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轴式冲击破的破碎腔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14785发布日期:2023-07-07 15:55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轴式冲击破的破碎腔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破碎机,具体涉及一种立轴式冲击破的破碎腔结构。


背景技术:

1、立轴式冲击破俗称制砂机,广泛应用于各种矿石的整形和制砂,石料进入转子体内并在转子体的高速转动下进入不同的发射抛射出去,冲击到破碎腔内进行强烈的自粉碎,因此立轴式破碎机的两大易磨损件分别是转子体和破碎腔。根据石料的破碎要求,立轴式冲击破的破碎腔被分为两种:一种是石打铁模式,其通过在破碎腔内设置铁钻,这类破碎腔主要用于制砂;另一种是石打石模式,其通过在破碎腔内壁设置便于形成料垫的凸起形成石打石破碎腔。但现有的破碎腔通常为一体结构,在石打石模式中,破碎腔内为便于积料形成料垫,会在腔体内设置多个绕着腔体内壁周向布置的筋板,筋板即可便于积料形成料垫,也可作为反击层。

2、目前,通常将筋板焊接破碎腔的腔体内壁上,例如:专利公开号为“cn102921520a”的中国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立轴式破碎机的破碎腔结构,其通过将破碎腔由拼合的下破碎腔和上破碎腔构成的方式,降低现有的整体更换的维护成本。该文件中记载了在下破碎腔上焊接有较高的连接筋板,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下破碎腔的腔体内壁由于衬料的保护,磨损程度往往低于连接筋板,采用此种方式,连接筋板一旦损坏仍然需要对破碎腔整体进行更换,此时仍然存在更换难度大,增加生产、维护成本的问题,且该申请中下破碎腔直接与立轴破筒体固定连接,连接筋板直接固定于下破碎腔的内壁上,在衬料的形成过程中,石料还会直接击打到立轴破筒体底壁上,一旦立轴破筒体损坏,还会造成破碎机整体难以继续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轴式冲击破的破碎腔结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立轴式冲击破的破碎腔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端与进料仓连接,下端与出料仓连接;石打石组件,所述石打石组件可拆卸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石打石组件包括积料筒,所述积料筒内侧固定有若干个竖向安装板,每一所述竖向安装板上可拆卸固定有月牙筋板,所述月牙筋板的两端分别设有圆环底板及圆环顶板,所述圆环底板的外沿与所述积料筒内壁固定,所述圆环顶板的外侧底部通过点焊与所述积料筒的顶部固定;分料斗,所述分料斗设于所述壳体的中心处,所述分料斗包括架筒及多个沿所述架筒的外侧壁均匀布置的架臂,所述架臂的另一端可拆卸固定在所述圆环顶板上,所述架筒的中心处设有过料筒,所述过料筒的下端伸入分料器内。

3、进一步地,所述竖向安装板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月牙筋板上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上设有固定螺栓,固定螺栓的螺杆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与固定螺母连接。

4、进一步地,所述架筒包括两端开口的上圆筒及下端开口的下圆筒,所述上圆筒的下端固定在下圆筒的顶壁上,所述下圆筒的下端套设在分料器的上端外侧,所述下圆筒的顶壁中心处设有过料筒安装位,所述过料筒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过料筒安装位内。

5、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外筒,所述外筒的下端固定有壳体底板,所述壳体底板中心处开设过料孔,所述壳体底板上围绕过料孔设有第一环挡板。

6、进一步地,所述圆环底板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环挡板的外径,所述圆环底板与壳体底板、第一环挡板之间形成积料凹槽。

7、进一步地,所述外筒的外壁上设有若干个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底部与所述壳体底板固定。

8、进一步地,所述圆环顶板的内侧固定有沿垂直方向延伸的第二环挡板。

9、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外侧设有加强环,所述加强环上设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上通过销轴固定有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远离销轴的一端穿过进料仓的底板上的连接孔与连接螺母固定。

10、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将石打石组件可拆卸设置在壳体内,可方便整体更换石打石组件,且由于石打石组件中设置有积料筒、圆环顶板及圆环底板,可避免石料击打到壳体,造成壳体损害的情况;通过将石打石组件中的月牙筋板与积料筒内壁上的竖向安装板可拆卸连接,可方便对损坏的月牙筋板进行单独更换;石打石组件中圆环顶板与积料筒的顶部采用点焊方式固定,不仅方便揭开圆环顶板,取出月牙筋板,进而方便对月牙筋板进行更换,圆环顶板还可堆积石料,减轻石料破碎时对壳体上部的磨损;圆环底板与积料筒内壁固定,即可作为月牙筋板的支撑,也可使石料堆积在圆环底板上形成料垫,此时积料筒与圆环底板、圆环顶板之间形成核心破碎区域;多辅架的架臂用于对架筒进行支撑,架筒中心处的过料筒用于将进料仓内的部分石料引入到分料器中。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不仅可避免碎石击打壳体,对破碎机的壳体进行保护,增加破碎机壳体的使用寿命,还可对石打石组件进行整体拆除,方便在壳体内更换新的石打石组件,或是更换为石打铁组件以适应对石料破碎的不同要求;也可对破碎腔中的月牙筋板进行单独更换以减少更换难度、降低维护成本。

1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立轴式冲击破的破碎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轴式冲击破的破碎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安装板(402)上设有第一安装孔(4021),所述月牙筋板(403)上设有第二安装孔(4031),第一安装孔(4021)上设有固定螺栓(406),固定螺栓(406)的螺杆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4031)与固定螺母(407)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轴式冲击破的破碎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架筒(501)包括两端开口的上圆筒(5011)及下端开口的下圆筒(5012),所述上圆筒(5011)的下端固定在下圆筒(5012)的顶壁上,所述下圆筒(5012)的下端套设在分料器(600)的上端外侧,所述下圆筒(5012)的顶壁中心处设有过料筒安装位(5013),所述过料筒(503)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过料筒安装位(5013)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轴式冲击破的破碎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包括外筒(101),所述外筒(101)的下端固定有壳体底板(102),所述壳体底板(102)中心处开设过料孔(103),所述壳体底板(102)上围绕过料孔(103)设有第一环挡板(10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轴式冲击破的破碎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底板(404)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环挡板(104)的外径,所述圆环底板(404)与壳体底板(102)、第一环挡板(104)之间形成积料凹槽(10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轴式冲击破的破碎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101)的外壁上设有若干个加强筋(106),所述加强筋(106)的底部与所述壳体底板(102)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立轴式冲击破的破碎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顶板(405)的内侧固定有沿垂直方向延伸的第二环挡板(4051)。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立轴式冲击破的破碎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外侧设有加强环(107),所述加强环(107)上设有安装支架(108),所述安装支架(108)上通过销轴固定有连接螺栓(1081),所述连接螺栓(1081)远离销轴的一端穿过进料仓(200)的底板上的连接孔(201)与连接螺母(1082)固定。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立轴式冲击破的破碎腔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端与进料仓连接,下端与出料仓连接;石打石组件,所述石打石组件可拆卸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石打石组件包括积料筒,所述积料筒内侧固定有若干个竖向安装板,每一所述竖向安装板上可拆卸固定有月牙筋板,所述月牙筋板的两端分别设有圆环底板及圆环顶板,所述圆环底板的外沿与所述积料筒内壁固定,所述圆环顶板的外侧底部通过点焊与所述积料筒的顶部固定;多辐架,所述多辐架设于所述壳体的中心处,所述多辐架包括架筒及多个沿所述架筒的外侧壁均匀布置的架臂,所述架臂的另一端可拆卸固定在所述圆环顶板上,所述架筒的中心处设有过料筒,所述过料筒的下端伸入分料器内。

技术研发人员:黄崇威,王小波,王建,朱永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市砂特励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