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盐内循环热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96958发布日期:2023-08-10 05:16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废盐内循环热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废盐内循环热解装置,涉及废盐资源化利用处理处置领域。


背景技术:

1、目前废盐热解装备形式多种多样,其外热式热解装备或多或少都存在以下问题,废盐含有机物多易粘壁设备如果不能及时除掉壁上物料严重影响设备传热和运行;回转窑设备热解气携带的粉尘量大易堵塞管道影响设备长周期运行;现在项目规模较大,单套热解装备处理量小,需要上多套装备,项目占地大设备投资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废盐内循环热解装置。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废盐内循环热解装置,包括内循环主驱动机构、热解炉一、热解炉二、内循环板主箱体、内循环板副箱体、管链式机构; 热解炉一、热解炉二连接在内循环板主箱体和内循环板副箱体之间,内循环主驱动机构位于内循环板主箱体中,用于驱动管链式机构在热解炉一和热解炉二内做循环运动,热解炉一和热解炉二结构相同,热解炉一和热解炉二上分别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用于废盐的进出料。

3、进一步的,热解炉一和热解炉二均包括内筒体,内筒体依次分为进料段、热解段、过渡段、废盐冷却段和出料段;进料段上开设有进料口、出料段上开设有出料口;

4、热解炉一的进料段连接内循环板主箱体,热解炉一的出料段连接内循环板副箱体;热解炉二的进料段连接内循环板副箱体,热解炉二的出料段连接内循环板主箱体;管链式机构中管链的运动方向从热解炉的进料段到出料段。

5、进一步的,进料口开设在进料段上,出料口开设在出料段上;在废盐热解段的内筒体表面设置有外筒体,内筒体和外筒体之间设置有螺旋烟气通道;热解段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烟箱和出烟箱,进烟箱上开设有进烟口、出烟箱上开设有出烟口;内筒体上开设有热解气出口,烟气流向与管链运动方向互为逆向。

6、进一步的,在废盐冷却段,内筒体表面设置有夹套,在冷却段底部的夹套上设置有冷却水进口,所述冷却水进口靠近出料段,在冷却段顶部的夹套上设置有冷却水出口,所述冷却水出口靠近进料段,冷却水流向与管链运动方向相反。

7、进一步的,热解段长度大于废盐冷却段。

8、进一步的,热解段采用高温烟气间壁加热,废盐冷却段采用冷却水间壁冷却。

9、进一步的,过渡段长度为内筒体直径的1/3—2/3长,并采用保温材料包裹。

10、进一步的,管链式机构包括刮片和管链条,刮片为圆形,其直径比内筒体内径小1-4mm,刮片上端有扇形缺口,其扇形缺口为内筒体内径1/5—2/5高。

11、进一步的,内筒体的横截面为圆凸形结构,内筒体上开设有热解气出口,具体是,在内筒体凸出部分上,内筒体凸出部分高度为热解气出口半径长度,凸出部分宽度大于热解气出口直径。

12、进一步的,内循环板主箱体内设置有四套无动力清洁刷,每套无动力清洁刷为两个,均位于管链机构的两侧,内循环板副箱体内设置六套有动力清洁刷,每套有动力清洁刷为两个,均位于管链机构的两侧。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克服了现有热解装置中存在物料粘结装置壁面,热解气携带粉尘堵塞管道,处理效果不理想,单套热解装置量小,处理能力不灵活,热效率低,装置不能连续化、长周期稳定运行等问题。

14、(1)采用内筒体内设置管链式机构的方式,避免物料粘壁,以此提高设备传热及稳定运行。

15、(2)采用内筒体与外筒体之间设置螺旋烟气通道,大大提高烟气的利用率及传热效果。

16、(3)采用电机驱动管链式机构在热解炉一和热解炉二内运行的方式,使热解炉一和热解炉二成为一体,单套热解炉处理规模大;也可单独运行一条热解炉,热解炉的处理能力可以灵活调整。



技术特征:

1.一种废盐内循环热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循环主驱动机构、热解炉一、热解炉二、内循环板主箱体、内循环板副箱体、管链式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废盐内循环热解装置,其特征在于,热解炉一和热解炉二均包括内筒体,内筒体依次分为进料段、热解段、过渡段、废盐冷却段和出料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废盐内循环热解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料口开设在进料段上,出料口开设在出料段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废盐内循环热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废盐冷却段,内筒体表面设置有夹套,在冷却段底部的夹套上设置有冷却水进口,所述冷却水进口靠近出料段,在冷却段顶部的夹套上设置有冷却水出口,所述冷却水出口靠近进料段,冷却水流向与管链运动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废盐内循环热解装置,其特征在于,热解段长度大于废盐冷却段。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废盐内循环热解装置,其特征在于,热解段采用高温烟气间壁加热,废盐冷却段采用冷却水间壁冷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废盐内循环热解装置,其特征在于,过渡段长度为内筒体直径的1/3—2/3长,并采用保温材料包裹。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废盐内循环热解装置,其特征在于,管链式机构包括刮片和管链条,刮片为圆形,其直径比内筒体内径小1-4mm,刮片上端有扇形缺口,其扇形缺口为内筒体内径1/5—2/5高。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废盐内循环热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内筒体的横截面为圆凸形结构,内筒体上开设有热解气出口,具体是,在内筒体凸出部分上,内筒体凸出部分高度为热解气出口半径长度,凸出部分宽度大于热解气出口直径。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废盐内循环热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内循环板主箱体内设置有四套无动力清洁刷,每套无动力清洁刷为两个,均位于管链机构的两侧,内循环板副箱体内设置六套有动力清洁刷,每套有动力清洁刷为两个,均位于管链机构的两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废盐内循环热解装置,涉及废盐资源化利用处理处置领域。热解炉一与热解炉二通过内循环板主箱体和内循环板副箱体连接。热解炉分为内外筒体,内外筒体相对静止,通过内循环主驱动机构带动管链式机构运动,管链式机构的运动带动废盐的移动。废盐在管链式机构的带动下在热解段与烟气间壁换热加热,在冷却段与冷却水间壁换热冷却。热解炉一和热解炉二可以联合工作也可单独工作。本技术是解决废盐热解过程废盐粘结设备壁面,热解气携带粉尘堵塞管道,热解效果不佳、热效率低、单套处理规模小等工程问题,具有能耗低,操作简便,处理效果好,设备连续化、长周期稳定运行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常玉乐,刘军,戴昕,郭燕,赵慧慧,潘天琪,冉根柱,李钦钦,刘坚,高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万德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