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搅拌站废水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59903发布日期:2023-05-25 04:26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搅拌站废水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搅拌站废水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1、混凝土搅拌站是用来集中搅拌混凝土的联合装置,又称混凝土预制场,混凝土搅拌站在结束生产后,需要对站内残留的大量混凝土废料进行及时清理,清洗废料后会产生包含泥、砂和碎石等原料的废水,而废水不能直接排放,一方面会造成污染,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原材料浪费。因此需要对废水中的泥、砂、碎石进行分离回收,通常采用的回收方式是,将混凝土废水排放至砂石分离机中,通过砂石分离机将废水中的砂、碎石与水分离,但是砂石分离机的购买成本高,使用维护成本高,而且分离后的水仍夹杂大量细小泥沙,还需要将水输送至带有滤网的过滤池中进行自然沉淀过滤。时间一长,过滤池的中滤网容易被泥沙堵塞,降低过滤效率。

2、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混凝土搅拌站废水过滤装置”(以下简称d1),其公开号为cn214990667u,授权公告日为2021年12月03日,该专利公开了一种通过滚筒筛来分离废水中的大量细小泥沙的装置,目的是避免泥沙堵塞过滤池中的过滤网。但是d1存在着设计缺陷,其倾斜设置的滚筒筛仅能适用在小流量的废水分离中,流量过大的废水会直接冲出滚筒筛,使得滚筒筛失去筛分作用。在工作量大时,会拖慢工期,增加劳动负担。

3、鉴于此,需要设计一种适用于混凝土搅拌站清洗后的废水过滤装置,具有低成本优势,并且能够适用于大流量的废水分离,同时解决大流量废水分离中产生的衍生问题,提高对砂石、泥和水的分离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搅拌站废水过滤装置,通过设置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维护成本低,能过滤大流量废水等特点,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描述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混凝土搅拌站废水过滤装置,包括分离池,分离池内设有隔板,隔板中开设有若干沥水孔,隔板下方为沉淀池,隔板上端面设有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上设有滑滤管道,滑滤管道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架顶部且倾斜设置的直板,直板较高一侧的末端设有进料管,较低一侧的末端设有排料管,进料管和排料管之间的直板上端面设有滑滤组件,滑滤组件包括设置在直板上端两侧的连续反复弯折的侧滤网,滑滤组件还包括盖设在两侧的侧滤网顶部之间的顶滤网,直板上开设有若干通槽,滑滤组件还包括设置在通槽中的底滤网,隔板上方的分离池侧壁开设有排料口,排料管穿设在排料口内。沉淀池的侧壁上端还设有出水管,下端还设有排泥管,排泥管上设有排泥阀。

4、本装置工作时,清洗搅拌站排出的大量废水通过废水管连接到滑滤管道的进料管内,通过进料管的引导进入滑滤组件中,在经过滑滤组件时,由于侧滤网连续反复弯折的结构作用,废水中的碎石不断撞击到向直板中部凸起的侧滤网上后向直板中部反弹,引起废水流动紊乱,减缓废水在滑滤管道中的流动速度,而废水中的液体撞击到侧滤网后会透过侧滤网流出滑滤管道,落入下方的隔板上,再配合通槽中的底滤网,起到加快沥水的作用,废水中的碎石经过足够长度的滑滤组件后,从排料管排出时会沥干水分。落到隔板上的液体和泥、砂透过沥水孔流入下方的沉淀池内,由于沥水孔分流了液体,因此当液体和泥、砂流入沉淀池时造成的冲击较小,难以造成水体扰动,加快了液体与泥、砂的沉淀分离效率。分离后的液体从沉淀池上方的出水口排出,泥砂通过底部的排泥管排出。

5、本装置利用连续反复弯折的侧滤网来降低废水流经滑滤管道的速度,使得废水中的液体和泥砂拥有更多时间来透过侧滤网、底滤网和顶滤网,也能减少滑滤管道的长度,减少装置的占地面积。废水中的液体在冲击侧滤网时,在冲击力的作用下更快地透出滤网,提高过滤效率。当细小的砂和泥堵塞滤网的孔隙时,碎石和液体的无序冲击会将滤网孔隙中夹杂的砂和泥震落、带走,防止了侧滤网、顶滤网和底滤网的堵塞。

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滑滤管道中包括至少两块直板,还包括比直板数量少一的弯管,直板和直板之间为上下分布,上方直板的较低一侧末端通过弯管与下方直板的较高一侧末端连接,侧滤网和顶滤网与弯管连接,进料管设置在最上方的直板的较高一侧末端,排料管设置在最下方的直板的较低一侧末端。

7、通过设置弯管,使得滑滤管道在减少占地面积的前提下增加整体长度,使得废水拥有足够长的过滤时间和空间。同时弯管也进一步降低废水的冲击力,减缓废水的流速。

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侧滤网包括固定安装在直板上端面的限位桩,限位桩按正弦三角函数曲线的走向分布,侧滤网还包括固定安装在限位桩上的网。

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直板的倾斜角度为5-8°。

10、5-8°的倾斜角度既能保证废水中的骨料能在重力作用下顺着直板滚落至排料管处,以便顺利排出,又能防止废水在过滤时向下流动太快。

1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直板上的通槽和通槽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0~20厘米。

12、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通槽为矩形槽,通槽的长度为35~45厘米,通槽的宽度为10~15厘米。

13、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侧滤网中的网的目数为12~16目,顶滤网的目数为12~16目,底滤网的目数为12~16目。

14、一般情况下,混凝土中极少使用到特细砂,12~16目的筛网的孔径能有效将粗砂(细度模数3.7~3.1)、中砂(细度模数3.0~2.3)和细砂(细度模数2.2~1.6)从废水中剥离出,使其留在滑滤通道内部,最后从排料管排出。目数越大,废水中的液体透过速度越慢。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6、1、本装置总体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其维护时主要维护侧滤网、顶滤网和底滤网,这些滤网均为外露设置的滤网,维护容易,维护成本较低。

17、2、通过设置带有连续反复弯折的侧滤网的滑滤管道,能降低大流量废水排出的情况下,废水流经滑滤管道的速度,使得废水中的液体和泥砂拥有更多时间来透过侧滤网、底滤网和顶滤网,并且废水中的液体在冲击侧滤网时,在冲击力的作用下更快地透出滤网,提高过滤效率。同时该结构也能减少滑滤管道的长度,减少装置的占地面积。该结构同时还带有自清洁功能,当细小的砂和泥堵塞滤网的孔隙时,碎石和液体的无序冲击会将滤网孔隙中夹杂的砂和泥震落、带走,防止了侧滤网、顶滤网和底滤网的堵塞。最终,有效地分离废水中的碎石、砂,使其通过滑滤管道后,滤干水分排出。

18、3、通过设置带有若干沥水孔的隔板,落到隔板上的液体和泥、砂透过沥水孔流入下方的沉淀池内,由于沥水孔分流了液体,因此当液体和泥、砂流入沉淀池时造成的冲击较小,难以造成水体扰动,加快了液体与泥、砂的沉淀分离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混凝土搅拌站废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池,分离池内设有隔板,隔板中开设有若干沥水孔,隔板下方为沉淀池,隔板上端面设有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上设有滑滤管道,所述滑滤管道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架顶部且倾斜设置的直板,所述直板较高一侧的末端设有进料管,较低一侧的末端设有排料管,进料管和排料管之间的直板上端面设有滑滤组件,所述滑滤组件包括设置在直板上端两侧的连续反复弯折的侧滤网,所述滑滤组件还包括盖设在两侧的侧滤网顶部之间的顶滤网,所述直板上开设有若干通槽,所述滑滤组件还包括设置在通槽中的底滤网,所述隔板上方的分离池侧壁开设有排料口,排料管穿设在排料口内,所述沉淀池的侧壁上端还设有出水管,下端还设有排泥管,排泥管上还设有排泥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搅拌站废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滤管道中包括至少两块直板,还包括比直板数量少一的弯管,直板和直板之间为上下分布,上方直板的较低一侧末端通过弯管与下方直板的较高一侧末端连接,侧滤网和顶滤网与弯管连接,进料管设置在最上方的直板的较高一侧末端,排料管设置在最下方的直板的较低一侧末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搅拌站废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滤网包括固定安装在直板上端面的限位桩,限位桩按正弦三角函数曲线的走向分布,所述侧滤网还包括固定安装在限位桩上的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搅拌站废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板的倾斜角度为5-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搅拌站废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板上的通槽和通槽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0~20厘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搅拌站废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为矩形槽,通槽的长度为35~45厘米,通槽的宽度为10~15厘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搅拌站废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滤网中的网的目数为12~16目,顶滤网的目数为12~16目,底滤网的目数为12~16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搅拌站废水过滤装置,包括分离池,分离池内设有隔板,隔板中开设有沥水孔,隔板下方为沉淀池,隔板上端面设有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上设有滑滤管道,滑滤管道包括设置在直板上端两侧的连续反复弯折的侧滤网,滑滤组件还包括盖设在两侧的侧滤网顶部之间的顶滤网,直板上开设有若干通槽,滑滤组件还包括设置在通槽中的底滤网,隔板上方的分离池侧壁开设有排料口,排料管穿设在排料口内。沉淀池的侧壁上端还设有出水管,下端还设有排泥管,排泥管上设有排泥阀。本装置总体具有低成本优势,并且通过滑滤管道解决大流量的废水分离问题,提高对砂石、泥和水的分离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口海岛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