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脉冲除尘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25497发布日期:2023-09-04 11:34阅读:26来源:国知局
全自动脉冲除尘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过滤器,尤其涉及全自动脉冲除尘过滤器。


背景技术:

1、水电解制氢行业的纯化装置需要使用过滤器对气体进行过滤,但是老式的过滤器结构较为简单,前级的一根气管直接与过滤器的侧面相连,然后气体经高精度过滤芯过滤后,上升到过滤器顶部流向后级的管道和设备,而气体中游离的少量灰尘,大部分则沉降至容器底部,但还有一小部分会附着于过滤芯的表面,从而慢慢堵塞滤芯,并导致系统工作压力波动,产生报警,无法连续运行,且一般使用手动排污除尘,一旦过滤器堵塞,不但影响气体连续运行,而且易导致系统压力波动,产生误报警,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全自动脉冲除尘过滤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而提出的全自动脉冲除尘过滤器。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全自动脉冲除尘过滤器,包括过滤罐和导气管,所述过滤罐中靠近上部的位置设置有过滤芯,所述过滤罐的顶部外壁开设有出气口,且出气口中固定设置有出气管,所述过滤罐的一侧外壁开设有进气口,且进气口中固定设置有进气管,所述导气管的一端设置有三通电磁阀,且三通电磁阀和进气管之间通过连接管相连通,所述三通电磁阀和出气管之间通过旁通管相连通,还包括:

4、监测机构,所述监测机构设置于旁通管和连接管之间,用于监测过滤罐中的灰尘累积量;

5、清灰机构,所述清灰机构设置于过滤罐的底部外壁,用于自动清理过滤罐中积累的灰尘。

6、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监测机构包括差压变送器,所述差压变送器一侧的取样口通过第一取样管和旁通管相连通,所述差压变送器另一侧的取样口通过第二取样管和连接管相连通,用于监测过滤罐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的气压差。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清灰机构包括排污管,所述过滤罐的底部外壁开设有排污口,且排污管固定设置于排污口中,所述排污管中设置有脉冲电磁阀。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脉冲电磁阀、三通电磁阀和差压变送器均通过导线连接有开关,且开关电性连接有制氢控制系统。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自动脉冲除尘过滤器,需要过滤的气体可以通过导气管导入三通电磁阀中,此时在三通电磁阀的切换作用下可以使得气体顺着连接管导入进气管,通过进气管进入过滤罐的底部,并向上流通,通过过滤芯可以将气体中杂质过滤,过滤后的气体可以通过出气管排出,通过监测机构可以监测过滤罐中灰尘累积量,当过滤罐内部灰尘累积过多时,则需要提前进行反吹除尘处理,此时可以向三通电磁阀发出控制信号,使得三通电磁阀切换到旁通管道中保证气体顺利向后级传送,然后可以通过清灰机构对过滤罐中的灰尘进行清理,有效实现了通过监测灰尘累积量自动进行除尘操作,不但避免了过滤器堵塞导致的各种问题,而且避免了人员定期操作阀门排污的维护工作量,对保证设备长期稳定运行起到非常良好的效果。



技术特征:

1.全自动脉冲除尘过滤器,包括过滤罐和导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罐中靠近上部的位置设置有过滤芯,所述过滤罐的顶部外壁开设有出气口,且出气口中固定设置有出气管,所述过滤罐的一侧外壁开设有进气口,且进气口中固定设置有进气管,所述导气管的一端设置有三通电磁阀,且三通电磁阀和进气管之间通过连接管相连通,所述三通电磁阀和出气管之间通过旁通管相连通,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脉冲除尘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机构包括差压变送器,所述差压变送器一侧的取样口通过第一取样管和旁通管相连通,所述差压变送器另一侧的取样口通过第二取样管和连接管相连通,用于监测过滤罐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的气压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脉冲除尘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灰机构包括排污管,所述过滤罐的底部外壁开设有排污口,且排污管固定设置于排污口中,所述排污管中设置有脉冲电磁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脉冲除尘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电磁阀、三通电磁阀和差压变送器均通过导线连接有开关,且开关电性连接有制氢控制系统。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过滤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全自动脉冲除尘过滤器,包括过滤罐和导气管,所述过滤罐中靠近上部的位置设置有过滤芯,所述过滤罐的顶部外壁开设有出气口,且出气口中固定设置有出气管,所述过滤罐的一侧外壁开设有进气口,且进气口中固定设置有进气管,所述导气管的一端设置有三通电磁阀,且三通电磁阀和进气管之间通过连接管相连通,所述三通电磁阀和出气管之间通过旁通管相连通。本技术有效实现了通过监测灰尘累积量自动进行除尘操作,不但避免了过滤器堵塞导致的各种问题,而且避免了人员定期操作阀门排污的维护工作量,对保证设备长期稳定运行起到非常良好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朱宇,廖汉东,李昭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昇辉新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31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