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破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99871发布日期:2023-08-10 06:43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破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回收,具体为一种混凝土破碎装置。


背景技术:

1、混凝土是由凝胶材料、骨料和水按适当比例配置,再经过一定时间硬化而成的复合材料的统称,是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人工土木建筑材料,混凝土的硬度高、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

2、混凝土用量较大,同时在人工合成的产品中属于性质较为优良的材料,回收后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

3、现有的卧式混凝土破碎加工装置,都是采用一次性上下料,在上下料时,都需要对其进行停机,然后再进行上下料的操作,降低了混凝土破碎的效率。

4、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混凝土破碎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破碎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破碎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多组定位柱,多组所述定位柱之间固定连接有外筒,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同轴固定有一号齿轮,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同轴固定有二号齿轮,所述二号齿轮与一号齿轮之间相啮合,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内侧连接有稳定轴,所述传动轴与稳定轴之间固定连接有内筒,且内筒位于外筒的内部,所述内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稳定架,所述内筒的内部设置有多组磨球,所述外筒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内筒的底部开设有多组排出孔,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接收框,所述接收框位于出料口的正下方,所述外筒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驱动电机控制内筒旋转,通过内部的磨球与混凝土块碰撞产生破碎的效果,无需停止机器既可完成上下料的操作,增加破碎的效率,破碎完成后从外筒下方的出料口直接掉落进接收框。

4、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内侧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底部位于进料口的一侧。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凝土块从进料斗与进料口输入到内筒进行搅拌破碎,方便进行持续上料。

6、优选的,所述稳定轴的一端与第二支撑杆的内侧之间为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稳定轴与内筒同轴固定。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得内筒在转动时更加稳定,从而增加混凝土破碎的效果。

8、优选的,所述外筒与内筒之间具有缝隙,所述内筒的一侧与外筒的一侧之间的缝隙宽度小于排出孔的孔径,多组所述排出孔均匀分布在内筒的底部。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混凝土块在上料后直接掉落,增加破碎的效果。

10、优选的,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组滑轨,接收框13的底部且位于两组滑轨的位置设置有四组滑轮。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混凝土块破碎完成后,其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到接收框,再通过接收框下方设置的滑轮在滑轨上能够便捷的移动。

12、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通过设置的进料口,能够在破碎机器运行时持续进行上料,从而增加破碎的效率,再通过设置的内筒、外筒与排出孔,能够在破碎的过程中持续出料,进一步增加破碎的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混凝土破碎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2)与第二支撑杆(3),所述第一支撑杆(2)与第二支撑杆(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多组定位柱(4),多组所述定位柱(4)之间固定连接有外筒(5),所述第一支撑杆(2)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传动轴(6),所述传动轴(6)的一端同轴固定有一号齿轮(7),所述第一支撑杆(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8),所述驱动电机(8)的转轴同轴固定有二号齿轮(9),所述二号齿轮(9)与一号齿轮(7)之间相啮合,所述第二支撑杆(3)的内侧连接有稳定轴(10),所述传动轴(6)与稳定轴(10)之间固定连接有内筒(11),且内筒(11)位于外筒(5)的内部,所述内筒(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稳定架(16),所述内筒(11)的内部设置有多组磨球(18),所述外筒(5)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15),所述内筒(11)的底部开设有多组排出孔(17),所述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接收框(14),所述接收框(14)位于出料口(15)的正下方,所述外筒(5)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杆(3)的内侧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斗(12),所述进料斗(12)的底部位于进料口(19)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轴(10)的一端与第二支撑杆(3)的内侧之间为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6)、稳定轴(10)与内筒(11)同轴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5)与内筒(11)之间具有缝隙,所述内筒(11)的一侧与外筒(5)的一侧之间的缝隙宽度小于排出孔(17)的孔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组滑轨(13),多组所述排出孔(17)均匀分布在内筒(11)的底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破碎装置,属于混凝土回收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多组定位柱,多组所述定位柱之间固定连接有外筒,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同轴固定有一号齿轮,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同轴固定有二号齿轮,所述二号齿轮与一号齿轮之间相啮合,本技术通过设置的进料口,能够在破碎机器运行时持续进行上料,从而增加破碎的效率,再通过设置的内筒、外筒与排出孔,能够在破碎的过程中持续出料,进一步增加破碎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林昭辉,熊旺,易云波,戴剑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宏发先科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