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流控芯片注液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87933发布日期:2023-10-11 10:58阅读:40来源:国知局
微流控芯片注液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测试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微流控芯片注液设备。


背景技术:

1、微流控技术是近些年新发展起来的一项技术,该技术以分析化学为主,在微米级结构中操控流体,进行反应检测,具有体积小、试剂和样品用量少、可以多样品多指标同时检测等优点。

2、然而,现有的微流控芯片的注液设备,通常只能实现对单个微流控芯片的一次注液,注液效率低,同时当微流控芯片设置为多个,且分布较为零散时,现有的注液设备并无法很好的完成对这些芯片的同时注液。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微流控芯片注液设备,旨在解决现有的微流控芯片注液设备无法为多个零散分布的微流控芯片注液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微流控芯片注液设备,包括:

3、气动装置,包括气源组件,所述气源组件上形成有多个供气孔;

4、注液组件,包括多个储液管,各所述储液管内形成有用于盛放待测液体的储液腔,所述储液管的一个端部上形成有连通所述储液腔的注液嘴,所述储液管的另一端部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储液腔的通气孔,所述注液嘴用于插设于微流体芯片的注液孔内;以及,

5、连接装置,包括多个连接管,各所述连接管的两端连接对应的所述供气孔和所述储液管的通气孔,用以在所述气源组件开启时,能够对所述储液腔内供气,以使得所述储液腔内的待测液体能够自所述注液嘴流出并注入微流体芯片的注液孔中。

6、可选地,所述气动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安装腔,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用以连通所述安装腔的多个插孔;

7、其中,所述气源组件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气源组件上的多个所述供气孔与多个所述插孔一一对应;

8、各所述连接管的一端穿设于所述插孔并伸入所述安装腔内,用以与所述气源组件上对应的所述供气孔连接。

9、可选地,所述气动装置还包括:

10、参数输入模块,所述参数输入模块设于所述壳体上,用以供用户输入注液参数信息;以及,

11、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设于所述安装腔内,且与所述参数输入模块和所述气源组件电连接。

12、可选地,各所述供气孔内均设置有阀体,所述阀体用以切换所述供气孔与对应的所述连接管之间的通断,各所述阀体均与所述电路板组件电连接。

13、可选地,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用以连通所述安装腔的散热孔;

14、所述气动装置还包括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散热风扇的出风侧朝向所述散热孔设置,所述散热风扇与所述电路板组件电连接。

15、可选地,所述气源组件包括气泵,所述气泵具有多个出气孔;

16、其中,多个所述供气孔包括多个所述出气孔。

17、可选地,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多个连接头,多个所述连接头与多个所述连接管一一对应,各所述连接头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连接头的第一端连接对应的所述连接管,所述连接头的第二端插设于供气孔内。

18、可选地,各所述供气孔上自其内壁向内突出设置有环形凸筋;

19、对应的,所述连接头的外壁且在靠近其第二端的位置处设有环形卡槽,用以在所述连接头的第二端插设于所述供气孔内时,所述连接头上的所述环形卡槽能够与所述供气孔上的所述环形凸筋卡接配合。

20、可选地,各所述储液管的外壁均套设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上开设有针孔;

21、所述注液组件还包括定位插针,所述定位插针沿所述储液管的管长所在方向设置,所述定位插针具有相对设置的连接端和固定端,所述定位插针的连接端穿设于所述针孔内,所述固定端朝向所述注液嘴的一侧延伸,用于在所述注液嘴插设于微流体芯片的注液孔内时,能够插设固定于微流体芯片的盖体上。

22、可选地,所述储液管包括:

23、管体,所述管体形成有一端开口的内腔;以及,

24、盖体,活动盖设于所述内腔的开口处,用以共同围合形成所述储液腔;

25、其中,所述注液嘴形成于所述管体的另一端且与所述内腔连通;

26、所述通气孔设于所述盖体且与所述内腔连通;

27、各所述连接管的两端连接对应的所述供气孔和所述盖体的所述通气孔。

28、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气动装置的气源组件上形成有多个供气孔,通过多个所述供气孔,所述气动装置可外接多个连接管和多个储液管,所述储液管内储存有待测液体,所述储液腔的注液嘴插设于微流体芯片的注液孔内,气动装置为启动时,所述储液腔内的待测液体在气压作用下,滞留在所述储液腔内,当所述气动装置启动时,储存在多个储液管的储液腔内的待测液体将在所述气动装置的驱动下,通过微流控芯片的注液孔流入微流控芯片中,如此,以实现对于多个微流控芯片同时注液的目的,提高注液效率,同时,连接管的设置,使得各储存管相对所述气源组件的位置进行大幅度调整,如此,以满足所述微流控芯片注液设备对于零散分布的微流控芯片的注液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微流控芯片注液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注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安装腔,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用以连通所述安装腔的多个插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流控芯片注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装置还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流控芯片注液设备,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供气孔内均设置有阀体,所述阀体用以切换所述供气孔与对应的所述连接管之间的通断,各所述阀体均与所述电路板组件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流控芯片注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用以连通所述安装腔的散热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注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源组件包括气泵,所述气泵具有多个出气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注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多个连接头,多个所述连接头与多个所述连接管一一对应,各所述连接头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连接头的第一端连接对应的所述连接管,所述连接头的第二端插设于供气孔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流控芯片注液设备,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供气孔上自其内壁向内突出设置有环形凸筋;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注液设备,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储液管的外壁均套设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上开设有针孔;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注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管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微流控芯片注液设备,包括气动装置、注液组件以及连接装置,气动装置包括气源组件,气源组件上形成有多个供气孔,注液组件包括多个储液管,各储液管内形成有用于盛放待测液体的储液腔,储液管的一个端部上形成有连通储液腔的注液嘴,储液管的另一端部上开设有连通储液腔的通气孔,注液嘴用于插设于微流体芯片的注液孔内,连接装置包括多个连接管,各连接管的两端连接对应的供气孔和储液管的通气孔,用以在气源组件开启时,能够对储液腔内供气,以使得储液腔内的待测液体能够自注液嘴流出并注入微流体芯片的注液孔中。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的微流控芯片注液设备无法为多个零散分布的微流控芯片注液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索海军,魏清泉,焦少灼,李宗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寻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