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尘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11642发布日期:2023-11-22 14:08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降尘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降尘设备。


背景技术:

1、降尘又称“落尘”,是指自然降落于地面的空气颗粒物,其粒径多在10微米以上,计量指标单位为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上地表沉降物质的量。大气粉尘自然沉降量的监测是开展较早的大气污染物例行监测项目,在建筑施工时,会产生大量灰尘,需要采用降尘设备进行持续清灰处理。

2、专利公开号为cn217988768u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其通过浮板、滑柱与挤压板向下移动,对第一压力传感器进行挤压,第一水泵启动,水通过第一进水管与第一出水管进入储水箱内,水位升高,使得浮板、滑柱和挤压板向上移动,对第二压力传感器进行挤压,第一水泵停止;实现了便于在水箱缺水时进行自动加水的目标,避免了水箱缺水时不能及时进行自动加水的情况,虽然可以有效解决补水的问题,但由于降尘设备需要移动,在补水时需要外接进水管补水,造成整体设备使用不便的情况。

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降尘设备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降尘设备解决现有降尘设备需要移动,在补水时需要外接进水管补水,造成整体设备使用不便的情况。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降尘设备,包括:轨道、储水箱、电动轮、进水箱、进水管、支架、喷雾箱、喷头、出风箱;

4、所述轨道坐落在地面上,所述储水箱通过电动轮架设在轨道上,所述电动轮与外部控制设备电性连接,所述储水箱的右侧面开设有补水槽,所述补水槽整体呈c字形开设,所述轨道的右侧设有进水箱,所述进水箱的顶面设有与之连通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整体呈l形,其水平段延伸端位于补水槽内部,所述进水箱的朝向轨道延伸的一侧面设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上方固定设置有遮挡板,所述遮挡板与补水槽的尺寸匹配设置;

5、所述储水箱远离进水箱的一侧设有支撑板,所述储水箱的顶部设置与之贯通的抽水管,所述抽水管的另一端与喷雾箱连通,所述喷雾箱整体为弧形状,其弧面朝向外侧设置,弧面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喷头,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出风箱,所述出风箱分列于喷雾箱的两侧。

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遮挡板与补水槽滑动连接。

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管为电控开口。

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水箱内设有液位感应器。

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喷头的数量至少为五排,并均匀分布在弧面。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进水管、进水箱、储水箱的结构设置,在需要补水时,储水箱复位,使补水槽暴露,通过进水箱、进水管进行补水工作。

12、(2)、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控开关控制电动轮在轨道上的移动,通过抽水管将储水箱内的水抽入至喷雾箱内,经过喷头多角度喷洒至外部,并经过出风箱吹风设置,使水雾散步更加均匀,有效清灰降尘。



技术特征:

1.一种降尘设备,包括:轨道、储水箱;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板与补水槽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为电控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内设有液位感应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的数量至少为五排,并均匀分布在弧面。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降尘设备,包括:轨道、储水箱、电动轮、进水箱、进水管、支架、喷雾箱、喷头、出风箱,轨道坐落在地面上,所述储水箱通过电动轮架设在轨道上,所述电动轮与外部控制设备电性连接,所述储水箱的右侧面开设有补水槽,所述补水槽整体呈C字形开设,所述轨道的右侧设有进水箱,所述进水箱的顶面设有与之连通的进水管,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降尘设备解决现有降尘设备需要移动,在补水时需要外接进水管补水,造成整体设备使用不便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吉利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吉利晨
技术研发日:2023032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