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果仁裹衣自动粉料配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15126发布日期:2023-09-02 18:20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果仁裹衣自动粉料配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坚果与籽类食品裹衣,特别是指一种果仁裹衣自动粉料配比装置。


背景技术:

1、坚果果仁裹衣作为健康食品,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随着生产的工业化推进,用于裹衣的粉料供应配比成为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用于果仁裹衣的粉料,品种多、粘性大、流动性差、易挤压成团。现有技术中,针对这些流动性差、易挤压成团的粉料,依然采用人工上料的方式,工作人员搬运至位置较高的料仓,时间过长,导致工作人员的疲劳,从而造成上料不及时或空转的现象,造成缺料,供粉效率低,后续设备无法继续生产,进而影响生产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果仁裹衣自动粉料配比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粉料上料不及时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果仁裹衣自动粉料配比装置,包括移动接料仓和供料仓,料仓的进口设有真空上料机,真空上料机通过输送管道与移动接料仓连接;移动接料仓下方设有与输送管道连接的出料管一,出料管上安装有气量调节阀。

4、进一步地,所述出料管上还设有空气过滤装置。

5、进一步地,移动接料仓内设有下料位开关一以及上料位开关一。

6、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接料仓上固定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下端连接有伸入移动接料仓内的搅拌轴,搅拌轴上连接有搅拌叶片一。

7、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接料仓底部通过支腿连接有滚轮。

8、进一步地,所述供料仓内设有上料位开关二及下料位开关二。

9、进一步地,所述供料仓上设有料仓搅拌电机,料仓搅拌电机下端连接搅拌叶片二。

10、进一步地,所述供料仓的出口设有定量出料机构。

11、进一步地,还包括支座,所述供料仓设置在支座上,且供料仓通过定量出料机构连接在支座上。

12、进一步地,所述定量出料机构连接出料管二。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移动接料仓实现接料,供料仓通过上料机与移动接料仓连接,实现自动供料,上料及时,提高了产能及节约人工成本;通过出料口的气量调节阀可通过调节进气量大小以控制上料速度,空气过滤装置可净化进入输送管道内的空气,避免杂质污染粉料;供料仓下方出料口连接定量出料装置,实现定量出料,可控制配比量,减少人工作业,可实现完全程序化、自动化,智能化,适于大力推广。



技术特征:

1.一种果仁裹衣自动粉料配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接料仓(1)和供料仓(7),料仓(7)的进口设有真空上料机(5),真空上料机(5)通过输送管道(4)与移动接料仓(1)连接;移动接料仓(1)下方设有与输送管道(4)连接的出料管一(3),出料管一(3)上安装有气量调节阀(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仁裹衣自动粉料配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一(3)上还设有空气过滤装置(3-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果仁裹衣自动粉料配比装置,其特征在于:移动接料仓(1)内设有下料位开关一(1-1)以及上料位开关一(1-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果仁裹衣自动粉料配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接料仓(1)上固定有搅拌电机(2),搅拌电机(2)下端连接有伸入移动接料仓(1)内的搅拌轴,搅拌轴上连接有搅拌叶片一(2-1)。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果仁裹衣自动粉料配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接料仓(1)底部通过支腿连接有滚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果仁裹衣自动粉料配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仓(7)内设有上料位开关二(8)及下料位开关二(9)。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果仁裹衣自动粉料配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仓(7)上设有料仓搅拌电机(6),料仓搅拌电机(6)下端连接搅拌叶片二(6-1)。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果仁裹衣自动粉料配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仓(7)的出口设有定量出料机构(1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果仁裹衣自动粉料配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座(12),所述供料仓(7)通过定量出料机构(10)连接在支座(12)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果仁裹衣自动粉料配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量出料机构(10)连接出料管二(11)。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果仁裹衣自动粉料配比装置,包括移动接料仓和供料仓,料仓的进口设有真空上料机,真空上料机通过输送管道与移动接料仓连接;移动接料仓下方设有与输送管道连接的出料管,出料管上安装有气量调节阀。本技术通过移动接料仓实现接料,供料仓通过上料机与移动接料仓连接,实现自动供料,上料及时,提高了产能及节约人工成本;通过出料口的气量调节阀可通过调节进气量大小以控制上料速度,空气过滤装置可净化进入输送管道内的空气,避免杂质污染粉料;本技术减少人工作业,可实现完全程序化、自动化,智能化,适于大力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王林枫,熊大伟,刘羽,张家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开封朗瑞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