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工生产用的脱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96626发布日期:2023-09-27 19:19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化工生产用的脱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化工生产,具体涉及一种化工生产用的脱水系统。


背景技术:

1、在化工工程生产过程中,反应釜通常配套有冷凝器,用于冷凝反应釜蒸发出来的蒸汽并使之回流至反应釜中继续参与反应,起到移除反应热和控制反应温度作用。而在反应蒸汽冷凝回流至反应釜之前,蒸汽需要经过脱水系统将原料中夹带的重组分(例如水等)脱除,防止重组分在反应器中积聚,引起压力波动,影响产品质量。

2、目前,传统的脱水系统由分液罐、必要的切换阀门和管道组成,具体如图1所示。脱水过程为冷凝液进入分液罐,依靠油水密度差及不相容性实现油水分离,油相(反应物料)通过分液罐溢流口连续回流至反应器,水相(重组分)在相对静置的条件下停留在分液罐中;当油水分离界面达到设定高度时,打开分液罐出口阀门进行定期排水。在上述脱水过程中,冷凝液直接从顶部进入分液罐,经插入管直达油水界面区域,会引起油水界面区域的物料扰动,油水分离效果差,既导致水回流反应釜,造成反应釜内压力波动,影响产品质量,又导致脱水夹带大量的未能有效分离的油滴,造成废水化学耗氧量(cod)过高,影响后续废水处理系统正常运行。此外,分液罐中油水分离界面受物料进料影响反复波动,导致界位计显示不清晰,进而影响操作人员判断和进行脱水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化工生产用的脱水系统,该脱水系统通过增设集液罐,使得水相充分沉降,增强油水分离效果,减少回流带水导致反应釜压力波动,提高脱水率,提高溶剂回收效率。

2、本实用新型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化工生产用的脱水系统,包括分液罐,所述分液罐与冷凝器管道连接,所述分液罐与冷凝器之间串联有集液罐;所述集液罐的顶部开设有物料入口,侧壁开设有与反应釜连通的轻组分出口,底部开设有物料出口,且通过所述物料出口与所述分液罐管道连通;所述物料入口处向内设置有内伸管,所述内伸管的另一端伸至所述物料出口处。

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5、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集液罐,集液罐内部设置内伸管,冷凝液可以直接到达集液罐底部,随着冷凝液进入集液罐,集液罐内部的液位不断上升。在液位上升的过程中,冷凝液不会直接与溶液界面接触,既可以避免冷凝液从顶部降落到油水界面区域,引起界面的物料扰动,又可以延长冷凝液的沉降时间,使得油相和水相分离彻底,减少油相回流带水导致反应釜压力波动,提高脱水率和溶剂回收效率。

6、进一步地,所述轻组分出口开设在所述集液罐侧壁靠近顶部物料入口的位置。轻组分出口尽可能地开设在集液罐的上部,延长冷凝液的沉降时间,使得油相和水相尽可能地分离,提高脱水效率。

7、进一步地,所述内伸管靠近所述物料入口的端部侧壁上开设有通气孔,防止不凝汽在集液罐的顶部积聚,形成气阻,影响冷凝器的正常出液。

8、进一步地,所述内伸管的管壁与所述集液罐的内壁之间垂直固定有支撑板,进一步固定内伸管,提高内伸管的稳定性。

9、进一步地,所述集液罐与所述分液罐之间连通设置有气相平衡管,保持系统的压力平衡。

10、进一步地,所述集液罐和/或所述分液罐上设置有压力表。

11、进一步地,所述集液罐和/或所述分液罐上设置有液位计。由于在集液罐内设置了内伸管,油水分离界面不会受到物料进料影响反复波动,方便操作人员判断和进行脱水操作。



技术特征:

1.一种化工生产用的脱水系统,包括分液罐,所述分液罐与冷凝器管道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罐与冷凝器之间串联有集液罐;所述集液罐的顶部开设有物料入口,侧壁开设有与反应釜连通的轻组分出口,底部开设有物料出口,且通过所述物料出口与所述分液罐管道连通;所述物料入口处向内设置有内伸管,所述内伸管的另一端伸至所述物料出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工生产用的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轻组分出口开设在所述集液罐侧壁靠近顶部物料入口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工生产用的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伸管靠近所述物料入口的端部侧壁上开设有通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工生产用的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伸管的管壁与所述集液罐的内壁之间垂直固定有支撑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工生产用的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罐与所述分液罐之间连通设置有气相平衡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工生产用的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罐和/或所述分液罐上设置有压力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工生产用的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罐和/或所述分液罐上设置有液位计。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化工生产用的脱水系统,属于化工生产技术领域,该脱水系统包括包括分液罐,所述分液罐与冷凝器管道连接,所述分液罐与冷凝器之间串联有集液罐;所述集液罐的顶部开设有物料入口,侧壁开设有与反应釜连通的轻组分出口,底部开设有物料出口,且通过所述物料出口与所述分液罐管道连通;所述物料入口处向内设置有内伸管,所述内伸管的另一端伸至所述物料出口处。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既可以避免冷凝液从顶部降落到油水界面区域,引起界面的物料扰动,又可以延长冷凝液的沉降时间,使得油相和水相分离彻底,减少油相回流带水导致反应釜压力波动,提高脱水率和溶剂回收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杨繁,何红波,朱文龙,顾广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寰球广业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31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