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膜微凹涂布料盒及电池隔膜涂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70663发布日期:2023-07-24 00:55阅读:56来源:国知局
隔膜微凹涂布料盒及电池隔膜涂布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隔膜制造,特别是一种隔膜微凹涂布料盒及电池隔膜涂布机。


背景技术:

1、涂布是锂离子电池隔膜生产过程中的一道重要的工序,其过程就是将制作好的浆料均匀连续或间断的涂覆在基材上。在微凹涂布时,浆料需要被转移到微凹涂布辊的微孔中,浆料的均匀性要求非常高,浆料中如果存在气泡则会严重影响涂布的均匀性,甚至出现漏点,出现涂布瑕疵。

2、有鉴于此,有必要开发一种能够使浆料均匀且能够消除气泡的隔膜微凹涂布料盒及涂布机,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揭示一种隔膜微凹涂布料盒及电池隔膜涂布机,通过进料口和出料口设计以及料盒微摆设计使浆料均匀地流入料盒内并消除气泡。

2、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发明目的在于开发一种隔膜微凹涂布料盒。

3、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发明目的在于开发一种电池隔膜涂布机。

4、为实现上述第一个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隔膜微凹涂布料盒,包括料盒本体、进料口、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设置于所述料盒本体的中部底侧,所述第一出料口和所述第二出料口分别设置于所述料盒本体的两端顶部;

5、在所述料盒本体的中部设置摆动机构,所述摆动机构驱动所述料盒本体左右摆动。

6、优选地,所述摆动机构包括气动马达和凸轮,所述凸轮设置在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之间,所述气动马达通过凸轮驱动所述料盒本体左右摆动。

7、优选地,在所述气动马达设置第一泄气阀。

8、优选地,在所述第一出料口的顶侧设置第二泄气阀,在所述第二出料口的顶侧设置第三泄气阀。

9、优选地,所述料盒本体包括进料面和涂布面,在所述涂布面设置与微凹涂布辊相对应的弧面槽,在所述弧面槽设置第一刮刀、第二刮刀和浆料口,所述浆料口沿所述第二刮刀分布。

10、优选地,所述第一刮刀和第二刮刀的表面光滑且无毛刺。

11、优选地,所述弧面槽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弧形密封圈和第二弧形密封圈。

12、优选地,所第一弧形密封圈和第二弧形密封圈的材质均为高密度海绵。

13、优选地,所述料盒本体内设置浆料流道,所述流道的容积自中部向两侧逐渐变小。

14、基于相同的发明原理,为实现上述第二个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隔膜涂布机,包括第一发明创造所述的隔膜微凹涂布料盒。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如下:

16、在浆料供料系统的驱动下,浆料自中部底侧的进料口进入料盒,再分别自料盒本体两端顶部的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流出,浆料在经过流道过程中被进一步混匀;同时,摆动机构驱动料盒本体左右摆动,即浆料在流动过程中会被不断晃动,实现消除浆料内的气泡。



技术特征:

1.隔膜微凹涂布料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料盒本体、进料口、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设置于所述料盒本体的中部底侧,所述第一出料口和所述第二出料口分别设置于所述料盒本体的两端顶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膜微凹涂布料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机构包括气动马达和凸轮,所述凸轮设置在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之间,所述气动马达通过凸轮驱动所述料盒本体左右摆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膜微凹涂布料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动马达设置第一泄气阀。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膜微凹涂布料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出料口的顶侧设置第二泄气阀,在所述第二出料口的顶侧设置第三泄气阀。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隔膜微凹涂布料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盒本体包括进料面和涂布面,在所述涂布面设置与微凹涂布辊相对应的弧面槽,在所述弧面槽设置第一刮刀、第二刮刀和浆料口,所述浆料口沿所述第二刮刀分布。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膜微凹涂布料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刮刀和第二刮刀的表面光滑且无毛刺。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膜微凹涂布料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弧面槽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弧形密封圈和第二弧形密封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隔膜微凹涂布料盒,其特征在于,所第一弧形密封圈和第二弧形密封圈的材质均为高密度海绵。

9.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隔膜微凹涂布料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盒本体内设置浆料流道,所述流道的容积自中部向两侧逐渐变小。

10.电池隔膜涂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隔膜微凹涂布料盒。


技术总结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揭示一种隔膜微凹涂布料盒及电池隔膜涂布机,包括料盒本体、进料口、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设置于所述料盒本体的中部底侧,所述第一出料口和所述第二出料口分别设置于所述料盒本体的两端顶部;在所述料盒本体的中部设置摆动机构,所述摆动机构驱动所述料盒本体左右摆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技术效果如下:在浆料供料系统的驱动下,浆料自中部底侧的进料口进入料盒,再分别自料盒本体两端顶部的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流出,浆料在经过流道过程中被进一步混匀;同时,摆动机构驱动料盒本体左右摆动,即浆料在流动过程中会被不断晃动,实现消除浆料内的气泡。

技术研发人员:吴华,吴旭盛,李加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