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清电解质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90092发布日期:2024-03-22 10:44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血清电解质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血清电解质处理,尤其涉及一种血清电解质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1、电解质是人体体液的主要组成成分,参与机体许多重要的生理和生化过程。血清电解质包括阳离子和阴离子,前者主要包括钾(k)、钠(na)、钙(ca)和镁(mg),后者主要包括氯(cl)和磷(p)。离子浓度的检测对于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和酸碱失衡的诊断发挥重要作用,对某些危重病例的机体状态的监测也是不可或缺。其中高钠血症可出现神志恍惚、烦躁不安、抽搐、惊厥、癫痫样发作、昏迷甚至死亡;低钾血症可引起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的症状;高钾血症主要表现为心率减慢、室性期前收缩、房室传导阻滞、心室颤动及心脏停搏等。

2、然而传统的血清电解质处理装置在对电解质进行储存的时候不便于对电解质进行保温降温处理,从而可以会影响后续的检测的精准度,同时传统的血清电解质处理装置的结果较于单一,实用性能较低,为此,急需进行技术改进。

3、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血清电解质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血清电解质处理装置,通过将置放管放入放置槽内,通过第二安装腔内的半导体制冷片可以对置放管进行保温降温处理,从而避免因为外部温度过高影响血清电解质检测的精准度,需要使用时通过第一伺服电机带动转动块转动,从而方便提取置放管内的电解质。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血清电解质处理装置,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内部下端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安装腔(2),所述第一安装腔(2)的内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3),所述第一伺服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块(4),转动块(4)上表面的边缘处开设有多个放置槽(5),所述转动块(4)内部的边缘处开设有多个第二安装腔(7),所述主体(1)内部的中部开设有第三安装腔(9),所述第三安装腔(9)的内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三伺服电机(10),所述第三伺服电机(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1),所述转动杆(11)的上表面设置有挡板(12);

4、该血清电解质处理装置不需要使用时通过第三伺服电机带动挡板转动,从而盖住置放管的上表面,避免灰尘进入置放管的内部,使用时通过第三伺服电机带动挡板转动,使通孔正与放置槽对齐,从而方便采取检测的样品,实用性能较高。

5、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杆(11)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螺纹孔(16),所述挡板(12)的中部设置有固定螺栓(17),所述转动杆(11)与挡板(12)通过固定螺栓(17)固定连接;

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螺栓(17)固定连接可以方便拆卸。

7、进一步地,所述转动块(4)下表面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连接环(14),所述主体(1)内底面的边缘处开设有限位槽(15),所述连接环(14)与限位槽(15)滑动连接;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环(14)和限位槽(15)可以提高转动块(4)转动时的稳定性。

9、进一步地,所述放置槽(5)的内部均设置有置放管(6);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置放管(6)可以方便放置检测样品。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腔(7)的内部均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8);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半导体制冷片(8)可以方便给置放管(6)进行降温处理,避免周围温度高影响检测的精准度。

13、进一步地,所述挡板(12)上表面的边缘处开设有多个通孔(13);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通孔(13)可以提高和。

15、进一步地,所述置放管(6)均与转动块(4)紧密贴合;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紧密贴合可以提高配合。

17、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螺栓(17)与螺纹孔(16)螺纹配合;

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纹配合可以提高配合。

19、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0、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血清电解质处理装置,对比现有的血清电解质处理装置,该血清电解质处理装置通过将置放管放入放置槽内,通过第二安装腔内的半导体制冷片可以对置放管进行保温降温处理,从而避免因为外部温度过高影响血清电解质检测的精准度,需要使用时通过第一伺服电机带动转动块转动,从而方便提取置放管内的电解质。

21、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血清电解质处理装置,对比现有的血清电解质处理装置,该血清电解质处理装置不需要使用时通过第三伺服电机带动挡板转动,从而盖住置放管的上表面,避免灰尘进入置放管的内部,使用时通过第三伺服电机带动挡板转动,使通孔正与放置槽对齐,从而方便采取检测的样品,实用性能较高。

22、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血清电解质处理装置,对比现有的血清电解质处理装置,该血清电解质处理装置结构巧妙,便于检测人员的使用,能够对置放管进行降温处理,实用性能高。



技术特征:

1.一种血清电解质处理装置,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内部下端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安装腔(2),所述第一安装腔(2)的内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3),所述第一伺服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块(4),转动块(4)上表面的边缘处开设有多个放置槽(5),所述转动块(4)内部的边缘处开设有多个第二安装腔(7),所述主体(1)内部的中部开设有第三安装腔(9),所述第三安装腔(9)的内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三伺服电机(10),所述第三伺服电机(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1),所述转动杆(11)的上表面设置有挡板(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清电解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11)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螺纹孔(16),所述挡板(12)的中部设置有固定螺栓(17),所述转动杆(11)与挡板(12)通过固定螺栓(17)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清电解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块(4)下表面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连接环(14),所述主体(1)内底面的边缘处开设有限位槽(15),所述连接环(14)与限位槽(15)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清电解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5)的内部均设置有置放管(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清电解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腔(7)的内部均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清电解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2)上表面的边缘处开设有多个通孔(13)。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血清电解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放管(6)均与转动块(4)紧密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血清电解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栓(17)与螺纹孔(16)螺纹配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血清电解质处理技术领域,一种血清电解质处理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部下端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一安装腔的内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块,转动块上表面的边缘处开设有多个放置槽,所述转动块内部的边缘处开设有多个第二安装腔,所述主体内部的中部开设有第三安装腔,所述第三安装腔的内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三伺服电机。本技术中,通过将置放管放入放置槽内,通过第二安装腔内的半导体制冷片可以对置放管进行保温降温处理,从而避免因为外部温度过高影响血清电解质检测的精准度,需要使用时通过第一伺服电机带动转动块转动,从而方便提取置放管内的电解质。

技术研发人员:沈坤雪,杨卫冲,程伟志,周之炜,江叶,韩海文,张国立,张强,范勇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昆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1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