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路冷却装置及喷雾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99039发布日期:2023-07-18 18:17阅读:30来源:国知局
水路冷却装置及喷雾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采煤机内喷雾,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水路冷却装置及喷雾系统。


背景技术:

1、采煤机是综采工作面的核心设备,主要完成采煤工作面的落煤和装煤。矿井采煤机主要是通过安装在滚筒圆周的截齿旋转铣削煤壁来开采煤层,在开采的过程中,煤井巷道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目前,较好的降尘方法就是在截齿周围的粉末扩散时进行喷雾处理,同时采煤机在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瓦斯。由于井下采煤工作面通风情况较差,瓦斯会聚集在采煤机滚筒煤壁侧。为了抑制粉尘飞扬,避免滚筒火花引起瓦斯爆炸,以及改善采煤工人工作环境,因此在采煤机工作时设置冷却喷雾系统是有必要的。

2、现有技术中的冷却喷雾系统中的主要部件有中心管组件,中心管组件轴向贯通滚筒,并随着滚筒同步转动,将冷却喷雾系统中的水从滚筒的一端(采空侧)运送到滚筒的另一端(煤壁侧),从而能够对截齿周围的粉末进行及时的喷雾处理,起到降尘的效果,但现有技术中的中心管组件的散热效果差,中心管组件长期使用并处于高温环境,容易出现泄漏失压,导致冷却喷雾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喷雾降尘失效,截齿在截割时得不到冷却,遇到坚硬岩层或遗留在煤层中的支护、钻探等金属材料时,会产生火花,这对于有瓦斯等易爆易燃气体涌出的煤层来说,可能导致爆炸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路冷却装置及喷雾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中心管组件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路冷却装置,包括:水路冷却装置具有进水口、出水口和冷却腔,冷却腔和进水口、出水口均连通,水路冷却装置用于套设在中心管组件的外侧,中心管组件贯穿冷却腔,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位于中心管组件的两侧,冷却腔内具有循环流动的冷却水,以对中心管组件散热。

3、进一步地,水路冷却装置包括冷却套管、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第一端盖和冷却套管的一端可拆卸连接,第二端盖和冷却套管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中心管组件穿设在冷却套管内,且中心管组件的两端分别和第一端盖、第二端盖转动连接,冷却套管、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之间形成冷却腔。

4、进一步地,冷却套管包括管体、第一凸肩和第二凸肩,第一凸肩和管体一端的内壁连接,第二凸肩和管体另一端的内壁连接,水路冷却装置还包括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第一端盖通过第一紧固件和第一凸肩连接,第二端盖通过第二紧固件和第二凸肩连接。

5、进一步地,水路冷却装置还包括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第一端盖的外周具有第一环形槽,第二端盖的外周具有第二环形槽,第一密封圈设置在第一环形槽内,第一密封圈的外周面和冷却套管的内壁抵接,第二密封圈设置在第二环形槽内,第二密封圈的外周面和冷却套管的内壁抵接。

6、进一步地,水路冷却装置还包括第一旋转密封件和第二旋转密封件,第一端盖具有第一装配孔,第二端盖具有第二装配孔,中心管组件的一端穿过第一装配孔,中心管组件的另一端穿过第二装配孔,第一旋转密封件设置在第一装配孔的内壁和中心管组件的外壁之间,第二旋转密封件设置在第二装配孔的内壁和中心管组件的外壁之间。

7、进一步地,第一装配孔的内壁具有第三环形槽,第二装配孔的内壁具有第四环形槽,第一旋转密封件设置在第三环形槽中,第二旋转密封件设置在第四环形槽中。

8、进一步地,水路冷却装置还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的一端贯穿第一端盖,且和冷却腔连通,出水管的一端贯穿第二端盖,且和冷却腔连通,进水管具有进水口,出水管具有出水口。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喷雾系统,喷雾系统包括中心管组件、喷嘴和上述的水路冷却装置,喷嘴和中心管组件连接,中心管组件穿设在水路冷却装置内。

10、进一步地,中心管组件包括中心管和多个散热片,多个散热片沿中心管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中心管与冷却腔穿设连接,多个散热片均位于冷却腔内。

11、进一步地,喷雾系统还包括滚筒,水路冷却装置和中心管组件均位于滚筒内,中心管贯穿滚筒,中心管的两端和滚筒固定连接。

12、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水路冷却装置,包括:水路冷却装置具有进水口、出水口和冷却腔,冷却腔和进水口、出水口均连通,水路冷却装置用于套设在中心管组件的外侧,中心管组件贯穿冷却腔,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位于中心管组件的两侧,冷却腔内具有循环流动的冷却水,以对中心管组件散热。由于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中心管组件和滚筒固定连接,滚筒在转动时会带动中心管组件转动,因此会长期处于高温的环境下。本方案设计的水路冷却装置,能够套设在中心管组件外侧,并且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位于中心管组件的两侧,这样能够对中心管组件进行快速散热,避免中心管组件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延长了中心管组件的使用寿命。在应用中,循环流动的冷却水从进水口进入,随后进入到冷却腔中,在冷却腔中对中心管组件进行持续散热,最后从出水口流出,从而实现了对中心管组件的散热,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中心管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水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水路冷却装置具有进水口(11)、出水口(12)和冷却腔(20),所述冷却腔(20)和所述进水口(11)、所述出水口(12)均连通,所述水路冷却装置用于套设在中心管组件(80)的外侧,所述中心管组件(80)贯穿所述冷却腔(20),所述进水口(11)和所述出水口(12)分别位于所述中心管组件(80)的两侧,所述冷却腔(20)内具有循环流动的冷却水,以对所述中心管组件(80)散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冷却装置包括冷却套管(13)、第一端盖(14)和第二端盖(15),所述第一端盖(14)和所述冷却套管(13)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端盖(15)和所述冷却套管(13)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中心管组件(80)穿设在所述冷却套管(13)内,且所述中心管组件(80)的两端分别和所述第一端盖(14)、所述第二端盖(15)转动连接,所述冷却套管(13)、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15)之间形成所述冷却腔(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套管(13)包括管体(131)、第一凸肩(132)和第二凸肩(133),所述第一凸肩(132)和所述管体(131)一端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二凸肩(133)和所述管体(131)另一端的内壁连接,所述水路冷却装置还包括第一紧固件(30)和第二紧固件(40),所述第一端盖(14)通过所述第一紧固件(30)和所述第一凸肩(132)连接,所述第二端盖(15)通过所述第二紧固件(40)和所述第二凸肩(13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冷却装置还包括第一密封圈(51)和第二密封圈(52),所述第一端盖(14)的外周具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二端盖(15)的外周具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一密封圈(51)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槽内,所述第一密封圈(51)的外周面和所述冷却套管(13)的内壁抵接,所述第二密封圈(52)设置在所述第二环形槽内,所述第二密封圈(52)的外周面和所述冷却套管(13)的内壁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冷却装置还包括第一旋转密封件(61)和第二旋转密封件(62),所述第一端盖(14)具有第一装配孔,所述第二端盖(15)具有第二装配孔,所述中心管组件(80)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装配孔,所述中心管组件(80)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装配孔,所述第一旋转密封件(61)设置在所述第一装配孔的内壁和所述中心管组件(80)的外壁之间,所述第二旋转密封件(62)设置在所述第二装配孔的内壁和所述中心管组件(80)的外壁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配孔的内壁具有第三环形槽,所述第二装配孔的内壁具有第四环形槽,所述第一旋转密封件(61)设置在所述第三环形槽中,所述第二旋转密封件(62)设置在所述第四环形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冷却装置还包括进水管(71)和出水管(72),所述进水管(71)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端盖(14),且和所述冷却腔(20)连通,所述出水管(72)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二端盖(15),且和所述冷却腔(20)连通,所述进水管(71)具有所述进水口(11),所述出水管(72)具有所述出水口(12)。

8.一种喷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系统包括中心管组件(80)、喷嘴和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水路冷却装置,所述喷嘴和所述中心管组件(80)连接,所述中心管组件(80)穿设在所述水路冷却装置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喷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组件(80)包括中心管(81)和多个散热片(82),多个所述散热片(82)沿所述中心管(8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中心管(81)与所述冷却腔(20)穿设连接,多个所述散热片(82)均位于所述冷却腔(20)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喷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系统还包括滚筒,所述水路冷却装置(10)和所述中心管组件(80)均位于所述滚筒内,所述中心管(81)贯穿所述滚筒,所述中心管(81)的两端和所述滚筒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路冷却装置及喷雾系统,水路冷却装置包括:水路冷却装置具有进水口、出水口和冷却腔,冷却腔和进水口、出水口均连通,水路冷却装置用于套设在中心管组件的外侧,中心管组件贯穿冷却腔,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位于中心管组件的两侧,冷却腔内具有循环流动的冷却水,以对中心管组件散热。由于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中心管组件和滚筒固定连接,滚筒在转动时会带动中心管组件转动,因此会长期处于高温的环境下。本方案设计的水路冷却装置,能够对中心管组件进行快速散热,避免中心管组件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延长了中心管组件的使用寿命,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中心管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铭,刘鑫,万君,薛军,柴进,杨梦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