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混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30083发布日期:2023-09-13 19:15阅读:31来源:国知局
茶叶混匀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茶叶加工的,特别涉及了茶叶混匀装置。


背景技术:

1、茶作为广泛流行于世界的保健品,起源于中国,喝茶有延缓衰老、醒目提神等方面功效,目前市场为了方便泡制,生产商会将不同的干花等与茶叶混合装袋,这就需要将多种茶叶之间混合均匀。

2、相关技术中,通常将需要混合的茶叶放置在搅拌桶中,通过驱动搅拌桶中的搅拌叶转动,将茶叶混合均匀,由于相关技术通过搅拌叶搅拌的方式混匀茶叶,茶叶的损坏率较高,并且茶叶混合效果不好,影响茶叶的混匀效率。

3、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提高茶叶的混匀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茶叶混匀装置。

2、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茶叶混匀装置,筒体,所述筒体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进料斗,若干所述进料斗沿筒体的圆周间隔设置,所述筒体的中心设置有第一伞状导料斗,所述第一伞状导料斗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所述筒体内壁设置有若干第一导风管,若干所述第一导风管的出风口与进料斗一一对应,若干所述第一导风管呈螺旋状设置在筒体内壁,若干所述第一导风管的螺旋方向与第一伞状导料斗的旋转方向相反。

4、不同种类的茶叶通过不同的进料斗进入筒体,通过旋转的伞状导料斗旋转分散,再通过第一导风管的反向出风将多种茶叶混合,降低了金属搅拌对茶叶的损耗,提高了茶叶的混匀效率。

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料斗底部设置有第一导料板,所述第一导料板朝向第一伞状导料斗的方向倾斜设置。

6、第一导料板提高了进料斗中的不同茶叶与第一散装导料斗接触的可能性,提高了不同茶叶的分散率,进一步提高茶叶的混匀效率。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伞状导料斗下方设置有第二伞状导料斗,所述第二伞状导料斗与第一伞状导料斗的旋转方向相同,所述筒体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导料板,所述第二导料板设置在第一导风管与第二伞状导料斗之间,所述第二导料板沿筒体的内壁圆周设置,所述第二导料板朝向第二伞状导料斗的方向倾斜设置。

8、经过第一导风管吹风混合均匀的茶叶通过第二导料板进入第二伞状导料斗进行分散,进一步提高了茶叶的混匀效率。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导料板下方设置有若干第二导风管,若干第二导风管的出风口分别设置在两相邻进料斗之间,若干所述第二导风管呈螺旋状设置在筒体内壁,若干所述第二导风管的螺旋方向与第二伞状导料斗的旋转方向相反。

10、第二导风管再一次对茶叶进行螺旋吹风混合,进一步提高了茶叶的混匀效率。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料斗上设置有称重装置。

12、通过设置在进料斗的称重装置,便于工作人员控制混合茶叶中不同种类茶叶的比例,进一步提高茶叶的混匀效率。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筒体底部设置有出料斗。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导风管底部设置有第三导料板,所述第三导料板沿筒体的内壁圆周设置。

15、第三导料板对混匀后的茶叶进行导向,便于茶叶出料,减少茶叶出料时出现碰撞破损的现象发生。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不同种类的茶叶通过不同的进料斗进入筒体,通过旋转的伞状导料斗旋转分散,再通过第一导风管的反向出风将多种茶叶混合,降低了金属搅拌对茶叶的损耗,提高了茶叶的混匀效率。



技术特征:

1.茶叶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进料斗(2),若干所述进料斗(2)沿筒体(1)的圆周间隔设置,所述筒体(1)的中心设置有第一伞状导料斗(3),所述第一伞状导料斗(3)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所述筒体(1)内壁设置有若干第一导风管(4),若干所述第一导风管(4)的出风口与进料斗(2)一一对应,若干所述第一导风管(4)呈螺旋状设置在筒体(1)内壁,若干所述第一导风管(4)的螺旋方向与第一伞状导料斗(3)的旋转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2)底部设置有第一导料板(21),所述第一导料板(21)朝向第一伞状导料斗(3)的方向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伞状导料斗(3)下方设置有第二伞状导料斗(5),所述第二伞状导料斗(5)与第一伞状导料斗(3)的旋转方向相同,所述筒体(1)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导料板(11),所述第二导料板(11)设置在第一导风管(4)与第二伞状导料斗(5)之间,所述第二导料板(11)沿筒体(1)的内壁圆周设置,所述第二导料板(11)朝向第二伞状导料斗(5)的方向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茶叶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料板(11)下方设置有若干第二导风管(6),若干第二导风管(6)的出风口分别设置在两相邻进料斗(2)之间,若干所述第二导风管(6)呈螺旋状设置在筒体(1)内壁,若干所述第二导风管(6)的螺旋方向与第二伞状导料斗(5)的旋转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2)上设置有称重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底部设置有出料斗(7)。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茶叶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管(6)与出料斗(7)之间设置有第三导料板(8),所述第三导料板(8)沿筒体(1)的内壁圆周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茶叶加工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茶叶混匀装置。其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进料斗,若干所述进料斗沿筒体的圆周间隔设置,所述筒体的中心设置有第一伞状导料斗,所述第一伞状导料斗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所述筒体内壁设置有若干第一导风管,若干所述第一导风管的出风口与进料斗一一对应,若干所述第一导风管呈螺旋状设置在筒体内壁,若干所述第一导风管的螺旋方向与第一伞状导料斗的旋转方向相反。不同种类的茶叶通过不同的进料斗进入筒体,通过旋转的伞状导料斗旋转分散,再通过第一导风管的反向出风将多种茶叶混合,降低了金属搅拌对茶叶的损耗,提高了茶叶的混匀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吴庚泉,罗琼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沃迪葆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4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