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污泥干化的循环载气净化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36585发布日期:2023-05-12 11:53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污泥干化的循环载气净化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污泥处理,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污泥干化的循环载气净化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1、现有干燥系统运行过程主要为载气风机为干燥机提供载气,并维持干燥机内部负压运行,载气从载气冷凝器进入,再通过载气管道进入载气除雾器中部,进行气液分离,载气冷凝器中的污水以及载气除雾器中的污水集中从载气除雾器内排出,容易发生排水不畅的情况。

2、对于上述技术问题,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 216677607u的一种用于污泥干化的循环载气净化处理系统,以罐底分别增设三根能够形成涡流的冲洗管,并对排污进行重点设计增加了一台管道式污泥切割机和无堵塞污泥泵并增加了维修旁路,来解决现有技术中铺设的封闭式管道流量有限导致排水不畅的问题。

3、对于上述现有技术,虽然有效的解决了排水不畅的问题,但是冲洗管、污泥切割机和无堵塞污泥泵无疑增加了水资源和电资源的耗费,安装成本以及使用成本高,故而需要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且节能环保的循环载气净化处理系统,来对循环载气净化处理系统中的排水不畅以及溢流排污臭气大的问题进行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污泥干化的循环载气净化处理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循环载气净化处理系统中的排水不畅以及溢流排污臭气大的技术问题。

2、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用于污泥干化的循环载气净化处理系统,包括:载气除雾器、浮漂自动开关和无臭排污结构;

3、所述载气除雾器的外侧设置有载气进气端、载气风机引风端和污水进水端;

4、所述浮漂自动开关安装在所述载气除雾器的内侧,所述载气除雾器的外侧设置有溢流电控阀,所述溢流电控阀上设置有溢流排污管;

5、所述无臭排污结构设置在所述载气除雾器的下方,所述无臭排污结构包括排污渠、封闭排污管道和封闭挡板,所述封闭排污管道插接在所述排污渠内,所述封闭挡板设置在所述排污渠的顶部,其中,所述封闭排污管道的一端与所述载气除雾器的底部连接,所述封闭排污管道的前后侧均设置有与所述排污渠贴合的密封垫,所述封闭排污管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溢流排污管的底端贯穿所述封闭挡板并插入排污渠内。

6、进一步的,所述载气风机引风端与所述载气进气端的位置分别位于载气除雾器的两侧,且所述载气风机引风端位于所述载气进气端的上方,所述污水进水端位于所述载气进气端的下方。

7、进一步的,所述无臭排污结构还包括遮臭帘,所述遮臭帘设置在所述封闭挡板的左侧,且所述遮臭帘插接在所述排污渠内侧。

8、进一步的,所述排污渠的内底壁朝着所述封闭排污管道排污方向呈向下的斜面。

9、进一步的,所述溢流排污管的排出端朝向所述封闭排污管道的排污方向。

10、进一步的,所述载气除雾器的内侧设置有位置与所述载气进气端相对应的风力旋转组件,所述风力旋转组件的旋转端设置有两个贴合所述载气除雾器内底壁的清刮架。

11、进一步的,所述风力旋转组件包括扇形挡板、转轴和扇叶,所述扇形挡板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扇叶的数量为六个。

12、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扇形挡板从上至下排列的的设置在所述载气除雾器的内侧,所述转轴与两个所述扇形挡板均转动连接,六个所述扇叶均设置在所述转轴的外侧,且所述扇叶位于两个所述扇形挡板相对的一侧之间,其中,所述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清刮架。

13、进一步的,所述浮漂自动开关包括搁置环、挡位环、触控开关和浮漂环。

14、进一步的,所述挡位环和所述搁置环从上至下排列的设置在所述载气除雾器的内侧,所述浮漂环位于所述挡位环和所述搁置环相对的一侧之间,所述触控开关安装在所述挡位环的底部,其中,所述触控开关与所述溢流电控阀电连接。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无臭排污结构,以封闭排污管道悬空,将排污渠分为上下两个空间的方式,达到上方空间能够进行正常的地面积水的排出,下方空间能够进行除臭的溢流污水的排出;通过浮漂自动开关和溢流电控阀的配合下,自动的进行溢流排污,减轻了人力操控溢流排污的工作负担;通过风力旋转组件和清刮架的配合下,以载气作为动力源,以系统本身的载气流通动力进行防结垢,节能环保;整体结构简单,节能环保,成本低,易于推广。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污泥干化的循环载气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载气除雾器、浮漂自动开关和无臭排污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泥干化的循环载气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气风机引风端与所述载气进气端的位置分别位于载气除雾器的两侧,且所述载气风机引风端位于所述载气进气端的上方,所述污水进水端位于所述载气进气端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泥干化的循环载气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臭排污结构还包括遮臭帘,所述遮臭帘设置在所述封闭挡板的左侧,且所述遮臭帘插接在所述排污渠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污泥干化的循环载气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渠的内底壁朝着所述封闭排污管道排污方向呈向下的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污泥干化的循环载气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排污管的排出端朝向所述封闭排污管道的排污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泥干化的循环载气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气除雾器的内侧设置有位置与所述载气进气端相对应的风力旋转组件,所述风力旋转组件的旋转端设置有两个贴合所述载气除雾器内底壁的清刮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污泥干化的循环载气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旋转组件包括扇形挡板、转轴和扇叶,所述扇形挡板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扇叶的数量为六个。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污泥干化的循环载气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扇形挡板从上至下排列的设置在所述载气除雾器的内侧,所述转轴与两个所述扇形挡板均转动连接,六个所述扇叶均设置在所述转轴的外侧,且所述扇叶位于两个所述扇形挡板相对的一侧之间,其中,所述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清刮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泥干化的循环载气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漂自动开关包括搁置环、挡位环、触控开关和浮漂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污泥干化的循环载气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位环和所述搁置环从上至下排列的设置在所述载气除雾器的内侧,所述浮漂环位于所述挡位环和所述搁置环相对的一侧之间,所述触控开关安装在所述挡位环的底部,其中,所述触控开关与所述溢流电控阀电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用于污泥干化的循环载气净化处理系统,包括:载气除雾器、浮漂自动开关和无臭排污结构;所述载气除雾器的外侧设置有载气进气端、载气风机引风端和污水进水端;所述浮漂自动开关安装在所述载气除雾器的内侧,所述载气除雾器的外侧设置有溢流电控阀,所述溢流电控阀上设置有溢流排污管;所述无臭排污结构设置在所述载气除雾器的下方。本技术通过无臭排污结构,以封闭排污管道悬空,将排污渠分为上下两个空间的方式,达到上方空间能够进行正常的地面积水的排出,下方空间能够进行除臭的溢流污水的排出;通过浮漂自动开关和溢流电控阀的配合下,自动的进行溢流排污,减轻了人力操控溢流排污的工作负担。

技术研发人员:周越江,符超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楚澄生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