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料浆飞溅挡料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63368发布日期:2023-08-18 12:14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料浆飞溅挡料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挡料板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料浆飞溅挡料板。


背景技术:

1、转盘过滤机布料区及反吹区存在一定的料浆飞溅现象。为此需要设计弧形挡料板。传统做法是使用单层或双层橡胶板并装夹在与滤盘内外圈弧度相仿的方钢管上面,以起到防上料浆飞溅的作用。

2、由于大型转盘过滤机防护面积较大,弧型方钢管长度相对较长。这就需要使用大量的紧固件才能保证胶板与方钢管之间保持贴合。在装配过程中,需要对胶板、橡胶压板等零部件进行钻孔,组装过程十分繁琐。橡胶板拆卸和更换作业较繁琐。另外单层或双层胶板采用自然悬吊结构,与滤盘内外圈之间缺少必要的预紧力,料浆很容易从胶板及滤盘内外圈的缝隙处向外喷出,达不到较理想的防护效果。因此行业上急需寻找一种安装和拆卸方便、防料浆飞溅效果好的新型挡料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料浆飞溅挡料板技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料浆飞溅挡料板,包括:上部钢架、紧固件、支撑脚、滤盘内外圈、支撑平台、主面板、六角螺母、吊挂螺杆、弧形方钢管、成型密封条;所述上部钢架通过紧固件与支撑脚连接,所述上部钢架通过六角螺母和吊挂螺杆与弧形方钢管连接,所述成型密封条套在弧形方钢管上,所述成型密封条与滤盘内外圈连接,所述支撑脚与支撑平台连接,所述主面板与上部钢架连接。

3、其中,所述成型密封条的材质为橡胶、塑料中的一种。

4、其中,所述成型密封条上部为半开口结构,所述成型密封条与弧形方钢管的连接方式为嵌入式联接方式。

5、其中,所述成型密封条采用双曲线形状,所述成型密封条断面的上部和下部空间较大,中部空间较小。

6、与现有技术比,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7、本实用新型通过成型密封条采用橡胶或塑料,安装时可根据实际需要的长度进行裁剪,避免了接头处易产生泄漏的风险;通过成型密封条采用双曲线形状,其断面的上部和下部空间大,中部空间小,这就保证了成型密封条对滤盘内外圈有着一定的预紧和夹持的作用,此结构能有效防止料浆从成型密封条与滤盘内外圈的缝隙处向外飞溅,料浆防溅的效果较好;通过设置成型密封条上部为半开口结构,与弧形方钢管之间采用套入式联接方式,无需使用紧固件进行固定,组装、拆卸及更换作业都较方便;通过设置弧形方钢管采用悬吊式结构,弧形方钢管与上部钢架间隙可适当调整,以保证成型密封条能从弧形方钢管的下部空间顺利地装入和拆卸,六角螺母拧紧后,成型密封条上端面将贴紧上部钢架,以达到较好的防料浆飞溅的效果,在成型密封条组装和拆卸过程中,均无需拆除其它的附属零部件,操作简便。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料浆飞溅挡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钢架(1)、紧固件(2)、支撑脚(3)、滤盘内外圈(4)、支撑平台(5)、主面板(6)、六角螺母(7)、吊挂螺杆(8)、弧形方钢管(9)、成型密封条(10);所述上部钢架(1)通过紧固件(2)与支撑脚(3)连接,所述上部钢架(1)通过六角螺母(7)和吊挂螺杆(8)与弧形方钢管(9)连接,所述成型密封条(10)套在弧形方钢管(9)上,所述成型密封条(10)与滤盘内外圈(4)连接,所述支撑脚(3)与支撑平台(5)连接,所述主面板(6)与上部钢架(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料浆飞溅挡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密封条(10)的材质为橡胶、塑料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料浆飞溅挡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密封条(10)上部为半开口结构,所述成型密封条(10)与弧形方钢管(9)的连接方式为嵌入式联接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料浆飞溅挡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密封条(10)采用双曲线形状,所述成型密封条(10)断面的上部和下部空间较大,中部空间较小。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料浆飞溅挡料板,螺母、吊挂螺杆、弧形方钢管、成型密封条;所述上部钢架通过紧固件与支撑脚连接,所述上部钢架通过六角螺母和吊挂螺杆与弧形方钢管连接,所述成型密封条套在弧形方钢管上,所述成型密封条与滤盘内外圈连接,所述支撑脚与支撑平台连接,所述主面板与上部钢架连接。本技术达到较好的防料浆飞溅的效果,在成型密封条组装和拆卸过程中,组装、拆卸及更换作业都较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吴学荣,庄高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新宏大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5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