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浮动的胶水底涂涂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66373发布日期:2023-11-17 22:26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浮动的胶水底涂涂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胶水底涂涂敷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可浮动的胶水底涂涂敷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在涂胶行业中,部分胶水在涂敷前需要先在产品表面涂敷一层底涂以促进胶水与产品之间的粘接效果,如汽车安全玻璃安装托架时需对玻璃进行预处理,目前绝大多数采用人工手动涂敷的方式进行底涂的涂敷,而手动涂敷无法控制批量的胶水底涂涂敷的稳定性。

2、也存在少数使用自动涂敷的方案,但在自动涂敷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由于产品本身尺寸的波动以及产品在定位工装上尺寸的不稳定性而导致的底涂涂敷不稳定的情况。底涂的主要工作原理为,胶水底涂的刷头需要与产品接触并保持一定的压缩量,即底涂涂敷的高度在一定范围内才可确保底涂涂敷的稳定性。

3、根据上述工作原理可知,由于胶水底涂自动涂敷的方案需要借助机械臂进行施工,其中机械臂施工时设定的涂敷高度不变;则当产品尺寸发生变化或者在定位工装上的位置出现变化,而导致底涂涂敷高度变高时,底涂刷头与产品会出现接触不充分甚至不接触的现象,从而出现胶水底涂涂敷不充分或者漏涂的情况,最终导致后续胶水存在粘接失效的风险,提高产品的不合格率;当产品尺寸发生变化或者在定位工装上的位置出现变化,而导致底涂涂敷高度变低时,产品又会过多的压缩底涂的刷头,导致底涂涂敷量过大,过多的底涂容易溢出到外观面,导致产品出现外观缺陷的风险,同时底涂刷头的过压还会降低刷头的使用寿命,增加生产的辅料成本,使得经济效益大幅降低。

4、因此,亟需一种可以自动调节底涂刷头涂敷高度的自动底涂涂敷机构,提升自动底涂涂敷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至少其一而提供一种可浮动的胶水底涂涂敷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产品尺寸和工装定位的偏差产生的底涂涂敷不稳定的问题,实现了自动调节底涂刷头的涂敷高度,在一定的偏差下仍能够保证底涂涂敷效果的稳定。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可浮动的胶水底涂涂敷装置,包括连接板组、固定板、支架、底涂输液管路、浮动轴、弹簧和底涂刷头;

4、所述的胶水底涂涂敷装置通过连接板组安装于机械臂末端;

5、所述的支架的尾部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于连接板组上,支架的头部内安装有浮动轴,浮动轴的前端伸出支架,底涂刷头连接于浮动轴前端,所述的弹簧套设于浮动轴伸出部分的外侧,抵接于底涂刷头与支架之间;

6、所述的底涂输液管路穿过支架设置并与底涂刷头相连。

7、优选地,所述的固定板开设通孔,所述的支架穿过通孔并与固定板固定连接。

8、优选地,所述的通孔的内侧壁上设有限位卡块,所述的支架表面设有限位凹槽,限位卡块与限位凹槽卡接配合,使支架限位于固定板。

9、通孔对支架的延伸方向进行限位,同时限位卡块与限位凹槽的配合使用,可以在安装时限定支架的安装方向,防止使用过程或者后期拆卸重装后的位置窜动。

10、优选地,所述的固定板于侧面还固定有传感器支架,所述的传感器支架于自由端安装有朝向底涂刷头的传感器。

11、优选地,所述的传感器为激光传感器,对底涂刷头的有无进行检测。

12、优选地,所述的传感器为工业相机,对底涂刷头的有无以及胶水底涂的涂敷效果进行检测。

13、优选地,所述的连接板组包括转接板、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所述的转接板与机械臂末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板固定于转接板上,所述的第二连接板固定于第一连接板上,所述的第三连接板固定于上。

14、优选地,所述的转接板为法兰盘,与机械臂末端设有的法兰盘固定连接。

15、优选地,所述的转接板为工具侧换枪盘,与机械臂末端设有的机器人侧换枪盘固定连接。

16、优选地,所述的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连接形成c形结构,所述的固定板固定于第二连接板上;所述的第三连接板上开通孔,所述的支架穿过通孔设置,通孔对支架的延伸方向形成限制。

1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18、初始状态下,底涂刷头处于初始位置,弹簧也位于初始状态;

19、正常进行底涂时,底涂刷头会朝向支架被压入,并带动浮动轴沿轴向移动,此时弹簧也被压缩并提供一定的反作用力,使底涂刷头与产品接触并保持一定的压缩量,完成涂敷;

20、当出现产品尺寸和/或工装定位偏差,而导致底涂涂敷高度变高时,由于底涂刷头设置的初始位置较低,此时底涂刷头仍然会朝向支架被压入,并带动浮动轴沿轴向移动,但压入距离小于正常进行底涂时的压入距离,弹簧同时被小幅压缩并提供反作用力,使底涂刷头仍然能够与产品正常接触并保持一定的压缩量,完成涂敷;

21、当出现产品尺寸和/或工装定位偏差,而导致底涂涂敷高度变低时,此时底涂刷头仍然会朝向支架被压入,并带动浮动轴沿轴向移动,但压入距离会大于正常进行底涂时的压入距离,此时弹簧被大幅压缩并提供反作用力,使底涂刷头仍然能够与产品正常接触并保持一定的压缩量,完成涂敷。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浮动的自动的胶水底涂涂敷装置,在底涂时,使底涂刷头与浮动轴一同发生轴向运动,并借助弹簧的反作用力使底涂刷头能够与产品正常接触并保持一定的压缩量,通过实现在胶水底涂涂敷过程中底涂刷头位置的上下浮动,避免因为产品尺寸波动以及产品定位工装的不稳定导致的胶水底涂涂敷效果的变化,实现产品上胶水底涂涂敷稳定性的提升,大大减少因为产品尺寸波动以及定位工装的不稳定导致的胶水底涂涂敷不到位或者涂敷过多的问题而产生的不合格品。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浮动的胶水底涂涂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板组、固定板(5)、支架(8)、底涂输液管路(9)、浮动轴、弹簧(10)和底涂刷头(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浮动的胶水底涂涂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板(5)开设通孔,所述的支架(8)穿过通孔并与固定板(5)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浮动的胶水底涂涂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的内侧壁上设有限位卡块,所述的支架(8)表面设有限位凹槽,限位卡块与限位凹槽卡接配合,使支架(8)限位于固定板(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浮动的胶水底涂涂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板(5)于侧面还固定有传感器支架(6),所述的传感器支架(6)于自由端安装有朝向底涂刷头(11)的传感器(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浮动的胶水底涂涂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器(7)为激光传感器,对底涂刷头(11)的有无进行检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浮动的胶水底涂涂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器(7)为工业相机,对底涂刷头(11)的有无以及胶水底涂的涂敷效果进行检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浮动的胶水底涂涂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板组包括转接板(1)、第一连接板(2)、第二连接板(3)和第三连接板(4);所述的转接板(1)与机械臂末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板(2)固定于转接板(1)上,所述的第二连接板(3)固定于第一连接板(2)上,所述的第三连接板(4)固定于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浮动的胶水底涂涂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接板(1)为法兰盘,与机械臂末端设有的法兰盘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浮动的胶水底涂涂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接板(1)为工具侧换枪盘,与机械臂末端设有的机器人侧换枪盘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浮动的胶水底涂涂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接板(2)、第二连接板(3)和第三连接板(4)连接形成c形结构,所述的固定板(5)固定于第二连接板(3)上;所述的第三连接板(4)上开通孔,所述的支架(8)穿过通孔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胶水底涂涂敷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可浮动的胶水底涂涂敷装置,包括连接板组、固定板、支架、底涂输液管路、浮动轴、弹簧和底涂刷头;所述的胶水底涂涂敷装置通过连接板组安装于机械臂末端;所述的支架的尾部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于连接板组上,支架的头部内安装有浮动轴,浮动轴的前端伸出支架,底涂刷头连接于浮动轴前端,所述的弹簧套设于浮动轴伸出部分的外侧,抵接于底涂刷头与支架之间;所述的底涂输液管路穿过支架设置并与底涂刷头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产品尺寸和工装定位的偏差产生的底涂涂敷不稳定的问题,实现了自动调节底涂刷头的涂敷高度,在一定的偏差下仍能够保证底涂涂敷效果的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檀雷阳,段家奇,田唐浩,曹蒙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延锋彼欧(上海)汽车外饰系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