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氨酯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09300发布日期:2023-06-08 15:52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聚氨酯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反应釜,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聚氨酯反应釜。


背景技术:

1、聚氨酯为一种材料的统称,聚氨酯的分类有很多中,例如聚氨酯树脂、聚氨酯胶体、水性聚氨酯以及脂肪族聚氨酯等等,在对聚氨酯进行制备时需要使用到反应釜,反应釜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得到了极大的改进,已经可以通过plc对设置在反应釜内部的传感器的数据进行分析自动的反应釜的温度进行控制,方便了对聚氨酯进行制备,使制备出的聚氨酯的纯净度得到了提升。

2、然而现有的反应釜在对聚氨酯树脂的合成反应物料进行搅拌时,由于合成反应物料粘性较大,难以对靠近釜壁的部分进行充分的搅拌,影响聚氨酯树脂的质量均一性,若在靠近釜壁的部分多安装搅拌浆,虽可以能够提高搅拌效果,但与之带来的就是搅拌浆存在的清理死角会成倍增加,合成反应物会大量粘黏在搅拌浆上,不便于人员清理,因此,为了提高对聚氨酯树脂的搅拌效果,并且方便对搅拌浆进行清理,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聚氨酯反应釜。


技术实现思路

1、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氨酯反应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反应釜不易对靠近釜壁的部分进行充分的搅拌,影响聚氨酯树脂的质量均一性,而且用于搅拌的搅拌浆存在大量清理死角,不便于人员清理的问题。

3、2.技术方案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聚氨酯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主体,所述反应釜主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盖体,所述盖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端贯穿盖体并固定连接有行星机构,所述行星机构设置在盖体的下端,所述行星机构的下端设置有四个螺旋搅拌杆,所述行星机构包括内齿环、游星齿轮和主齿轮,所述内齿环固定连接在盖体的下端,所述游星齿轮共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螺旋搅拌杆分别设置在四个游星齿轮的下端,所述游星齿轮与盖体的下端构成转动连接,所述主齿轮固定连接在搅拌电机的输出端,所述内齿环、游星齿轮和主齿轮之间相啮合。

6、进一步的,所述游星齿轮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衔接柱,所述盖体的下端开设有环形限位槽,所述衔接柱延伸至环形限位槽的内腔。

7、进一步的,所述反应釜主体的外圆周面设置有观察区,所述观察区采用双层真空玻璃材质制成。

8、进一步的,所述反应釜主体的外圆周面固定连接有衔接框,所述衔接框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挡板。

9、进一步的,所述游星齿轮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对接筒,所述对接筒的外圆周面嵌设有t形块,所述螺旋搅拌杆的上端开设有对接槽,所述t形块的一端贯穿对接筒并于对接槽相嵌合,所述t形块通过螺栓与对接筒的外圆周面构成固定连接。

10、3.有益效果

11、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2、(1)本方案通过设置行星机构,可以实现能够对靠近釜壁的部分进行充分的搅拌,通过搅拌电机带动行星机构中的主齿轮进行转动,转动的主齿轮再配合上内齿环的限位,使得游星齿轮在围绕主齿轮进行转动的同时,其自身也将发生转动,游星齿轮的自转带动螺旋搅拌杆对靠近釜壁的部分靠近釜壁的部分进行搅拌,螺旋搅拌杆在自转的同时还能围绕主齿轮进行转动,从而能够对全部的合成反应物料再次进行充分搅拌,极大提高聚氨酯树脂的质量均一性。

13、(2)本方案通过设置螺旋搅拌杆,可以实现确保搅拌效果的同时,降低清理死角,由于螺旋搅拌杆的螺旋状特性,当螺旋搅拌杆在跟随游星齿轮同步自转时,螺旋搅拌杆会对靠近釜壁的部分进行大范围搅拌,确保其搅拌效果,而且,螺旋搅拌杆表面较为光滑,合成反应物料即使能够粘黏在螺旋搅拌杆的表面,由于几乎不存在清理死角,也以及方便人员清理。

14、(3)本方案通过设置对接筒和t形块,可以实现能够对螺旋搅拌杆进行拆卸,螺旋搅拌杆上端能够嵌入对接筒内,随后可将t形块贯穿对接筒的外圆周面并于螺旋搅拌杆上的对接槽相嵌合,最后通过螺栓将t形块固定在对接筒上,以确保螺旋搅拌杆的稳定安装,拧出螺栓,抽出t形块,便可对螺旋搅拌杆进行拆卸,方便人员对螺旋搅拌杆进行更加精细的清理,也便于对损坏的螺旋搅拌杆进行更换。



技术特征:

1.一种聚氨酯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主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盖体(2),所述盖体(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搅拌电机(3),所述搅拌电机(3)的输出端贯穿盖体(2)并固定连接有行星机构(4),所述行星机构(4)设置在盖体(2)的下端,所述行星机构(4)的下端设置有四个螺旋搅拌杆(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游星齿轮(4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衔接柱(421),所述盖体(2)的下端开设有环形限位槽(21),所述衔接柱(421)延伸至环形限位槽(21)的内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主体(1)的外圆周面设置有观察区(11),所述观察区(11)采用双层真空玻璃材质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主体(1)的外圆周面固定连接有衔接框(12),所述衔接框(1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挡板(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游星齿轮(4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对接筒(422),所述对接筒(422)的外圆周面嵌设有t形块(423),所述螺旋搅拌杆(5)的上端开设有对接槽(51),所述t形块(423)的一端贯穿对接筒(422)并于对接槽(51)相嵌合,所述t形块(423)通过螺栓与对接筒(422)的外圆周面构成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聚氨酯反应釜,属于反应釜技术领域,一种聚氨酯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主体,它可以实现通过搅拌电机带动行星机构中的主齿轮进行转动,转动的主齿轮再配合上内齿环的限位,使得游星齿轮在围绕主齿轮进行转动的同时,其自身也将发生转动,游星齿轮的自转带动螺旋搅拌杆进行转动,由于螺旋搅拌杆的螺旋状特性,当螺旋搅拌杆在跟随游星齿轮同步自转时,螺旋搅拌杆会对靠近釜壁的部分进行大范围搅拌,确保其搅拌效果,螺旋搅拌杆表面较为光滑,由于几乎不存在清理死角,也以及方便人员清理,螺旋搅拌杆在自转的同时还能围绕主齿轮进行转动,从而能够对全部的合成反应物料再次进行充分搅拌。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达,张海亮,任旺,田字藤,钱正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厂回族自治县远洋嘉业保温建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