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46929发布日期:2024-03-28 18:30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废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废气处理,具体涉及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1、生物法处理废气以其良好的生态理念、较好的处理效果以及较低的成本受到许多企业的青睐,近年来越发受到重视。在当前日趋严格的环保制度与人们日渐提升的环保意识下,生产过程更加注重节能减碳,已经将双碳目标提上日程。

2、但在工业生产中,废气处理仍然是较为复杂的一项工作,尤其是针对含有低浓度、挥发性有机物、臭气等因子的工业废气治理,市场上的各种废气处理设施都存在着一些不足与缺陷,甚至一条生产线不同废气需要安装多种处理设施,占地面积大,耗能高。尤其是在低浓度挥发性有机废气与臭气治理方面,主流处理方法是使用吸附法和燃烧法,吸附法占地面积大,吸附剂更换频繁,还会造成二次污染,且不利于低碳节能;燃烧法耗能高且安全性低,一般企业难以承受,并且不符合当前节能减碳的发展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全部或部分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气处理装置,以提高废气的处理效率,减少设备占地面积,降低废气处理成本。

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包括:生物滴滤塔,其内自下至上依次形成有进气层、填料层以及喷淋层,进气层上设有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筒体,其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于生物滴滤塔内,筒体的一端位于喷淋层且与生物滴滤塔的顶端相连,筒体的另一端位于进气层,筒体内设置有紫外灯,筒体的底部与出气通道相连。其中,筒体的位于喷淋层的部分上设有防水透气部件,防水透气部件用于隔离液体并能够使气体进入筒体内。

3、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于生物滴滤塔的顶部的旋转动力装置,旋转动力装置的驱动端与筒体相连。

4、在一些实施例中,筒体的外周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搅拌结构,搅拌结构至少位于填料层。

5、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风扇,风扇设置于筒体内,且位于防水透气部件的位置,风扇朝向防水透气部件设置,同时,风扇设置为能够正反双向旋转。

6、在一些实施例中,填料层包括顶层隔板和底层隔板,顶层隔板的上方为喷淋层,底层隔板的下方为进气层,其中,顶层隔板与底层隔板之间包括至少一个中间隔板,至少一个中间隔板将填料层分隔成至少两个滴滤室。

7、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滴滤室内的滤料的粒径从下至上依次变小。

8、在一些实施例中,进气通道位于生物滴滤塔的底部并延伸至进气层内,其中,进气通道的顶端设置有防水帽,防水帽的横向面积大于进气通道的开口。

9、在一些实施例中,筒体内沿轴线还设置有中间支撑轴,筒体内还设置有红外灯,红外灯和紫外灯均固定在中间支撑轴上,其中,红外灯间隔设置于紫外灯的上方位置。

10、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于生物滴滤塔上的观察窗。

11、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营养液循环与调节装置,其包括:集液排泥池,其设置于生物滴滤塔的外部,且与进气层相连,集液排泥池通过上水管和水泵与喷淋层相连,集液排泥池上还设置有排水口和排泥口;和加药调节控制装置,其设置于集液排泥池上,加药调节控制装置用于同时控制不同药品成分向溶液中释放。

12、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废气处理装置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

13、1)本实用新型的废气处理装置结合生物滴滤塔与紫外灯协同处理废气,废气处理效果更佳;

14、2)本实用新型的废气处理装置通过在生物滴滤塔内设置筒体,节约了设备的占地空间;

15、3)本实用新型的废气处理装置设置的紫外灯不仅能降解有机废气,同时产生的臭氧不仅能氧化有机废气,同时能高效除臭,实现废气有机物与臭气联合高效去除的目的;

16、4)本实用新型的废气处理装置设置的风扇能够在防水透气膜被细菌堵塞时,对防水透气膜和滤料进行反吹脱,从而能够降低阻塞发生概率;

17、5)本实用新型的废气处理装置设置的红外灯能够为细菌繁殖创造适宜的环境温度,又能保持紫外光降解有机废气时所需合适的湿度,从而能够更为有效地提高废气处理效果;

18、6)本实用新型的废气处理装置设置的搅拌装置可在筒体转动时对填料层内的生物滤料进行搅拌,以提高生物滤料的活性,同时还能够有效降低填料层堵塞的风险。



技术特征:

1.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生物滴滤塔的顶部的旋转动力装置,所述旋转动力装置的驱动端与所述筒体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外周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搅拌结构,所述搅拌结构至少位于所述填料层。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扇,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筒体内,且位于所述防水透气部件的位置,所述风扇朝向所述防水透气部件设置,同时,所述风扇设置为能够正反双向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层包括顶层隔板和底层隔板,所述顶层隔板的上方为所述喷淋层,所述底层隔板的下方为进气层,其中,所述顶层隔板与所述底层隔板之间包括至少一个中间隔板,至少一个中间隔板将所述填料层分隔成至少两个滴滤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滴滤室内的滤料的粒径从下至上依次变小。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通道位于所述生物滴滤塔的底部并延伸至所述进气层内,其中,所述进气通道的顶端设置有防水帽,所述防水帽的横向面积大于所述进气通道的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内沿轴线还设置有中间支撑轴,所述筒体内还设置有红外灯,所述红外灯和所述紫外灯均固定在所述中间支撑轴上,其中,所述红外灯间隔设置于所述紫外灯的上方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生物滴滤塔上的观察窗。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营养液循环与调节装置,其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其包括:生物滴滤塔,其内自下至上依次形成有进气层、填料层以及喷淋层,进气层上设有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筒体,其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于生物滴滤塔内,筒体的一端位于喷淋层且与生物滴滤塔的顶端相连,筒体的另一端位于进气层,筒体内设置有紫外灯,筒体的底部与出气通道相连。其中,筒体的位于喷淋层的部分上设有防水透气部件,防水透气部件用于隔离液体并能够使气体进入筒体内。本技术的废气处理装置能够提高废气的处理效率,减少设备占地面积,降低废气处理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璞,黄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原环保(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4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