道的散热面积更大,第二导流管的传热效果更快,实现快速带走第二导流管内部热量的效果,利用流通的冷却剂或者冷水对高温废水进行快速冷却。

技术研发人员:李长伟,路海瑞,孙俊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安瑞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3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